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好看的十部電影(去年好看的十部電影)
2023-06-09 02:17:57 2
1、《南山的部長們》;喜歡導演的視聽手法。最喜歡的一句臺詞是「一萬個讀者讀完也只有一個讀後感,就是所有人都同歸於盡吧。世界不會改變,只是換個名頭。」 結局完美呼應。李秉憲的表演不用說了,結尾看第二遍時和第一遍感受到他的情緒不一樣,殺人後的餘震,用力想運籌帷幄一下,理想破滅被拋棄的悲憤,感慨老友說得真對於是更加愧疚,認命吧毀滅吧,層次真的強。
2、《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這是去年衝奧斯卡最好的電影。和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一樣,穩紮穩打的劇本。這就是我喜歡的會在五分鐘內為觀眾理清所有人物和故事線的電影。從來不打人的人在法庭上打了法警,一直想給法官留個好映象的人最後放棄證詞,選擇回到整個審判最根本的問題上,大聲念出那些被迫參軍死在越南的美國軍人的名字。熱血又感人。
3、《曼克》;算是芬奇的穩定水準,即便無甚大驚喜,卻還是讓我買帳。信息爆炸是一定的,但還是被一種所謂的年代氣質迷住,視聽感官在復古與現代間跳躍卻依舊流暢,同樣剪輯亦為精準。Mayer從辦公室走向會場的戲,呈現資本家的面目,這一組鏡頭下來就是導演功力的完全彰顯;生日會內景的快速剪輯,這般群像刻畫不可謂不微妙,外景兩人對話,柔和之中瞥見風輕雲淡;聖西米恩餐廳裡曼克酒醉後癲與痴的揮灑,錯亂時空下的蒙太奇在交錯,固然嗅得到深深的諷刺也聞得到絲絲的哀愁。曼克,於悲傷的故事裡透著一點微弱曙光。
4、《一秒鐘》;一望無際的沙漠,借膠片電影放映呈現了一位平凡又偉大的父親。一秒鐘很短,可以放大循環。國師回歸質樸的故事,一如回到了剛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的時期。片中很多臺詞很有意思,看電影是讓你們學壞的嗎?想要看電影,就得口徑一致,就是楊河的錯。
5、《溫蒂妮》;與前任的決絕過於含糊,後任則是完全被擺布的聽從。現任永遠處於缺失狀態。東西的分合恍然如夢,旖旎的情深一片都化作了石柱上的鐫刻,悠然靜臥在名為柏林的沼澤地裡。傳說與現實產生了微妙共振。以前水形物語為參照,顯然要高出一頭。
6、《酒精計劃》;三天不喝酒的我本人。 看著這部電影還是特別有意思,把科學理論實踐到日常裡頭。 事實是酒精真的使人快樂,但過量攝入那必然反噬,毫不留情。 倒也很想試試大早上喝酒會是什麼感覺啊。有機會得試一試。 劇本有意思,夠新穎。四個老小子,曾經也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哈。 麥叔依舊充滿魅力,結尾一段舞跳的屬實不錯。
7、《劇場》;表面上看是個渣男和純情女友的故事,其實是兩個人在無邊無際的空虛中互相扶持。只不過在感情中陷得太深和健康一點關係都沒有,好像就是要把人吞噬一樣。日本這種題材的電影讓我覺得他們和我們面對的問題很相似,只不過我們選擇逃避:生活缺乏重大命題,自卑到覺得自己配不上美好,怒氣總是指向錯誤的地方。年輕人希望生活就像劇場一樣可以隨意掌控,為此不需要付出努力,但現實哪有那麼多的幸運和反轉,它往往蒼白得令人倍感無力。
8、《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影片最讓我心疼的一場戲,是安東尼在養老院像個孩子一樣找媽媽,這一幕並未讓我想到日漸年邁的父親,而是快5歲的兒子。 我曾想,如果未來他問我有關婚姻或者孩子的問題,我會跟他說,別著急,即使沒有也沒關係,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別人而活。 可等他老了,還獨身一人的話,誰來照顧他呢? 這才是婚姻、後代存在的意義吧。
9、《心靈奇旅》;創意可愛,音樂好聽。兩個細節覺得很動人,一個是Joe的眼鏡像觀眾佩戴的3d眼鏡,一個是結尾給了Joe也是給觀眾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但我覺得影片只能短暫地治癒普通人:因為沒有目標也能很好生活只存在於電影中;因為已經絕望的人不會因為影片歌頌了這些動人細節而重新感知到人生的美好。
10、《電話》;一棟房子和一個電話引起的奇妙連接。而一個貪心引發的連鎖後果。女魔頭保留著各種記憶而女主只能順著來就很不靠譜。雖然中間想要設計弄死女魔頭但一看電影時常也就知道必定失敗。還不夠完美。本以為HE了,偏要再來一個鏡頭讓女魔頭崛起。這不是很坑。而且如果她一直掌握著電話那又和前面的爭鬥有出入。當然也可以進房間後再始終拿著電話直至墜樓。但整體來說劇情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扯,勝在氣氛製造的還OK吧。
去年好看的十部電影,你錯過幾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