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3:38:01 2
專利名稱:消毒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當前,在醫療衛生部門,醫、護人員經常要用消毒液洗手消毒,現在已經有了一些不同種類的高效消毒液,用量很少就可以達到消毒標準,但相應價格也較高,容不得使用中的浪費,然而以往沒有用量控制裝置,只是從容器中以龍頭的形式放出,完全人為控制,易造成浪費。由於用量無法控制,費用高,而影響這些藥液的使用。
為了克服消毒洗手液使用中無予先定量裝置的缺欠,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予先定量裝置,其目的是實現消毒洗手液使用時根據實際需要予先定量。達到消毒徹底與節省藥液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構成有儲液箱,輸液管,集液管,換向閥幾大部分組成。
其中的儲液箱為標有刻度的透明容器,用以儲存較多的藥液。通過與之下部相連的輸液管,將藥液吸入儲存或送到裝置的各部位置。集液管為一透明容器,它是確定藥液用量部分,標有刻度,通過閥門和輸液管與儲液管和放液口相通,調節杆安裝在集液管內上部,杆下安裝有和集液管相配合的活塞。通過提起和壓下此杆,調整計液管的藥量。換向閥包括外殼體,和現有技術中普通閥的外殼體相類似。殼體內裝有轉動閥體,這個轉動閥體不像普通轉閥體那樣貫通一個直孔,而是一個拐成直角的通孔,該閥體有兩個位置,一個位置是直角通孔將儲液箱和集液管連通向集管內定量集液,另一個位置是將集液管和放液口連通放液洗手。活動閥體通過殼體外部的手柄(類似水龍頭的手柄)操縱。
以上即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得到了一種可以予先定量的消毒洗手的放液裝置,消除了因洗手液控制不準,而造成的消毒不夠或浪費藥液的現象。
附
圖1為該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系統示意圖。其中1為儲液箱,2為通向各部位的輸液管,3為集液管,4為調解杆,5為換向閥;附圖2為換向閥的結構示意圖。其中2為輸液管,6為閥門外殼體,7為轉動閥體,8為拐成直角的通孔,9為放液口。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為用耐酸、鹼的管路材料(玻璃或者不鏽鋼)連接輸液管路,可採用管路內徑10毫米左右的細管。三通和閥門可以採用適於醫療衛生用的現有產品,制一個容量3至5公升的半園柱形玻璃容器為儲液箱,箱的下部有放液口,上端加蓋,制一個容量300至500毫升的園柱形玻璃容器為集液管,管上可按10或20毫升的容積標有該度。調整杆及活塞也可用玻璃製成,整套活塞可參照以往的玻璃注射器的製法,關於換向閥外殼體和手柄都可按照現有的小型放液體龍頭生產技術製造,內部的轉動部分(球或錐形柱)外形也和現有技術相同,只需在該球(或錐形柱)7上鑽成一拐成直角的通孔,換向閥的大小,拐成直角通孔的大小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製備好上述主要部件後,按附
圖1的順序聯接好,此消毒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即告完成。
權利要求一種包括儲液箱1,輸液管2的消毒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有由集液管3,活動調節杆4及具有外殼體6,帶拐成直角通孔的轉動閥體7,放液口9,轉動閥體手柄的換向閥門5構成的藥液用量控制機構。
專利摘要一種消毒洗手液用量控制裝置,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它是將從儲液箱流出的藥液經拐成直角的換向閥的通孔,首先注入集液管中。集液管中由一個帶活塞的調整杆預定其容積,藥液充滿該容積後,需要洗手時,轉動換向閥使儲液箱和集液管通路封閉,而接通集液管和放液出口,進行洗手。待集液管中的藥液放盡,洗手完畢後,再旋迴換向閥,向集液管中重複集液。由此得到一種可以預先設定藥液用量的消毒洗手液控制裝置。從而達到消毒可靠和節省藥液的雙重效果。
文檔編號A61B19/00GK2143112SQ9223389
公開日1993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18日
發明者寇玉傑, 林治富, 董淑英, 陸靜華, 孫景方 申請人:寇玉傑, 林治富, 董淑英, 陸靜華, 孫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