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5:30:51 2
專利名稱: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石油工業油藏物理模擬實驗室的室內試驗設備,特別是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是一種實驗流體的預熱和混合攪拌注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工業油藏物理模擬實驗中,需要使用儲液容器向巖心中注入實驗流體。由於盛實驗流體的儲液容器體積較大,而放巖心的烘箱空間有限,同時烘箱中溫度較高,操作也不方便,因而容器不能與巖心一起放在烘箱中。通常情況下,盛實驗流體的容器就放在烘箱外,處於室溫環境中,將實驗流體以一定流速向巖心中注入。由於儲液容器內的流體進入巖心後受熱需要一個過程,導致內部流體受熱不均勻;而且,有的實驗流體,特別是顆粒類調剖劑懸浮液等物質,穩定性較差,長時間靜置時,會出現分層現象,不能以比較均一的狀態進入巖心中,導致進入巖心中的調剖劑不能達到設計要求,同時容器底部的沉澱物也有可能堵塞管線,影響調剖劑的正常注入。為了確保實驗流體恆溫和均勻受熱及混合流體的均勻注入,為後期實驗精確注入和計算做好基礎工作,需要發明一種能實現實驗流體的預熱和混合攪拌的注入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實現流體的預熱和混合攪拌,使注入的試驗流體的溫度與烘箱中的巖心溫度一致,在儲液容器中不分層,以均勻的狀態和恆定的溫度進入巖心中。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包括儲液容器,其注氣閥、注液閥、出口閥和放空閥與內殼體連通。內殼體的外部設有電加熱圈、保溫層和外殼體,其上口安裝上法蘭,其底部安裝磁力耦合攪拌器;電控操作箱中的溫控儀、調速器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與電源開關連接,其中固態繼電器與電加熱圈通過導線串聯後與電源開關連接;溫控儀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測溫探頭置入內殼體中與溫控儀4通過導線連接;調速器通過導線與磁力耦合攪拌器的調速電機連接。電加熱圈與固態繼電器串聯,固態繼電器控制著電加熱圈與電源接通或斷開;將調速器與調速電機連接,便於控制攪拌速度。通過加溫和攪拌,使試驗流體與巖心的需求一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顯著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儲液容器的內殼體外固定電加熱圈對內殼體進行加熱,使實驗流體獲得熱量。通過溫控儀和測溫探頭、固態繼電器進行階梯恆溫控溫,控溫範圍上限設定在120°C,其精度可達±0. 5°C。磁力耦合攪拌器的主要優點是無洩漏、電消耗功率低、維護費用少、操作方便,比機械密封結構的攪拌器更為實用。採用底部安裝方式,在底部攪拌的優點是可將不同比重的液體均勻攪拌,不會產生分層和沉澱。本實用新型使用簡單,移動方便,溫度控制精度高、溫度控制範圍大,攪拌速度易於調節,同時實現實驗流體的均勻預熱和混合均一,也可單獨滿足均勻預熱或攪拌的要求,從而更好地滿足油藏物理模擬實驗的需要,為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的精確注入和計算做好基礎工作,獲得準確數據,從而提高生產現場的實施效果。
[0006]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參見附圖,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 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包括儲液容器,其注氣閥1、注液閥2、出口閥14和放空閥15與內殼體8 連通。內殼體8的外部設有電加熱圈11、保溫層9和外殼體10,其上口安裝上法蘭7,其底 部安裝磁力耦合攪拌器16 ;電控操作箱3中的溫控儀4、調速器6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與 電源開關5連接,其中固態繼電器與電加熱圈11通過導線串聯後與電源開關5連接;溫控 儀4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測溫探頭13置入內殼體8中與溫控儀4通過導線連接; 調速器6通過導線與磁力耦合攪拌器16的調速電機17連接。電加熱圈11與固態繼電器 串聯,固態繼電器控制著電加熱圈11與電源開關5的接通或斷開;將調速器6與調速電機 17連接,便於控制攪拌速度。通過加溫和攪拌,使試驗流體與巖心的需求一致。儲液容器、 磁力耦合攪拌器16和電控操作箱3均安裝在活動支架18上,活動支架18設有移動腳輪19 和固定腳20。磁力耦合攪拌器16包括調速電機17、磁力耦合攪拌部分和攪拌漿12,磁力耦 合攪拌部分安裝在內殼體8的下方,其攪拌漿12安裝在內殼體8的內腔中,其攪拌軸安裝 於磁力耦合攪拌部分的磁鋼隔離套中;調速電機17與磁力耦合攪拌部分連接。磁鋼隔離套 的上柄部通過法蘭盤與內殼體8的底部連接,在法蘭盤與內殼體8之間裝有密封圈。測溫 探頭13設置在攪拌漿12的下方。磁力耦合攪拌器16的攪拌漿12安裝在測溫探頭13的 上方、位於內殼體8的下部,既能實現底部攪拌,又能準確測溫。溫控儀4的溫度控制上限 設定在120度,可以滿足室內實驗的需要。[0008]使用時連接好儲液容器的注氣閥1、注液閥2、出口閥14和放空閥15上的管路,從 頂部注液閥2向內殼體8中注入一定量的實驗流體,注入量不超過內殼體8的3/4。關閉注 液閥2,開啟電源開關5,調節調速器6上的速度旋鈕,將攪拌轉速設定為所需轉速;調節溫 控儀4,設定溫度值,當流體溫度沒有達到設置值時,測溫探頭13將信息傳遞給溫控儀4,溫 控儀4控制固態繼電器接通電路,電加熱圈11開始給流體加熱;當液體溫度達到設置值時, 測溫探頭13將信息傳遞給溫控儀4,溫控儀4控制固態繼電器斷開電路,電加熱圈11停止 給流體加熱,流體的溫度保持相對恆定。當實驗流體達到設定溫度值時,就可以向烘箱中的 巖心管中注入實驗流體。打開頂部注氣閥I,通過高壓氮氣瓶中的高壓氮氣對內殼體8的實 驗流體進行加壓,打開下部出口閥14,此時實驗流體將會進入巖心管中。實驗流體注入結束 後,關閉內殼體8下部出口閥14,再關閉儲液容器上部的注氣閥I。當實驗結束後,關閉電 源開關5,放掉內殼體8內餘壓,向內殼體8注入清水,清洗容器,清洗結束打開底部放空閥 15,放完後關閉底部放空閥門15,待下次實驗再用。
權利要求1.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包括儲液容器,儲液容器的注氣閥(I)、注液閥(2)、出口閥(14)和放空閥(15)與內殼體⑶連通,其特徵是內殼體⑶的外部設有電加熱圈(11)、保溫層(9)和外殼體(10),其上口安裝上法蘭(7),其底部安裝磁力耦合攪拌器(16);電控操作箱(3)中的溫控儀(4)、調速器(6)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與電源開關(5)連接,其中固態繼電器與電加熱圈(11)通過導線串聯後與電源開關(5)連接;溫控儀(4)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測溫探頭(13)置入內殼體(8)中與溫控儀(4)通過導線連接;調速器(6)通過導線與磁力耦合攪拌器(16)的調速電機(1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儲液容器、磁力耦合攪拌器(16)和電控操作箱(3)均安裝在活動支架(18)上,活動支架(18)設有移動腳輪(19)和固定腳(2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磁力耦合攪拌器(16)包括調速電機(17)、磁力耦合攪拌部分和攪拌漿(12),磁力耦合攪拌部分安裝在內殼體(8)的下方,其攪拌漿(12)安裝在內殼體(8)的內腔中,其攪拌軸安裝於磁力耦合攪拌部分的磁鋼隔離套中;調速電機(17)與磁力耦合攪拌部分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磁鋼隔離套的上柄部通過法蘭盤與內殼體(8)的底部連接,在法蘭盤與內殼體(8)之間裝有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測溫探頭(13)設置在攪拌漿(12)的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油藏物理模擬實驗流體預熱攪拌注入裝置,是一種實驗流體的預熱和混合攪拌注入裝置。本裝置包括儲液容器,其注氣閥、注液閥、出口閥和放空閥與內殼體連通。內殼體的外部設有電加熱圈、保溫層和外殼體,其上口安裝上法蘭,其底部安裝磁力耦合攪拌器;電控操作箱中的溫控儀、調速器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與電源開關連接,其中固態繼電器與電加熱圈通過導線串聯後與電源開關連接;溫控儀和固態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測溫探頭置入內殼體中與溫控儀通過導線連接;調速器通過導線與磁力耦合攪拌器的調速電機連接。通過加溫和攪拌,使試驗流體與巖心的需求一致,保證實驗獲得準確數據,從而提高生產現場的實施效果。
文檔編號B01F15/06GK202837058SQ20122045475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8日
發明者劉軍, 唐鋼, 江匯, 尹相文, 史樹彬, 徐山, 劉福娥, 鞠雪芹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採油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