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珍高加林電影大全(重溫電影人生38年後)
2023-06-14 19:05:00 3
又重溫了1984年路遙編劇,吳天明執導的電影《人生》。
38年前電影《人生》裡的煙火氣,太美好純粹這部38年前拍攝的電影,絲毫看不出落後與過時,只留下清晰的時代痕跡。
這幾年影視劇有個最時髦的說法,叫「煙火氣」。今年熱播劇《人世間》《親愛的小孩》,導演都說突出電視劇的煙火氣。
看看電影《人生》的畫面,劉巧珍結婚的場景,原來,煙火氣早就有了。吳天明導演把陝北的結婚民俗,濃墨重彩地展現出來。
這被歲月雕刻的皺紋,耳朵上別著的紙菸,揚天吹嗩吶的畫面:你相信這是38年前的電影嗎?
真的太有生活的儀式感:
而這飯桌上豐盛的飯菜,突顯陝北人的質樸與豪爽:
到處是喜慶的紅色:
只是在這極盡渲染的歡樂氛圍中,出嫁的劉巧珍,心懷惆悵,告別心裡那個很愛的人,而選擇新的生活,眼淚打溼了紅蓋頭。
飽滿的紅色婚裝也擋不住內心的悽然,與其說這是婚禮,不如說是與高加林的告別儀式,她靜然安坐:
劉巧珍是真愛高加林,她沒有文化,內心喜歡文化人;高加林作為高中畢業生,英俊帥氣,滿腹才華。她看高加林的眼神裡,都滿是愛意:
而周裡京飾演的高加林,他骨子裡有一種傲氣,內心有一種難掩的憂鬱。
他實際上是不愛劉巧珍的,他內心一直渴望離開這貧瘠的故土,希望幹出一番事業。只是,現實的原因,讓他如困鬥之獸,生活的殘酷讓他幾分失落,而劉巧珍對他的愛,讓他在困窘中,將它放大成一種愛情!
畢竟,愛情是治癒心靈受傷的一種方式。
電影中,高加林用自行車載著劉巧珍去縣城的一段戲,在封建固守的村落,高加林做出這樣的舉動,並不是他真的愛劉巧珍,他更多地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與世俗的一種抗爭。
高加林幾分少年意氣,而劉巧珍幾分嚴肅的表情裡,眼神裡幾分憧憬。
1980年代的演員,甚至普通人,眼睛清亮明澈如泉水,透含生活的憧憬與希望,那是一個純粹時代在人們身上的呈現形式:
高加林因為親戚從外地回來,當了勞動局幹部,他有了去縣城工作的機會。
深愛著她的劉巧珍前來送別,眼神裡殷殷的關切之情,高加林也被這份質樸的愛感動著:
離別與等待,在所有的藝術作品裡,都具有永恆的魅力,「執手相看淚眼」的唯美與憂傷,永遠那麼動人。
而吳天明導演,他依然選擇一種質樸的意境來渲染這份感情,滿是溝壑、幾點綠色的高原,只有河水奔湧著,愛人漸漸遠離,而我依然矚目凝望。
看這個畫面,當《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的歌聲響起,38年後,還是忍不住讓人流淚。
被歲月衝蝕的黃土層,依然湧動著綿綿不絕的河水,表達著一種永恆與堅定。
我相信作者路遙和吳天明在這個構圖上用了心思,「流水」代表愛情的永恆,「流」諧音「留」;還有結局的暗喻:流水永恆,儘管花兒有意,但流水也會無情。
38年後,我們依然會為劉巧珍流淚劉巧珍深情地張望,含蓄地表達了最純最美的愛情。
後來的高加林,在縣城認識了對她有情的知識女性,女孩被高加林的才氣與帥氣吸引,用詩歌表達愛意:
眼神裡也是愛意:
而劉巧珍為了留住高加林,她努力地讓自己不斷進步,不識字的她開始學寫字,稚嫩的字體裡,滿是憧憬愛情與生活的味道。
她不會像城裡女孩那樣,用詩歌甜美讚美自己的愛人,就一遍遍地寫著高加林,可是這笨拙工整的字樣,更讓我們心懷感動。
本來一直想走出貧瘠土地的高加林,在物質與新的愛情誘惑下,他嚮往去南京的生活,更想展翅翱翔,實現自己的理想。
於是,他自私地選擇了與劉巧珍分手。這一段場景,讓人傷心,讓我們為劉巧珍愛情被辜負而難過。
巧珍的眼裡滿是傷心的淚水,高加林背對藍天,他回望著巧珍遠去的背影,眼裡流露出愧疚之色:
巧珍沒有文化,她只是純純地愛著高加林,為他努力改變自己,當高加林提出分手,她沒有大哭大鬧,只希望自己的加林哥以後幸福。
38年後,我們還為劉巧珍而流淚,因為她,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女孩,卻用最質樸與包容的心,詮釋愛情的真諦:愛一個人,就是讓對方過得幸福。
這背離而去的身影,是愛情的辛酸。
後來,高加林被人舉報,愛情成了一場空,他最後又回到貧瘠的家鄉。而劉巧珍已成人妻。他的眼神裡滿是疲憊與無奈:
電影最後定格在這一畫面上:
高加林站在曾經劉巧珍送他去縣城的路上,只是他面對的是回去的路,在偉岸斑駁的自然面前,高加林變得很小,小成墨點。
電影選擇了中國傳統詩歌「以景結情」的結尾手法,給人深深地思考。
38年前的「渣男」高加林,如今再也恨不起來1984年《人生》上映後,走紅全國,「負心漢」「陳世美」高加林,被各大報刊痛斥,翻譯成現在網絡的話,「渣男」高加林衝上熱搜。
38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我們也許真的恨不起高加林。
為什麼這麼說?
高加林辜負了愛他的劉巧珍,從這一點上說,他對愛情是不忠誠的。但他一直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一直想走出窮山僻壤。他接受劉巧珍的愛,是現實無奈的選擇,他前途無望時,是打算和劉巧珍相守一輩子的。
只是命運給了他轉機,再次挑動他不安分的神經,貧瘠的土地,一輩子能看到盡頭的人生,對一個知識分子來說,他很難安分地固守。
而城裡女孩的出現,愛情與大城市南京的誘惑,對一個窮怕了的農村青年來說,是一個考驗,如果一切實現,那將意味著高加林實現階層躍升!
但這一切需要以背叛劉巧珍為代價。
高加林在抉擇中,他沒有固守對愛情的忠誠,而且背負著全村包括自己父母的批評,選擇背叛,他真的錯了!
我們指責他,都是從傳統道德的標準,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批評他,說他是陳世美。
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讓心懷理想的高加林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太少了,當時還沒有打工、沒有下海的說法,也許,通過攀附高階層的人,是他唯一的「升遷之道」。
筆者沒有肯定他的做法是對的,他真的錯了,但如今真的無法再恨起來。
時隔38年,我們看慣了太多的辜負與背叛,這其中不乏很多的文人與明星,餘秋雨、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馮紹峰、陳思誠,太多太多。
而這些人的背叛與辜負,都冠以「感情不合」或者「不愛了」的粉飾之語,實際這些背後,還是無窮的貪慾。
現代人的生活與生存的條件大大改善,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更多,完全不用背叛愛情與婚姻,也沒有像高加林那樣山窮水盡。高加林所處的1980年代初,他真的選擇的路不多。
高加林背叛了劉巧珍,他是錯的。
但38年後,再看高加林,他能光明正大地告訴劉巧珍分手,至少比很多現代人磊落和崇高,包括那些衣冠楚楚的很多名人。
不是嗎?
你看過路遙編劇的電影《人生》嗎?這部電影曾感動過你沒有?你認為高加林是渣男嗎?
歡迎朋友們留言。#電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