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5:08:56
專利名稱: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具體地說,是一種焊接於汽 車車頂及引擎蓋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但因汽車內部為一封閉 空間,且平時為防竊起見,皆會將車窗搖上關閉。
而且駕駛人員往往為選擇合適的停車地點而煩惱,將汽車任意停於戶 外,會面臨日曬、風吹、雨淋等問題,容易造成汽車掉漆或退色。
此外,在夏天停車時,汽車內部空間易因陽光照射而高達攝氏五、六 十度,車主在開車前必須先將車門、窗開啟以求降溫,否則進入車中會因 熱氣造成身體不適。
因此已知的汽車遮陽及通風結構存在著上述種種不便和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汽車車內高溫快速排出,再開啟 空調系統時達成節能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包括一第一板體和一第二板體,其中 所述第一板體與汽車車頂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一板體的下方周緣處
設有複數個與所述車頂和/或梁柱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板體下
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
所述第二板體與汽車引擎蓋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周緣處
設有複數個與引擎蓋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
本實用新型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
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中所述車頂表面間隔設置有複數 個通風孔。
前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中所述引擎蓋表面間隔設置有復 數個通風孔。
前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板體下方還設有遮陽 片,所述遮陽片設有拉出和推回機構,即在使用時所述遮陽片可被拉出用 以遮蔭汽車車門,且於使用後可被推回原來位置。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具有以 下優點
1. 能明顯地降低車內溫度。
2. 少用車內冷氣空調,節約能源。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第一板體與遮陽片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說明。 現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 示,所述第一板體(20)與汽車(10)的車頂(11)面積相仿,所
述第二板體(30)與汽車(10)的引擎蓋(13)面積相仿。所述第 一板體(20)的造型依據所述車頂(11)而設計,故可因不同廠牌車 輛而製作,又在所述第一板體(20)的下方周緣處設有複數個與所述車 頂(1 1 )和/或梁柱(12)焊接的連結部(21),且在所述第一板 體(2 0 )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22),所述連結部(2 1 )可 提供一種支撐作用並與所述車頂(1 1 )、梁柱(1 2 )等部位間維持一適當高度,因此,外界空氣會流通於由所述適當高度所形成的空間中。
所述第二板體(30)其造型依據所述引擎蓋(13)而設計,故可 因不同廠牌車輛而製作,另在所述第二板體(30)的下方周緣處設有復 數個與所述引擎蓋(13)焊接的連結部(31),且於所述第二板體(3 0 )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32),所述連結部(31)可提供一 種支撐作用並與所述引擎蓋(13)間維持一適當高度,因此,外界空氣 亦會流通於由所述適當高度所形成的空間中。
所述車頂(11)表面間隔設置有複數個通風孔(111),每一通 風孔(1 1 1 )可使大量外界空氣進入所述汽車(1 0 )內部,同時利用 所述第一板體(2 0)的配置,如此,雨滴或水分較不易於進入車內,但 仍可維持外界空氣進入車內循環以降低車內溫度。
所述引擎蓋(13)表面間隔設置有複數個通風孔(1 3 1 ),可維 持外界空氣經由每一通風孔(13 1)進入引擎室用以降低溫度。
通過上述組合構造,本實用新型利用所述第一板體(20)設計而能 防止陽光直接曝曬,再將大量室外空氣由通風孔(111)導入汽車(1 0)內部,再通過所述第一板體(20)與車頂(11)間預留的對流空 間,使得其間的熱空氣快速對流排出,達成遮陽及通風雙重功效。同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利用所述第二板體(30)的配置來防止陽光直接曝曬 引擎蓋(13),並將外界空氣由通風孔(131)導入引擎室,且採用 第二板體(30)與引擎蓋(13)預留的對流空間,由此,使得其間的 熱空氣快速對流排出,因而同樣達成遮陽及通風雙重功效,可以降低車內 室溫而減少啟動車用冷氣空調所需的能源消耗。
現再請參閱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第一板體與遮陽片 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第一板體(2 0)下方進一步設有遮陽 片(4 0 ),所述遮陽片(40)在停車狀態時可被拉出用以遮蔭所述汽 車(1 0 )的車門(14),且於使用後將其推回原處,由此,可避免陽 光直接由車窗入射至所述汽車(10)造成車內溫度局部升高。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 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實用 新型的範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組件符號說明
10汽車
11車頂
11 1通風孔
12梁柱
13引擎蓋
13 1通風孔
14車門
20第一板體
21連結部
22隔熱層
30第二板體
31連結部
32隔熱層
40遮陽片
權利要求1. 一種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包括一第一板體和一第二板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體與汽車車頂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一板體的下方周緣處設有複數個與所述車頂和/或梁柱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板體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所述第二板體與汽車引擎蓋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周緣處設有複數個與引擎蓋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車頂表面間隔設置有複數個通風孔。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引擎蓋表面間隔設置有複數個通風孔。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板體下方還設有遮陽片,所述遮陽片設有拉出和推回機構。
專利摘要一種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包括一第一板體和一第二板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體與汽車車頂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一板體的下方周緣處設有複數個與所述車頂和/或梁柱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板體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所述第二板體與汽車引擎蓋面積相仿,且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周緣處設有複數個與引擎蓋焊接的連結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板體下方內緣設有至少一隔熱層。本實用新型的節能型車用遮陽通風結構具有明顯降低車內溫度,可少用車內冷氣空調,節約能源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H1/00GK201249646SQ200820116248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0日
發明者陳福三郎 申請人:陳福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