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2:21:11 3
專利名稱: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蒸發器強化傳熱技術,尤其是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
背景技術:
蒸發器是製冷系統中的重要部件,提高蒸發器 傳熱係數對提高製冷系統性能、降低製冷設備體積和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小型製冷設備中,一般在蒸發器換熱管內通製冷劑,蒸發器換熱管外為加熱介質,製冷劑在蒸發器換熱管內進行沸騰換熱;在換熱過程中,製冷劑幹度從蒸發器換熱管入口處的0逐步變為蒸發器換熱管出口處的1,在此過程中,換熱係數也在隨幹度變化而變化,其中存在一個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一般為0. 2-0. 6,如能使製冷劑在蒸發器換熱管內的大部分換熱過程處於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內,將有助於提高蒸發器換熱管內整體換熱係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可以使蒸發器換熱管內的製冷劑在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內進行換熱,從整體上提高蒸發器換熱管內的換熱係數。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其是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連接管;
換熱器;和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二路以上的分流管,所述每路分流管的一端分別與分流器連通,每路分流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蒸發器換熱管的不同部位連通,從而使製冷劑液體分段進入蒸發器換熱管內。所述分流器包括二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及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與蒸發器換熱管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與蒸發器換熱管連通,第二分流管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的入口距離為蒸發器換熱管總長度的0. 3-0. 6倍範圍內。所述分流器包括三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及第三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與蒸發器換熱管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與蒸發器換熱管連通,第二分流管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的入口距離為換熱管總長度的0. 3-0. 5倍範圍內;所述第三分流管與蒸發器換熱管連通,第三分流管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的入口距離為換熱管總長度的0. 5-0. 7倍範圍內。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I)可以使大部分製冷劑在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內進行換熱,從整體上提高蒸發器換熱管內的換熱係數。2)在換熱過程中加入製冷劑液體,加強了蒸發器換熱管內製冷劑的擾動,可有效提聞換熱係數。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1、2中示出,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及「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如圖I、2所示,其是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包括連接管I、換熱器3及分流器2,所述分流器2包括二路以上的分流管,所述每路分流管的一端分別與分流器2連通,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蒸發器換熱管3的不同部位連通,從而使製冷劑液體分段進入蒸發器換熱管3內,這樣後面的進入的冷劑液體與前面的進入的冷劑液體混合,使製冷劑幹度下降,重新回到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進行換熱,隨著換熱的不斷進行,製冷劑幹度不斷上升,在蒸發器出口最終全部成為製冷劑幹飽和蒸汽,流出蒸發器。如圖I所示,在實施例一中,所述分流器2包括二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21及第二分流管22 ;所述第一分流管21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連通,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蒸發器換熱管3總長度的0. 3-0. 6倍範圍內。工作時,由製冷系統節流裝置來的製冷劑液體經連接管I到分流器2,經分流器2分成兩路,一路經第一分流管21進入蒸發器換熱管3內進行沸騰換熱,由於進入蒸發器換熱管3的製冷劑量相對較少,通過較短的管程,製冷劑便達到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隨著換熱的進行,製冷劑幹度繼續上升,並開始偏離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此時,另一路製冷劑液體經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內的製冷劑混合,使混合後的製冷劑幹度下降,重新回到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進行換熱,隨著換熱的不斷進行,製冷劑幹度不斷上升,在蒸發器出口最終全部成為製冷劑幹飽和蒸汽,流出蒸發器。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二中,所述分流器2包括三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21、第二分流管22及第三分流管23 ;所述第一分流管21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連通,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換熱管總長度的0. 3-0. 5倍範圍內;所述第三分流管23與蒸發器換熱管3連通,第三分流管23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蒸發器換熱管3總長度的0.5 -0.7倍範圍內。其工作原理同上不再重述。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及變形,本發明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連接管⑴; 換熱器(3);和分流器(2),所述分流器(2)包括二路以上的分流管,所述每路分流管的一端分別與分流器(2)連通,每路分流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蒸發器換熱管(3)的不同部位連通,從而使製冷劑液體分段進入蒸發器換熱管(3)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器(2)包括二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21)及第二分流管(22);所述第一分流管(21)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連通,第二分流管(22)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蒸發器換熱管(3)總長度的O. 3-0. 6倍範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器(2)包括三 路分流管即第一分流管(21)、第二分流管(22)及第三分流管(23);所述第一分流管(21)與蒸發器換熱管(3)的端部連通;所述第二分流管(22)與蒸發器換熱管(3)連通,第二分流管(22)的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換熱管總長度的O. 3-0. 5倍範圍內;所述第三分流管(23 )與蒸發器換熱管(3 )連通,第三分流管(23 )連通部位離蒸發器換熱管(3)的入口距離為換熱管總長度的O. 5-0. 7倍範圍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幹度強化傳熱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管、換熱器及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二路以上的分流管,所述每路分流管的一端分別與分流器連通,每路分流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蒸發器換熱管的不同部位連通,從而使製冷劑液體分段進入蒸發器換熱管內。其優點為可以使大部分製冷劑在換熱最佳的幹度範圍內進行換熱,從整體上提高蒸發器換熱管內的換熱係數。在換熱過程中加入製冷劑液體,加強了蒸發器換熱管內製冷劑的擾動,可有效提高換熱係數。
文檔編號F25B39/02GK102954629SQ20121045245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徐言生, 吳治將, 殷少有, 鄒時智, 鄭兆志, 餘華明 申請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