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3:11:4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實驗工具,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
背景技術:
生物實驗中通常用手來旋轉瓶子上放置的蓋子,但是用手會給瓶子中的液體帶來一定的細菌,影響瓶子中液體的正常使用,所以設計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雙手握住使用即可打開或者閉合夾子本體,十分方便,並且裝置適用於大小不同的蓋子的打開,而且可以夾一些物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實驗工具,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包括下握手、上握手、錐杆、彈簧Ⅰ、通孔、彈簧Ⅱ、調節杆、轉軸、夾子本體、螺紋杆、旋鈕、圓板、固定墊、限位杆、防滑螺紋和固定頭,雙手握住使用即可打開或者閉合夾子本體,十分方便,並且裝置適用於大小不同的蓋子的打開,而且可以夾一些物品。
下握手與上握手活動連接,通孔設置在下握手上,錐杆設置在上握手上,並且錐杆穿過通孔,彈簧Ⅰ的一端與上握手相連接,彈簧Ⅰ的另一端與下握手相連接;調節杆與夾子本體相連接,並且通過轉軸與下握手活動連接,錐杆與調節杆相接觸,彈簧Ⅱ的一端與下握手相連接,彈簧Ⅱ的另一端與調節杆相連接;螺紋杆與夾子本體螺紋連接,並且螺紋杆的一端與旋鈕相連接,螺紋杆的另一端與圓板相連接,圓板活動設置在固定墊中,防滑螺紋設置在固定墊上,限位杆設置在固定墊上,並且限位杆與夾子本體活動連接,固定頭設置在夾子本體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所述的錐杆的錐度為60º-70º。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所述的彈簧Ⅰ有兩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所述的螺紋杆、旋鈕、圓板與固定墊共中心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所述的旋鈕上設置有防滑螺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所述的每個固定墊上設置有兩個限位杆。
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雙手握住使用即可打開或者閉合夾子本體,十分方便,並且裝置適用於大小不同的蓋子的打開,而且可以夾一些物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的下握手1與上握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下握手1;上握手2;錐杆3;彈簧Ⅰ4;通孔5;彈簧Ⅱ6;調節杆7;轉軸8;夾子本體9;螺紋杆10;旋鈕11;圓板12;固定墊13;限位杆14;防滑螺紋15;固定頭16。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實驗工具,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生物實驗用夾子,包括下握手1、上握手2、錐杆3、彈簧Ⅰ4、通孔5、彈簧Ⅱ6、調節杆7、轉軸8、夾子本體9、螺紋杆10、旋鈕11、圓板12、固定墊13、限位杆14、防滑螺紋15和固定頭16,雙手握住使用即可打開或者閉合夾子本體,十分方便,並且裝置適用於大小不同的蓋子的打開,而且可以夾一些物品。
下握手1與上握手2活動連接,通孔5設置在下握手1上,錐杆3設置在上握手2上,並且錐杆3穿過通孔5,彈簧Ⅰ4的一端與上握手2相連接,彈簧Ⅰ4的另一端與下握手1相連接,調節杆7與夾子本體9相連接,並且通過轉軸8與下握手1活動連接,錐杆3與調節杆7相接觸,彈簧Ⅱ6的一端與下握手1相連接,彈簧Ⅱ6的另一端與調節杆7相連接;螺紋杆10與夾子本體9螺紋連接,並且螺紋杆10的一端與旋鈕11相連接,螺紋杆10的另一端與圓板12相連接,圓板12活動設置在固定墊13中,防滑螺紋15設置在固定墊13上,限位杆14設置在固定墊13上,並且限位杆14與夾子本體9活動連接,固定頭16設置在夾子本體9上。
手握住下握手1與上握手2,用力按壓,使得下握手1與上握手2的相對角度便小,錐杆3在通孔5中運動,錐杆3一直與調節杆7接觸,當錐杆3向下運動時,給調節杆7一個力,使得調節杆7轉動,兩個夾子本體9向一起運動,從而閉合裝置,通過固定墊13與蓋子接觸,旋轉蓋子,將蓋子在瓶子上取下,十分方便,並且通過旋轉旋鈕11使得螺紋杆10在夾子本體9上的位置可以調節,由於限位杆14的設置使得固定墊13隻能相對於夾子本體9移動,從而調節了兩個固定墊13閉合時的位置,從而適用於大小不同的蓋子的拿取,使得使用者無需用手即可擰下蓋子,不會對瓶子內部產生細菌,不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裝置也可以通過固定頭16來夾一些實驗用到的物品。
使用完成後,鬆開手,在彈簧Ⅰ4的作用下,下握手1與上握手2之間的相對角度變大,錐杆3向上運動,也因此在彈簧Ⅱ6的作用下,調節杆7轉動,使得夾子本體9跟著轉動,從而裝置張開,方便下一次閉合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二: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錐杆3的錐度為60º-70º,使得錐杆3向下移動很小的距離即可實現調節杆7角度很大的調節。
具體實施方式三: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彈簧Ⅰ4有兩個。
具體實施方式四: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螺紋杆10、旋鈕11、圓板12與固定墊13共中心線。
具體實施方式五: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旋鈕11上設置有防滑螺紋,防滑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六:
下面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每個固定墊13上設置有兩個限位杆14。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