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針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2:05:11 1
專利名稱:無痛針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進一步涉及一種用於中醫針灸的無痛針刺器。
目前,在中醫使用針灸針治療疾病時,主要是靠手法操作,即術者手持消毒後的針灸針,通過捻動針柄,將針灸針緩慢捻入患者的穴位。這種方法在針通過患者皮膚時產生疼痛,尤其是針灸針較長時,如4寸針在穿刺皮膚時,進刺速度更慢,不易控制穴位準確度,特別是初學者,更不易掌握進針的速度和穴位的準確度。CN2064649U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無菌連續進針器」就是為了解決針灸時無菌,連續進針和無疼而設計的。它由架體、盛針器、棘杆、棘爪。撞擊機構,自動脫鎖機構,彈性定位機構及按鈕組成。這項發明機構複雜,體積太大,彈簧的拉力不可調節,對於長短不同的針灸針撞擊力不可選擇,而且盛針器與殼體的連接方式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消除患者進針時疼痛之苦,提高針刺穴位的準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緊湊,便於攜帶和操作的無痛針刺器。
本實用新型由殼體、擊發杆、擊發按鈕、擊發按鈕彈簧、擊發彈簧、後蓋、送針孔和盛針匣組成,針刺器殼體的一側開有長方形孔,長方形的盛針匣依靠卡簧結構安裝於殼體上。殼體的另一側開有一個方孔,方孔中裝有擊發按鈕和擊發按鈕彈簧,後蓋將擊發彈簧壓緊在殼體內,後蓋與殼體螺紋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盛針匣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送針輪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殼體〔1〕形如筆狀,它的尾部裝有後蓋〔7〕,殼體〔1〕與後蓋〔7〕之間裝有彈性卡〔16〕,便於消毒或攜帶時掛別用。殼體〔1〕內設有擊發杆〔2〕、復位鈕〔3〕、擊發按鈕〔4〕、擊發按鈕彈簧〔5〕、擊發彈簧〔6〕、送針孔〔8〕以及盛針匣〔9〕。盛針匣〔9〕裝於殼體〔1〕一側的長方形孔內,與殼體〔1〕通過卡簧〔17〕相連。擊發按鈕〔4〕和擊發按鈕彈簧〔5〕裝於殼體〔1〕的另一側的方孔中。擊發杆〔2〕、復位鈕〔3〕以及擊發彈簧〔6〕裝在殼體〔1〕的後半部,後蓋〔7〕通過螺紋將擊發彈簧〔6〕壓緊在殼體〔1〕內。殼體〔1〕外表面的手持部分為局部細紋滾花,以利操作。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一隻手持不帶針匣〔9〕的殼體〔1〕,另一隻手向針刺器的尾部方向撥動復位鈕〔3〕,擊發杆〔2〕壓縮擊發彈簧〔6〕,擊發按鈕〔4〕鎖定擊發杆〔2〕至壓縮擊發彈簧〔6〕的位置。然後,手持空盛針匣〔9〕將已消毒的針灸針針柄裝入送針輪〔12〕的凹槽中,逆時針轉動送針輪〔12〕,待送針輪〔12〕的下一個凹槽出現後,再放入第二枚針,逆時針轉動送針輪〔12〕,依此方式可連續裝入若干枚針,爾後用手壓下定位掣〔14〕,則送針輪〔12〕被固定在預備供針的位置。
盛針匣〔9〕的匣體〔10〕中裝有頂針彈簧〔11〕、送針輪〔12〕通過軸〔13〕活絡地裝置於匣體〔10〕的上部,由定位掣〔14〕限定送針輪〔12〕在盛針匣體〔10〕單獨放置時的位置,送針輪〔12〕的圓周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與針柄相吻合的半圓形凹槽。
盛針匣〔9〕的兩端分別裝置有卡簧〔17〕和定位凸起〔15〕。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靠,易於攜帶,既免除了患者受進針時疼痛之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針刺穴位的準確度。
權利要求1.一種無痛針刺器,它包括殼體[1]、擊發杆[2]、復位鈕[3]、擊發按鈕[4]、擊發按鈕彈簧[5]、擊發彈簧[6]、後蓋[7]、送針孔[8]以及盛針匣[9],其特徵在於針刺器殼體[1]的一側開有長方形孔,長方形的盛針匣[9]依靠卡簧[17]安裝於殼體[1]上,殼體[1]的另一側開有一個方孔,方孔中裝有擊發按鈕[4]和擊發按鈕彈簧[5],殼體[1]的後半部裝有擊發杆[2]、復位鈕[3]以及擊發彈簧[6];後蓋[7]將擊發彈簧[6]壓緊在殼體[1]內,後蓋[7]與殼體[1]螺紋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痛針刺器,其特徵在於盛針匣〔9〕的匣體〔10〕中裝有頂針彈簧〔11〕、送針輪〔12〕通過軸〔13〕活絡地裝置於匣體〔10〕的上部,由定位掣〔14〕限定送針輪〔12〕在盛針匣體〔10〕單獨放置時的位置,送針輪〔12〕的圓周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與針柄相吻合的半圓形凹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痛針刺器,其特徵在於盛針匣〔9〕的兩端分別裝置有卡簧〔17〕和定位凸起〔15〕。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何一個權利要求所述的無痛針刺器,其特徵在於殼體〔1〕與後蓋〔7〕之間裝有彈性卡〔16〕。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何一個權利要求所述的無痛針刺器,其特徵在於殼體〔1〕的外表面的手持部分為局部細紋滾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的中醫針灸無痛針刺器,它包括殼體、擊發杆、復位鈕、擊發按鈕、擊發按鈕彈簧、後蓋、送針孔以及盛針匣。殼體的一側開有長方形孔,盛針匣依靠卡簧結構安裝於此長方形孔內。殼體的另一側開有一個方孔,方孔中裝有擊發按鈕和擊發按鈕彈簧,後蓋將擊發彈簧壓緊在殼體內。盛針匣可裝入多枚針,壓動擊發按鈕,即可將針刺入穴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形如筆狀,操作方便、可靠,易於攜帶。
文檔編號A61H39/00GK2083927SQ9120265
公開日1991年9月4日 申請日期1991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1991年2月12日
發明者張仲海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