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綜合作用樁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5:09:16 1
混凝土綜合作用樁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頂端和底端;還包括承載結構,所述承載結構設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頂端;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徑向突出部,所述混凝土樁體內設有鋼筋籠和預應力筋,其中,所述預應力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鋼筋籠靠近所述混凝土樁體底端的一端上,所述預應力筋的另一端錨固在所述承載結構上;所述預應力筋處於拉張狀態,通過所述承載結構實現對混凝土樁體的壓縮。
【專利說明】混凝土綜合作用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樁體,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綜合作用樁。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建築工程樁基發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使用木樁作為住所、木橋基礎。19世紀20年代出現鑄鐵、鋼板樁和鋼管樁基礎。上世紀初才出現廠制和現場預製鋼筋混凝土樁,包括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就地灌注混凝土樁則在上世紀20?30年代一些高層建築的基礎中使用。
[0003]近幾年來,建築樁基發展很快,一些新的樁型和施工工藝得到了推廣運用,其共同特點是提高承載力,降低造價。其中包括灌注樁後注漿技術、長螺旋壓灌混凝土樁、擠擴支盤樁、大直徑筒樁和預應力竹節管樁等等。
[0004]現有技術中的常規樁基技術的特點為:抗壓灌注樁注重豎向抗壓承載力,當需要滿足豎向抗拔(抗浮)要求時,必須大量增加鋼材用量,然而大量增加鋼材只能局部有效地增加抗拉強度增強抗拔或抗浮性能,由於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差,當樁體依然承受較大拉力(浮力)時很容易出現樁身開裂或鋼筋繡蝕破壞。當遇到抗拔要求較高的情況下,現有技術通常會採用增加抗拔樁或抗拔錨杆,而這無疑增加了施工難度,提高了工程造價和延長了施工的周期。因此,有需要發明出一種新型的樁體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現有技術中的鋼筋混凝土樁體無法同時具有較高抗壓性、抗拔性和抗裂性的要求,從而提出一種具有較高抗壓性、抗拔性和抗裂性的現場灌注抗壓抗拔抗裂綜合作用樁。
[0006]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頂端和底端;還包括承載結構,所述承載結構設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頂端;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徑向突出部,所述混凝土樁體內設有鋼筋籠和預應力筋,其中,所述預應力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鋼筋籠靠近所述混凝土樁體的底端的一端上,所述預應力筋的另一端錨固在所述承載結構上;所述預應力筋處於拉張狀態,通過所述承載結構實現對混凝土樁體的壓縮。
[0007]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徑向突出部位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所述底端,從而使所述底端為擴大的樁體底端。
[0008]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包括:若干個所述徑向突出部,所述混凝體樁體的所述頂端和所述底端間還具有所述徑向突出部。
[0009]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預應力筋為若干根,且沿所述混凝土樁體軸向均勻布置。
[0010]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預應力筋上附著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對所述預應力筋與所述混凝土樁體進行物理隔離,從而使得承載結構達到齡期後所述預應力筋能夠被拉張。[0011]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承載結構內部設有薄鋼管和鋼筋網,所述薄鋼管與所述承載結構和所述鋼筋網固定定位連接,其中,所述預應力筋設於所述薄鋼管內部。
[0012]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預應力筋為鋼絲束、鋼絞線或鋼錨索。
[0013]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承載結構為承臺,所述承臺包括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墊層;所述承載結構上設有用於將預應力筋錨固於所述承載結構上的固定部件。
[0014]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承載結構為底板。
[0015]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16]1.本實用新型上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通過現場灌注的方式進行綜合作用樁的澆柱成樁,可以大大增加樁體在土壤內部的抗浮性能,另外,在混凝土達到設計齡期後,通過錨拉底座採用拉張設備對預應力筋進行拉張,可以在不增加鋼筋使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大綜合作用樁的抗拉抗裂性,能夠大大節約具有高抗拉抗裂性綜合作用樁的製造成本,另外,所述樁體具有徑向突出部,可以增大土壤對樁體的磨擦力,從而增大對樁體上浮的阻力,進而增強樁體的抗浮性。因此,本實用新型中所提供的這種綜合作用樁可以在原有較好抗壓性能和同時具備較好的抗浮性能和抗拉抗裂性能。
[0017]【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綜合作用樁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1]【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所示的一種混凝土綜合作用樁,所述綜合作用樁包括混凝土樁體1,所述混凝土樁體I具有頂端和底端;還包括承載結構,所述承載結構設於所述混凝土樁體I的頂端;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徑向突出部9,所述混凝土樁體I內設有鋼筋籠8和預應力筋2,其中,所述預應力筋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鋼筋籠8靠近所述混凝土樁體I底端的一端上,所述預應力筋2的另一端錨固在所述承載結構上;所述預應力筋2處於拉張狀態,通過所述承載結構實現對混凝土樁體I的壓縮。所述徑向突出部9優選為位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所述底端,從而使所述底端為擴大的樁體底端。如圖2所示,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包括若干個所述徑向突出部9,所述混凝體樁體的所述頂端和所述底端間還具有所述徑向突出部9,所述混凝土樁體優選為具有2個徑向突出部9。
[0024]其中,所述預應力筋優選為若干根,且沿所述混凝土樁體軸向均勻布置。
[0025]所述預應力筋上附著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對所述預應力筋2與所述混凝土樁體I進行物理隔離,從而使得承載結構達到齡期後所述預應力筋2能夠被拉張。
[0026]所述承載結構內部設有薄鋼管5和鋼筋網(此處未標出),所述薄鋼管5與所述承載結構和所述鋼筋網固定定位連接,其中,所述預應力筋2設於所述薄鋼管5內部。
[0027]所述預應力筋2為鋼絲束、鋼絞線或鋼錨索。
[0028]所述承載結構為承臺,所述承臺包括混凝土底板3和混凝土墊層4 ;所述承載結構上設有用於將預應力筋2錨固於所述承載結構上的固定部件6,所述固定部件為預埋鐵盒7。[0029]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包括混凝土樁體,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頂端和底端;還包括承載結構,所述承載結構設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樁體具有徑向突出部,所述混凝土樁體內設有鋼筋籠和預應力筋,其中,所述預應力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鋼筋籠靠近所述混凝土樁體的所述底端的一端上,所述預應力筋的另一端錨固在所述承載結構上;所述預應力筋處於拉張狀態,通過所述承載結構實現對所述混凝土樁體的壓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 所述徑向突出部位於所述混凝土樁體的所述底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凝土樁體包括若干個所述徑向突出部,所述混凝體樁體的所述頂端和所述底端間還具有所述徑向突出部。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 所述預應力筋為若干根,且沿所述混凝土樁體軸向均勻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預應力筋上附著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對所述預應力筋與所述混凝土樁體進行物理隔離,從而使得承載結構達到齡期後所述預應力筋能夠被拉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結構內部設有薄鋼管和鋼筋網,所述薄鋼管與所述承載結構和所述鋼筋網固定定位連接,其中,所述預應力筋設於所述薄鋼管的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預應力筋為鋼絲束、鋼絞線或鋼錨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結構為承臺,所述承臺包括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墊層;所述承載結構上設有用於將所述預應力筋錨固於所述承載結構上的固定部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綜合作用樁,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結構為底板。
【文檔編號】E02D5/34GK203808053SQ201420129284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獻剛, 付豫楹, 熊小林 申請人:劉獻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