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粉碎取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4:31:41 2
專利名稱:腦血栓粉碎取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腦血栓介入治療的腦血栓粉碎 取出器。
背景技術:
腦血栓(中風)是一種嚴重致死或致殘性疾病。它發病原因有多種,主要是高血 壓、高膽固醇等。由於現代社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致飲食失控,運動減少。故高血壓、高 膽固醇引起心腦血管病變發病率大大增加。以中國為例,中風病例已達到每12秒一個,一 年有近300萬。其中75%-80%都是由腦血管栓塞所致。中風病人發病後40%在一星期 左右死亡,60%中大部產生不同程度的殘廢后遺症。輕的仍可照顧自己,重的則不能自由行 動,要有別人照顧,嚴重增加家庭成員的人力、物質負擔。對於腦血栓(中風),人們長期以來都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是對症狀進行控制, 減少對腦部永久損傷,但效果往往欠佳。後來,人們發現一些性能優良的溶血藥物。但這些 藥物也有很大局限性,首先,該溶血藥物必須在發病後的3小時內使用。而很多病人中風常 發生在晚上睡覺時,當醒來發覺時,已經超過3小時了 ;即使能及時發現,若病人發病地離 醫院很遠,則在病人去醫院的路上時間也可能已經超過3個小時。其次,該藥物對於栓塞發 生在小血管裡的小血塊,其溶血效果較好,但對於栓塞發生在較大血管裡,且血塊較大時, 則溶血效果就會較差,而達不到治療的目的。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許多新的治療方法不斷出現,最為突出的是介入治 療,即是採用電視監視器高科技設備,通過在人體某一部位開一個小洞,然後用一根導管深 入病人體內血管,進行修補、擴充、疏通工作的微創腔內手術治療。目前,在腦血栓治療中, 用於介入治療的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球囊導管4、中管3、微導管2、彈簧針1及細 絲10、導入裝置8、固定器9、三通管接頭6和中管接頭7構成,球囊導管4的後端與三通管 接頭6連接;中管3穿設於球囊導管4內,其後端突伸出球囊導管4並與中管接頭7連接; 微導管2穿設於中管3內,其後端與彈簧針1及細絲10的導入裝置8相連;彈簧針1的前 端在手術使用時突伸出微導管2的前端,彈簧針1的後端與細絲10相連,細絲10穿設於微 導管2內,其後端經固定器9固定。其中,球囊導管4用於在取出血栓時切斷血流及固定整 個系統,而三通管接頭6則用於手術中給設於球囊導管4上的氣球囊5充氣;微導管2用於 引飛彈簧針1至血栓處,並穿過血栓到達血栓遠端;彈簧針1是由很細的記憶金屬絲構成, 該彈簧針1在微導管2中時是直的,而當微導管2在X光透視引導下穿過血栓至血栓遠端 後,將彈簧針1釋放出,則直的記憶金屬絲就還原成原來的錐形螺旋圈形狀;導入裝置8用 於將彈簧針1及細絲10導入到微導管2中,而固定器9是用於將彈簧針1及細絲10在適 當的長度給予固定,以便於在手術中使用。手術使用時,先將球囊導管插入至股動脈,用一根細導絲引導微導管進入血管內, 到達血管內血栓處,並穿過血栓到達血栓遠端;此時將細導絲取出,再通過導入裝置將彈簧 針和細絲導入微導管中,且彈簧針也穿過血栓到達血栓遠端,此時將微導管稍往後拉,將彈
3簧針釋放出,則彈簧針還原成錐形螺旋圈形狀,然後慢慢的將螺旋狀彈簧針往回拉,則血栓 因被螺旋狀彈簧針及尼龍細絲圈住而跟著螺旋狀彈簧針一起往回退出,當彈簧針將血栓拉 至球囊導管處時,再將其吸出。上述現有血栓取出裝置在國外腦血栓治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它在適用 應性仍有一些不足上述血栓取出裝置是想通過螺旋狀彈簧針圈住血栓(即血塊),將血栓 原封不動往回拉,這往往是不容易做到的,血栓容易滑脫,拉碎以至殘留,特別對於較小的 血管,其取出效果就更不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腦血栓粉碎取出器,以溶血栓、破碎加吸引的原理將 腦部血塊分解並吸除,解決現有腦血栓取出器取出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包括吸 引導管、四通管接頭、粉碎導絲、操作柄以及負壓吸引器,吸引導管的尾部與四通管接頭的 第一埠連接;所述粉碎導絲由導絲和粉碎頭組成,所述粉碎頭為一塊狀體,所述導絲沿粉 碎頭的中心穿設,並且粉碎頭固定於導絲上近頭部的位置;所述粉碎導絲穿於吸引導管中, 其尾端從四通管接頭的第二埠通出連接操作柄;所述四通管接頭的第三埠與負壓吸引 器連接,而其第四埠用於溶血藥的滴注。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粉碎頭前沿距導絲頭部15 30mm。2、上述方案中,所述粉碎頭為一迴轉體,導絲沿其中心軸線穿設。粉碎頭尺寸可 為軸向長度為2 5mm,最大徑向截面的直徑為1 2. 5mm。具體形狀可為圓錐形,以其 小頭端朝前設置;或者,水滴形,以其小頭端朝前設置;或者紡錘形。一般可採用醫用塑料 製作。3、上述方案中,所述負壓吸引器由真空泵和負壓瓶連接組成,能產生負壓-20 1OOmmHg。4、上述方案中,所述吸引導管由醫用塑料製作,另在管壁中用尼龍或金屬絲加強, 以增加管壁的彈性及硬度,保證在吸引時導管不會閉掉。5、上述方案中,所述吸引導管的內徑為1. 5 3mm。6、上述方案中,所述粉碎頭最大徑向截面的直徑應小於吸引導管的內徑。7、上述方案中,所述溶血藥的滴注,一般採用溶血藥TPa。本實用新型設計及工作原理是本實用新型在普通導絲上加上粉碎頭構成粉碎 導絲,該粉碎導絲除了引導吸引導管到達血栓處的作用外,還特別具有粉碎血塊的作用,並 且,再配上吸引導管的吸引作用。即本實用新型以溶血栓、破碎加吸引的原理將腦部血塊分 解並吸除。手術使用時,先將粉碎導絲插入股動脈,慢慢地一直插到大腦的血管阻塞處,使 粉碎頭接近血栓,然後再將吸引導管沿粉碎導絲進入,使其管口也接近於血栓;接著,在四 通管接頭的第四埠處緩緩的滴溶血藥TPa,滴注若干時間後,停止滴注;再啟動負壓吸引 器,同時將粉碎導絲慢慢地來回抽動使粉碎頭在血栓中來回移動而將血栓逐步打碎,在吸 引導管的吸引作用下,破碎的血栓由吸引導管一一吸出,然後關閉負壓吸引器,將吸引導管和粉碎導絲整體退出血管,完成整個手術。當粉碎導絲插入血管有困難時,也可先用一根一 般的引導絲引導吸引導管到位後,再將一般引導絲拔出插入粉碎導絲。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以溶血栓、破碎血栓再加吸引的原理將腦部血塊分解、破碎並吸除,與 現有技術相比,能將血栓更加徹底地取出,少殘留,操作也更方便。本實用新型對於較小的 血管,如M2血管也適用,基本對於不同口徑大小的血管效果都不錯。
附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彈簧針;2、微導管;3、中管;4、球囊導管;5、氣球囊;6、三通管接 頭;7、中管接頭;8、導入裝置;9、固定器;10、細絲;11、吸引導管;12、四通管接頭;13、粉碎 導絲;14、操作柄;15、負壓吸引器;16、粉碎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2所示一種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包括吸引導管11、四通管接頭12、粉碎導絲13、操作柄14 以及負壓吸引器15,吸引導管11的尾部與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一埠連接;所述粉碎導絲 13由導絲和粉碎頭16組成,所述粉碎頭16為一塊狀體,所述導絲沿粉碎頭16的中心穿設, 並且粉碎頭16固定於導絲上近頭部的位置;所述粉碎導絲13穿於吸引導管11中,其尾端 從四通管接頭12的第二埠通出連接操作柄14 ;所述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三埠與負壓吸 引器15連接,而其第四埠用於溶血液TPa的滴注。所述粉碎頭16前沿較佳是距導絲頭部15 30mm。粉碎頭16較佳為一迴轉體,導 絲沿其中心軸線穿設,如圓錐形、水滴形或紡錘形等,如圖2,粉碎頭為水滴形,它以小頭端 朝前(即朝嚮導絲的頭部)。粉碎頭16軸向長度為2 5mm,最大徑向截面的直徑為1 2.5mm。所述吸引導管11的內徑為1. 5 4mm。一般來說,粉碎頭16的最大徑向截面的直 徑應小於吸引導管11的內徑,使其可以從吸引導管11內通過。所述負壓吸引器15由真空 泵和負壓瓶連接組成,能產生負壓-20 lOOmmHg。我們在這個應用中用的是-50-60mmHg 負壓。本實施例能以溶血、破碎加吸引的原理將腦部血塊分解並吸除,與現有技術相比, 能將血栓更加徹底地取出,少殘留,操作也更方便。本實施例對於較小的血管,如M2血管也 適用,基本對於不同口徑大小的血管效果都不錯。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 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 內。
權利要求一種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吸引導管(11)、四通管接頭(12)、粉碎導絲(13)、操作柄(14)以及負壓吸引器(15),吸引導管(11)的尾部與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一埠連接;所述粉碎導絲(13)由導絲和粉碎頭(16)組成,所述粉碎頭(16)為一塊狀體,所述導絲沿粉碎頭(16)的中心穿設,並且粉碎頭(16)固定於導絲上近頭部的位置;所述粉碎導絲(13)穿於吸引導管(11)中,其尾端從四通管接頭(12)的第二埠通出連接操作柄(14);所述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三埠與負壓吸引器(15)連接,而其第四埠用於溶血藥的滴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前沿距導絲 頭部15 3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為一迴轉 體,導絲沿其中心軸線穿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軸向長度為 2 5mm,最大徑向截面的直徑為1 2. 5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為圓錐形, 以其小頭端朝前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為水滴形, 以其小頭端朝前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粉碎頭(16)為紡錘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負壓吸引器(15)由真空 泵和負壓瓶連接組成,能產生負壓-20-100mmHg。
專利摘要一種腦血栓粉碎取出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吸引導管(11)、四通管接頭(12)、粉碎導絲(13)、操作柄(14)以及負壓吸引器(15),吸引導管(11)的尾部與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一埠連接;粉碎導絲(13)由導絲和粉碎頭(16)組成,粉碎頭(16)為一塊狀體,導絲沿粉碎頭(16)的中心穿設,並且粉碎頭(16)固定於導絲上近頭部的位置;粉碎導絲(13)穿於吸引導管(11)中,其尾端從四通管接頭(12)的第二埠通出連接操作柄(14);所述四通管接頭(12)的第三埠與負壓吸引器(15)連接,而第四埠用於溶血藥滴注。本實用新型以溶血栓、破碎血栓再加吸引的原理將腦部血塊分解,能將血栓更加徹底地取出,少殘留,操作也更方便。
文檔編號A61B17/22GK201759629SQ201020503530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5日
發明者李雅谷 申請人:蘇州安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