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式無支撐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0:54:01 1

本發明涉及大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
背景技術:
大棚是一種具有出色的保溫性能的框架覆膜結構,其已成為蔬菜生產的主要方式。現有的大棚通常包括竹結構或者鋼結構的硬性骨架,骨架上面覆蓋保溫塑料膜,形成了與外部隔離的種植空間。有一種冬暖式大棚,該大棚主要是在棚體的外側鋪設保溫棉被或者保溫帘子,為了支撐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在大棚內部需要設置很多弧形支架來提高結構強度,導致大棚的成本升高,而且還導致搭建施工花費較多的人力和時間,增加了用戶無形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該大棚在消耗較低成本的前提下,能夠使大棚內保溫。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包括暖牆和棚體,以及用於保溫的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所述棚體包括兩層透明基體,兩層所述透明基體扣合在一起形成封閉體;兩層所述透明基體之間設有多條連接線,每條所述連接線均從上至下貫穿所述透明基體,且每條所述連接線均將兩層所述透明基體連接在一起,將所述封閉體分成多個充氣筒,每個所述充氣筒上均設有充氣孔。
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包括暖牆和棚體,以及用於保溫的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所述棚體包括一層透明基體,所述透明基體朝向大棚內側的一側上設有多個並排設置的充氣筒,每個所述充氣筒上均設有充氣孔;且每個所述充氣筒的延伸方向均為從上至下延伸。
優選方式為,包括三面圍在一起的所述暖牆,其中兩面所述暖牆位於端部,一面所述暖牆位於側面;位於側面的所述暖牆的頂端設有上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沿著所述暖牆的延伸方向設置,且所述上連接件向位於側面的所述暖牆相對的方向伸出,所述上連接件和位於側面的所述暖牆之間設有上遮布;位於側面的所述暖牆相對的地上設有下連接件,所述下連接件同時與位於端部的所述暖牆連接,所述下連接件處設有下遮布;所述棚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上連接件和所述下連接件連接;還包括捲簾機,所述捲簾機對應的所述棚體內側設有加強骨架。
優選方式為,所述上遮布和所述下遮布為塑料布。
優選方式為,包括兩面相對設置的所述暖牆,兩面所述暖牆之間設有橫梁,所述橫梁的下方設有支撐立柱;所述橫梁的兩側分別設有上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伸出所述橫梁,所述上連接件和所述橫梁之間設有上遮布;所述橫梁兩側的地上分別設有下連接件,所述下連接件處設有下遮布;所述橫梁的兩側分別設有所述棚體,所述棚體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所述上連接件和所述下連接件連接;還包括捲簾機,所述捲簾機對應的所述棚體內側設有加強骨架。
優選方式為,所述上連接件向上伸出所述橫梁。
優選方式為,所述上連接件向側面伸出所述橫梁。
優選方式為,所述上遮布和所述下遮布為塑料布。
優選方式為,所述棚體包括若干單元充氣體,相鄰兩個所述單元充氣體之間設有連接部件。
優選方式為,所述透明基體為塑料布。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發明的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包括暖牆、棚體,以及用於保溫的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一起圍成了具有種植空間的大棚。其中棚體上設有多個充氣筒,每個充氣筒上均設有充氣孔,在充氣筒內充氣後,使大棚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之間隔離,也就是使大棚內的溫度不會快速的擴散出去,達到了保溫的效果。同時因棚體與暖牆之間的連接,以及充氣筒內填充的氣體,使本發明的大棚可承受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的重量,無需再安裝大量的鋼結構。因此本發明的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在消耗較低成本的前提下,就能實現大棚內的保溫,為廣大用戶降低了大棚種植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充氣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冬暖式無支撐大棚未鋪設帘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冬暖式無支撐大棚鋪帘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橫梁作為上連接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二中上連接件向上伸出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二中上連接件向側面伸出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透明基體、2—充氣筒、3—上連接件、4—下連接件、5—暖牆、6—連接線、7—橫梁、8—上遮布、9—下遮布、10—保溫帘子、11—捲簾機、12—立柱、13—棚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包括暖牆5和棚體13,以及以及用於保溫的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10。其中棚體13包括兩層透明基體1,兩層透明基體1扣合在一起形成封閉體;兩層透明基體1之間設有多條連接線6,每條連接線6均從上至下貫穿透明基體1,且每條連接線6均將兩層透明基體1連接在一起,將封閉體分成多個充氣筒2,每個充氣筒2上均設有充氣孔。
本發明的冬暖式無支撐大棚投入使用時,因棚體13上設有多個充氣筒2,通過充氣孔給對應的充氣筒2內充入氣體後,使大棚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之間被隔離,也就是使大棚內的溫度不會快速的擴散出去,達到了保溫的效果。同時因棚體13與暖牆之間的連接,以及充氣筒內填充的氣體,可承受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10的重量,無需安裝大量的鋼結構,就能使大棚內保溫。本發明的大棚,在特殊的使用環境下,需要較大結構強度時,可在大棚內間隔的設置幾根鋼結構,雖然本發明也設置了鋼結構,但是與現有技術中的所使用的數量相比,對成本的影響很小。因此本發明的冬暖式無支撐大棚,在消耗較低成本的前提下,就能實現大棚內的保溫,為廣大用戶降低了大棚種植成本。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包括三面圍在一起的暖牆,其中兩面暖牆5位於端部,一面暖牆5位於側面,也就是圍成一個半閉合的空間。其中暖牆5的頂端設有向內伸出的上連接件3,位於側面的暖牆5相對的地上設有下連接件4,上連接件3與棚體13的一端連接,上連接件3和側面暖牆5之間蓋設有上遮布8;棚體13的另一端與下連接件4固定連接,下連接件4上蓋設有下遮布9。還包括捲簾機11,該捲簾機11安裝處內側的棚體13內設有加強骨架,由加強骨架去承受它的重量、以及工作時產生的震動等,對棚體13的影響很小。此種結構的大棚,其施工時讓棚體13朝陽設置,利於作物生長。
本實施例的大棚,將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10鋪設在暖牆5和棚體13之間,使上遮布8和下遮布9均被棉被蓋住。在需要放風時,可將下遮布9打開,給大棚內放風。在大棚需要保溫時,下遮布9重新遮住縫隙,便於保溫。同理暖牆5和上連接件3之間的上遮布8,也在放風時起到放風的作用,保暖時起到保溫的作用。另外上遮布8和下遮布9均由塑料布製成。
為了使棚體13更加實用,便於製作,讓棚體13由多個分體的單元充氣體組合而成,在組合的時候,也在相鄰兩個單元充氣體之間設有連接部件,讓連接更加牢固。連接部件可以選用塑料長條或者帶有粘性的連接帶等等均可。
實施例二: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本實施例的大棚包括兩面相對設置的暖牆5,兩面暖牆5之間設有橫梁7,橫梁7的下方設有支撐立柱12,該支撐立柱間隔設置即可。橫梁7的兩側分別設有上連接件3,兩側的地上分別設有下連接件4。橫梁7兩側分別設有一面棚體13,每側棚體13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上連接件3和下連接件4連接,並且上連接件3和橫梁7之間設有上遮布8,下連接件4處設有下遮布9。也包括捲簾機11,設置捲簾機11的棚體13的內側設有加強骨架。本實施例的保溫棉被或保溫帘子鋪設在橫梁7和棚體13之間,無論怎麼樣鋪設均將上遮布8和下遮布9蓋住。
本實施例的大棚其施工時,讓暖牆呈南北設置,棚體13呈東西設置,這樣大棚內的各處被陽光的照射程度相同,便於作物生長。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相比,其兩面設為棚體13,兩面均使用帶有充氣筒2的棚體13。每一個棚體13的一端均與橫梁7連接,另一端固設在地面上,在連接處仍舊可設置上遮布8和下遮布9。為了提高結構強度,在橫梁7的下面大棚內設置多根立柱12。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上連接件3可以向上伸出橫梁7,上連接件3高於橫梁7,用戶可以在橫梁7上行走。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上連接件3向側面伸出橫梁7,用戶也可以在橫梁7上行走。
如圖4所示,橫梁7也可以直接與棚體13連接,其作為上連接件3。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本實施例的棚體包括一層透明基體,透明基體朝向大棚內側的一側上設有多個並排設置的充氣筒,每個充氣筒上均設有充氣孔;且每個充氣筒的延伸方向均為從上至下延伸。也就是棚體由現成的充氣筒製成,多個充氣筒並排緊挨著設在一個塑料布上,通過粘接或者縫合等方式均可。
以上所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種冬暖式無支撐大棚結構的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