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鈕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5:20:26
專利名稱:釘鈕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成衣製作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釘鈕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釘鈕結構,直接將鈕扣直接釘在成衣需要的部位,釘鈕線與成衣為點接觸。日常穿著或測試時,釘鈕處(釘鈕線處)的 面料容易被拉破,影響成衣的美觀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釘鈕結構,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釘鈕處的抗拉力,延長成衣的壽命。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釘鈕結構,其包括有紐扣、墊襯結構及成衣,所述紐扣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外偵牝所述墊襯結構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且所述墊襯結構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紐扣的位置相對應。通過在成衣的內側固定墊襯結構,增強釘鈕處的抗拉力。優選的是,所述墊襯結構包括有第一墊襯層,所述第一墊襯層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墊襯層為單面梭織粘樸,所述單面梭織粘樸粘合於所述成衣的內側。通過所述單面梭織粘樸,將對釘鈕處的點拉力轉化為整個單面梭織粘樸的面拉力,提聞釘鈕處的承拉力。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墊襯層包括有單面梭織粘樸和面料,所述單面梭織粘樸和所述面料粘合後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穿著成衣時,人體與面料直接接觸,增加成衣的舒適度。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墊襯層包括有雙面梭織粘樸及面料,所述雙面梭織粘樸和所述面料粘合後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進一步的,為了增加釘鈕處的抗拉強度,所述墊襯結構還包括有第二墊襯層,所述第二墊襯層固定於所述第一墊襯層的外側。優選的是,所述第二墊襯層為單面梭織粘樸,或單面梭織粘樸與面料的粘合體。優選的是,所述第二墊襯層為面料。為確保所述墊襯結構的抗拉效果,所述墊襯結構的直徑為0. 4-3. 0cm,每一層所述單面梭織粘樸或每一層所述雙面梭織粘樸的重量滿足20-250g/sq. m。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成衣的內側固定墊襯結構,將釘鈕處的點拉力轉化為面拉力,使釘鈕處的抗拉力得到有效提升,延長成衣的壽命,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於實現。
[0016]圖I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B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2C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三;圖3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一;圖4B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二 ; 圖5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的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其包括有紐扣I、墊襯結構及成衣2,所述紐扣I固定於所述成衣2的外側,所述墊襯結構固定於所述成衣2的內側、且所述墊襯結構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紐扣I的位置相對應。其中,為確保所述墊襯結構的抗拉效果,所述墊襯結構的直徑為0. 4-3. Ocm0通過在所述成衣2的內側固定墊襯結構,增強釘鈕處的抗拉力。其中,所述墊襯結構包括有第一墊襯層Al,所述第一墊襯層Al固定於所述成衣2的內側。如圖4A至圖5所示,所述墊襯結構還包括有第二墊襯層A2,所述第二墊襯層A2固定於所述第一墊襯層Al的外側,即所述成衣2的內側依次固定有第一墊襯層Al及所述第二墊襯層A2。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所述第一墊襯層Al為單面梭織粘樸,由於所述單面梭織粘樸的一面有膠,一面無膠,其有膠的一面可直接粘合於所述成衣2的內側,最後再通過將紐扣I固定於所述成衣2的外側。通過所述單面梭織粘樸,將對釘鈕處的點拉力轉化為整個單面梭織粘樸的面拉力,提高釘鈕處的承拉力。實施例二 如圖2A至圖2C所示,所述第一墊襯層Al包括有單面梭織粘樸21和面料22。所述單面梭織粘樸21有膠的一面可與所述面料22粘合,最後將所述紐扣I、所述單面梭織粘樸21及面料22的粘合層固定(如圖2A、圖2B所示);或所述單面梭織粘樸21有膠的一面可粘合於所述成衣2的內側,最後再將所述紐扣I、所述單面梭織粘樸21及面料22的粘合層固定(如圖2C所示)。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墊襯層Al包括有雙面梭織粘樸31及面料32,由於所述雙面梭織粘樸31的兩面均具有膠,其可一面所述成衣2粘合,另一面與所述面料32粘合,最後直接將所述紐扣I固定於所述成衣2的外側的對應位置。實施例四如圖4A及圖4B所示,所述墊襯結構還包括有第一墊襯層Al及所述第二墊襯層A2。其中,所述第一墊襯層Al為單面梭織粘樸41,所述第二墊襯層A2包括有單面梭織粘樸42及面料43,所述單面梭織粘樸41粘合於所述成衣2的內側,所述單面梭織粘樸42與所述面料43粘合後與所述紐扣I、所述成衣2及所述單面梭織粘樸41固定。實施例五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墊襯層Al為雙面梭織粘樸51與面料52粘合形成,所述第二墊襯層A2為面料53;實際上,所述第一墊襯層Al還可採用單面梭織粘樸與面料粘合形成。在實施例一至實施例五中,所述單面梭織粘樸21、41、42或所述雙面梭織粘樸31、51的重量滿足20-250g/sq. m,從而確保所述墊襯結構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所述面料22、32、43、52、53可選用與所述成衣2相同的面料、或選用不易散邊的無紡布。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在不 違反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替換與改進,均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釘鈕結構,其包括有紐扣及成衣,所述紐扣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外側,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有墊襯結構,所述墊襯結構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且所述墊襯結構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紐扣的位置相對應。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襯結構包括有第一墊襯層,所述第一墊襯層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墊襯層為單面梭織粘樸,所述單面梭織粘樸粘合於所述成衣的內側。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墊襯層包括有單面梭織粘樸和面料,所述單面梭織粘樸和所述面料粘合後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墊襯層包括有雙面梭織粘樸及面料,所述雙面梭織粘樸和所述面料粘合後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襯結構還包括有第二墊襯層,所述第二墊襯層固定於所述第一墊襯層的外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墊襯層為單面梭織粘樸,或單面梭織粘樸與面料的粘合體。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墊襯層為面料。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墊襯結構的直徑為0.4-3. Ocm0
10.如權利要求3、4及7任一項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單面梭織粘樸的重量滿足 20_250g/sq. m。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釘鈕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面梭織粘樸的重量滿足20-250g/sq. 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釘鈕結構,其包括有紐扣、墊襯結構及成衣,所述紐扣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外側,所述墊襯結構固定於所述成衣的內側、且所述墊襯結構的固定位置與所述紐扣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墊襯結構為單面梭織粘樸,或單面梭織粘樸、雙面梭織粘樸與面料的任意組合,增強了釘鈕處的抗拉力。本實用新型釘鈕結構,提高釘鈕處的抗拉力,延長成衣的壽命,且成本低廉,易於實現。
文檔編號A44B1/08GK202456770SQ20122008346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7日
發明者劉慧榮, 夏天宇, 時薇 申請人: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