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7:21:11 2
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包括密封箱、控制箱和加熱系統,密封箱位於門二邊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上下方向的軌道,軌道上裝有底板,底板與密封箱內壁配合部分通過密封橡膠活動密封,底板通過齒輪條被設置在密封箱外部的電機帶動,密封箱上面設有單向出氣閥、單向進氣閥和電火花發生裝置,進氣閥通過管道與特殊氣氛箱連接。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結構合理,通過加熱爐內設密封上下移動的底板,將工件放置到底板上,底板向上移動通過單向出氣閥排除空氣,在用電火花發生裝置點火消耗剩餘空間內的氧氣,在將底板向下移動通過單向進氣閥吸入特殊氣體作為氣氛保護氣,工作原理簡單實用,維護簡單,工作效率高,使用範圍廣。
【專利說明】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熱處理加熱爐【技術領域】,具體屬於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用於冶金板帶連退生產線,以及熱鍍鋅生產線中的蓄熱式無氧化加熱爐,都是在爐體兩側設置至少一對蓄熱式燒嘴,在蓄熱燒嘴的前端設置公用的預混室,在預混室外側設置有二次助燃空氣管道,通過控制一側的空氣流量,使這一側的燃料不完全燃燒,在爐體內形成還原性氣體,飄向爐體另一側,通過該側的二次助燃空氣管道輸入空氣,在這一側使燃料完全燃燒,燃燒煙氣通過這一側的蓄熱槽後排出,而後換向,在另一側重複此過程,形成爐體內的無氧化加熱,如CN1240985C,就公開了這樣一種無氧化加熱爐,而想要實現爐體內真正的無氧化加熱,準確的控制空氣與燃氣的當量配比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出現了專利CN201538799U,在各個空氣管道和燃氣管道處加入了流量計與調節閥,實現空燃比的準確控制,但是由於爐體一側所有蓄熱式燒嘴共用同一預混室,使預混室空間較大,因此空氣與燃氣通過各個相應的管道在共用的預混室混合時,造成其空氣與燃氣混合比例不精準的問題,難以實現真正的無氧化還原氣氛。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結構合理,通過加熱爐內設密封上下移動的底板,將工件放置到底板上,底板向上移動通過單向出氣閥排除空氣,在用電火花發生裝置點火消耗剩餘空間內的氧氣,在將底板向下移動通過單向進氣閥吸入特殊氣體作為氣氛保護氣,工作原理簡單實用,維護簡單,工作效率高,使用範圍廣。
[0004]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包括密封箱、控制箱和加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箱位於門二邊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上下方向的軌道,軌道上裝有底板,所述的底板與密封箱內壁配合部分通過密封橡膠活動密封,所述的底板通過齒輪條被設置在密封箱外部的電機帶動,所述的密封箱上面設有單向出氣閥、單向進氣閥和電火花發生裝置,所述的進氣閥通過管道與特殊氣氛箱連接。
[0006]所述的密封箱內部設有四根底板導向杆。
[0007]所述的門上設有旋轉閘。
[0008]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發明通過加熱爐內設密封上下移動的底板,將工件放置到底板上,底板向上移動通過單向出氣閥排除空氣,在用電火花發生裝置點火消耗剩餘空間內的氧氣,在將底板向下移動通過單向進氣閥吸入特殊氣體作為氣氛保護氣,工作原理簡單實用,維護簡單,工作效率高,使用範圍廣。【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見附圖,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包括密封箱1、控制箱4和加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箱I位於門11 二邊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上下方向的軌道9,軌道9上裝有底板7,所述的底板7與密封箱I內壁配合部分通過密封橡膠活動密封,所述的底板7通過齒輪條被設置在密封箱外部的電機10帶動,所述的密封箱I上面設有單向出氣閥3、單向進氣閥5和電火花發生裝置2,所述的進氣閥5通過管道與特殊氣氛箱6連接;所述的密封箱I內部設有四根底板導向杆8 ;所述的門11上設有旋轉閘12。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包括密封箱、控制箱和加熱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箱位於門二邊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上下方向的軌道,軌道上裝有底板,所述的底板與密封箱內壁配合部分通過密封橡膠活動密封,所述的底板通過齒輪條被設置在密封箱外部的電機帶動,所述的密封箱上面設有單向出氣閥、單向進氣閥和電火花發生裝置,所述的進氣閥通過管道與特殊氣氛箱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箱內部設有四根底板導向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氣氛加熱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門上設有旋轉閘。
【文檔編號】F27B5/04GK103954123SQ201410200508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鄭小平 申請人:安徽千禧精密軸承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