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滑套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0:23:41 3
專利名稱:循環滑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奧陶系中質油漏失井中用於替漿作業的常規完井管柱井下配套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滑套。
背景技術:
塔河油田奧陶系一間房組和鷹山組同屬縫洞型碳酸鹽巖油氣藏,鑽井時放空漏失機率較高,在泥漿中組下的完井管柱採用「循環滑套+封隔器+盲堵」組合,待封隔器坐、驗封合格、穿換井口後,由於封隔器之上為高比重泥漿,固相成分含量較高,易沉澱在封隔器膠筒之上,導致修井期間封隔器無法解封,因此,需要將油套環空泥漿替換成無固相完井液,循環滑套用於為替漿、洗井作業提供過流通道。目前塔河油田廣泛使用的循環滑套,循 環孔以下尾套與外筒存在Imm間隙,尾套底端帶銷釘槽,尾套與外筒間隙和尾套底端銷釘槽均暴露在泥漿中,泥漿性能若不穩定,固相顆粒絮凝沉澱,極易在滑套夾層和銷釘槽內堆積,造成滑套無法正常關閉,油套連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消除泥漿固相顆粒沉澱,保障內筒順利下行的循環滑套。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循環滑套是由外筒和上接頭對接組成的空腔體,以及包套在外筒內的內筒和球座筒組成。外筒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兩側外壁為稜台形,並開有外螺紋。在外筒側壁處呈軸對稱分布有循環孔,上接頭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內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兩通孔外側均開有內螺紋,下部通孔與外筒上段旋接。在上接頭卡稜側設置內筒,內筒通過上銷釘固定。在內筒內套有球座筒,兩者在下部通過下銷釘固定。由於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去掉循環孔以下尾套部分,從結構上消除了泥漿固相顆粒沉澱在滑套夾層的可能性。滑套銷釘從循環孔下部移至上部,消除了泥砂沉澱在銷釘槽的可能性,避免了銷釘無法剪斷的問題。循環孔下部外筒內側削割45°倒角,起到牽引內筒下行的作用,避免了內筒無法正常下行的情況。為塔河油田奧陶系中質油漏失井常規完井管柱替漿作業提供合格的井下工具,保證施工作業一次成功率。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附圖和實施例給出圖1是循環滑套結構示意圖。圖例1、上接頭,2、上銷釘,3、內筒,4、球座筒,5、下銷釘,6、循環孔,7、倒角,8、夕卜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所示,循環滑套是由外筒8和上接頭I對接組成的空腔體,以及包套在外筒8內的內筒3和球座筒4組成。外筒8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兩側外壁為稜台形,並開有外螺紋。外筒8內腔是由上大下小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在外筒8側壁處呈軸對稱分布有循環孔6,循環孔6是由外側的圓柱形通孔,和內側的圓臺形通孔貫通組成,圓臺形通孔兩側倒角為45度。上接頭I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內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兩通孔外側均開有內螺紋,下部通孔與外筒8上段旋接。在上接頭I卡稜側設置內筒3,內筒3通過上銷釘2固定。在內筒3內套有球座筒4,兩者在下部通過下銷釘5固定。上接頭I內卡稜至外筒8內卡稜間形成滑道,內筒3位於所述滑道內。所述滑道中部對應的外筒8側壁上開有循環孔6。球座筒4上埠為喇叭口,內壁為鋼球密封面,其外壁處套有密封圈。在內筒3與外筒8,外筒8與上接頭I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組裝過程為將球座筒4裝入內筒3內,兩者通過下銷釘5固定,並一同裝入外筒8中,通過上銷釘2固定,最後將上接頭I與外筒8連接。將循環滑套用油管送到設計井深位置,當需要關閉循環滑套時,投入與之相配套鋼球,鋼球落入循環滑套的球座筒4中,隨後通過地面泵車將液體小排量的泵入油管上球座,當壓力達到剪釘值,上銷釘2剪斷,內筒3和球座筒4同時滑落,直至被外筒8內的卡稜擋住,此時即密封關閉了通道循環孔6。隨後繼續打壓,將球座筒4裝入在內筒3的下銷釘5剪斷,球座筒4和鋼球同時掉入井中,從而實現油套密封、關閉滑套的目的。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
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滑套,是由外筒和上接頭對接組成的空腔體,以及包套在外筒內的內筒和球座筒組成,其特徵在於外筒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兩側外壁為稜台形,並開有外螺紋, 外筒內腔是由上大下小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在外筒側壁處呈軸對稱分布有循環孔,循環孔是由外側的圓柱形通孔,和內側的圓臺形通孔貫通組成,圓臺形通孔兩側倒角為45度,上接頭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內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兩通孔外側均開有內螺紋,下部通孔與外筒上段旋接, 在上接頭卡稜側設置內筒,內筒通過上銷釘固定,在內筒內套有球座筒,兩者在下部通過下銷釘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滑套,其特徵在於上接頭內卡稜至外筒內卡稜間形成滑道,內筒位於所述滑道內,所述滑道中部對應的外筒側壁上開有循環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滑套,其特徵在於球座筒上埠為喇叭口,內壁為鋼球密封面,其外壁處套有密封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滑套,其特徵在於在內筒與外筒,外筒與上接頭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滑套,是由外筒和上接頭對接組成的空腔體,以及包套在外筒內的內筒和球座筒組成。外筒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兩側外壁為稜台形,並開有外螺紋。在外筒側壁處呈軸對稱分布有循環孔,上接頭為兩端敞口的空腔體,其內腔是由上小下大的兩段貫通的通孔組成,兩通孔貫通處形成卡稜,兩通孔外側均開有內螺紋,下部通孔與外筒上段旋接。在上接頭卡稜側設置內筒,內筒通過上銷釘固定。在內筒內套有球座筒。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去掉循環孔以下尾套部分,消除了泥漿固相顆粒沉澱在滑套夾層的可能性。滑套銷釘從循環孔下部移至上部,消除了泥砂沉澱在銷釘槽的可能性。循環孔下部外筒內側削割倒角,避免了內筒無法正常下行的情況。
文檔編號E21B21/10GK202832322SQ20122052310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4日
發明者崔龍兵, 翟科軍, 賈書傑, 劉練, 王鵬輝, 夏福良, 翬明, 謝進, 李樹銀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