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壓力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8:37:46 4
專利名稱:電容壓力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力傳感器,具體說是一種電容壓力傳感器。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現有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如國家知識產權局2004 年12月19日公開的名稱為矽電容壓力傳感器,專利申請號為 03284809. 9的實用新型專利,是在底板上設有兩個固定極板,固定 極板之間設有可動極板,兩個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封接成兩個電容 腔,兩個電容腔內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相對的四個面上分別設有金 屬電極,形成兩個電容。這種電容壓力傳感器,由於兩個電容腔內 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相對的四個面上分別設有金屬電極,形成兩個 電容,當壓力超過傳感器可允許的壓力時,導致電極間相互接觸, 造成短路,或者由於製造時留在電極之間而沒有發現的材料顆粒造 成短路。又如國家專利局1996年7月24日公開的名稱為電容壓力傳 感器或壓差傳感器,專利申請號為95103518. 5的發明專利,是在底 板上設有金屬電極,金屬電極上設有隔離層,隔離層上設有可動極 板,隔離層將可動電極及底板隔開一定距離,形成電容腔,可動電 極上電容腔一側設有金屬電極。這種壓力傳感器由於在底板上設有 金屬電極,金屬電極上設有隔離層,隔離層上設有可動極板,隔離 層將可動電極及底板隔開一定距離,形成電容腔,可動電極上電容 腔一側設有金屬電極,製造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傳感器電容兩電極間容易短路 和傳感器製造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價格昂貴的問題,提供一種 電容兩電極間不能發生短路,製造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價格低 廉的電容壓力傳感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有底座,底座上方設有可動極板,可動極板與底座之間形成加壓腔,底座上設有與加壓腔連通的加壓 口,可動極板上方設有固定極板,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之間形成電 容腔,可動極板在電容腔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可動金屬電 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主要結構特點是,固定 極板在電容腔外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固定金屬電極上設有金 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
本發明固定極板內外表面上設有二氧化矽層。
本發明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固 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內,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 極的金屬引線和可動金屬電極的金屬引線。
本發明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位置相錯。 本發明可動極板在加壓腔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可動金 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底座在加壓腔外表 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固定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 上設有焊點。
本發明底座與可動極板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底座與 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內,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極的金屬 引線和可動金屬電極的金屬引線。
本發明底座與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位置相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可動極板在電容腔內的表面上設有 可動金屬電極,固定極板在電容腔外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可 動金屬電極與固定金屬電極之間有固定極板相阻隔,不能發生短 路,製造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價格低廉;由於固定極板內外表 面上設有二氧化矽層,線性度高,溫度特性好。本發明適用於各種 壓力傳感器。
圖l、圖2、圖3、圖4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也是一種實 施例的示意圖;圖1是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 視圖,圖4是可動極板的俯視圖;圖2、圖4、圖5、圖6、圖7、圖8是本發明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 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是主視圖,圖2是圖5的俯視圖,圖4 是圖5的可動極板的俯視圖,圖6是圖5的仰視圖,圖7是圖5的左視 圖,圖8是圖5的可動極板的仰視圖2、圖6、圖7、圖8、圖9、圖10是本發明的又一種結構示意 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9是主視圖,圖2是圖9的可動極 板的俯視圖,圖6是圖9的仰視圖,圖7是圖9左視圖,圖8是圖9的可 動極板的仰視圖,圖10是圖9的俯視圖。 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l、圖2、圖3、圖4所示的電容壓力傳感器,設有底座7, 底座7由矽材料製成。底座7上設有可動極板6,可動極板6由矽材料 製成。從圖l、圖4中可以看出,可動極板6的兩面對稱設有環形凹 槽,可動極板6在環形凹槽處形成彈性薄膜,可動極板6受力時彈性 薄膜彎曲,可動極板6中央部位不發生彎曲而上下移動。可動極板6 與底座7之間形成加壓腔9,底座7上設有與加壓腔9相連通的加壓口 8,可動極板6上方設有固定極板2,固定極板2由矽材料製成。從圖 1、圖2中可以看出,可動極板6 —邊伸出底座7和固定極板2,可以 方便焊接焊點l。固定極板2與可動極板6之間形成電容腔3,可動極 板6在電容腔3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5,可動金屬電極5上設有 金屬引線IO,可動金屬電極5與金屬引線10製成整體,金屬引線IO 上設有焊點l;固定極板2在電容腔3外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4, 固定金屬電極4上設有金屬引線14,固定金屬電極4與金屬引線14 製成整體,金屬引線14上設有焊點13,可動金屬電極5與固定金屬 電極4之間有固定極板2相阻隔,不能發生短路,製造工藝簡單,制 造成本低,價格低廉。從圖中可以看出,固定極板2與可動極板6 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ll、 12,固定極板2與可動極板6上的 金屬引線凹槽通道ll、 12內,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極5的金屬引線 14和可動金屬電極4的金屬引線10,固定極板2與可動極板6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ll、 12可以防止金屬引線14、 10和焊點13、 l磨損 或與其他金屬引線接觸短路;固定極板2與可動極板6上的金屬引線 凹槽通道ll、 12位置相錯,可以方便焊接和更好預防短路。電容腔 3製成真空,即可製成絕壓傳感器。 實施例2
如圖2、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的電容壓力傳感器,為 差動電容壓力傳感器。從圖5、圖6、圖7、圖8中可以看出,可動極 板6在加壓腔9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20,可動金屬電極20上設 有金屬引線22,可動金屬電極20與金屬引線22製成整體,金屬引線 22上設有焊點21;底座7在加壓腔9外的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 19,固定金屬電極19上設有金屬引線26,固定金屬電極19與金屬引 線26製成整體,金屬引線26上設有焊點24,可動金屬電極20與固定 金屬電極19之間有底座7相阻隔,不能發生短路。從圖中可以看出, 底座7與可動極板6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25、 23,底座7與 可動極板6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25、 23上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極 19的金屬引線26和可動金屬電極20的金屬引線22,底座7與可動極 板6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25、 23位置相錯。固定極板2內外表面上 設有二氧化矽層15、 16,從圖5中可以看出,固定極板2外表面設有 二氧化矽層16,即在固定極板2外表面與固定金屬電極4之間設有二 氧化矽層16;同樣可以在底座7內外表面上設有二氧化矽層18、 17, 從圖5中可以看出,在底座7外表面設有二氧化矽層17,即在底座7 外表面與固定金屬電極19之間設有二氧化矽層17 ,可以提高電容的
線性度、溫度特性等性能。其他結構與實施例l相同,不再贅述。 實施例3
如圖2、圖6、圖7、圖8、圖9、圖10所示的電容壓力傳感器, 為電容壓差傳感器。從圖9、圖10中可以看出,固定極板2上設有與 電容腔3連通的加壓口27,製成電容壓差傳感器。其他結構與實施 例2相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電容壓力傳感器,設有底座,底座上方設有可動極板,可動極板與底座之間形成加壓腔,底座上設有與加壓腔連通的加壓口,可動極板上方設有固定極板,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之間形成電容腔,可動極板在電容腔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可動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其特徵是固定極板在電容腔外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固定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 固定極板內外表面上設有二氧化矽層。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 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固定極板與可 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內,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極的金屬引 線和可動金屬電極的金屬引線。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 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位置相錯。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 可動極板在加壓腔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可動金屬電極上設 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所說的底座在加壓腔外表面上 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固定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 有焊點。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底座內外表面上設有二氧化矽層。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底座與可動極板上分別設有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底座與可動極板上 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內,分別設有固定金屬電極的金屬引線和可動 金屬電極的金屬引線。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容壓力傳感器,其特徵是所說的 底座與可動極板上的金屬引線凹槽通道位置相錯。
專利摘要一種電容壓力傳感器,涉及壓力傳感器,設有底座,底座上方設有可動極板,可動極板與底座之間形成加壓腔,底座上設有與加壓腔連通的加壓口,可動極板上方設有固定極板,固定極板與可動極板之間形成電容腔,可動極板在電容腔內表面上設有可動金屬電極,可動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固定極板在電容腔外表面上設有固定金屬電極,固定金屬電極上設有金屬引線,金屬引線上設有焊點,電容兩電極之間有固定極板相阻隔,不能發生短路,製造工藝簡單,製造成本低,價格低廉,線性度高,溫度特性好,適用於各種壓力傳感器。
文檔編號G01L1/14GK201318972SQ20082022759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3日
發明者靜 劉, 唐曉剛, 孫金花, 張麗霞, 楊仲華, 牛德芳 申請人:威海雙豐電子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