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6:53:51 2
專利名稱: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林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的灌溉施肥技術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灌溉施肥技術在我國研究和應用的不斷增加,對這些技術的特點、優勢和適用條件的認識日益深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同時對這些技術在水肥高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出了一些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0003]底部鋪設管道田間開口噴灌或者滴灌的技術,雖然有其技術進步,但很多地區因為投資成本較高、灌溉不徹底等原因,依然採用地表鋪設水龍的方式灌溉。[0004]傳統的施肥方式,通過大型農機或人力畜力在田間播撒,但其施肥的均勻程度依然不足,而且需要在田間來回運動,施肥成為一件較為耗費體力的事。當前許多高效化肥可迅速在水中溶解,這為灌溉水肥機能夠為人們的農業生產服務提供了基礎。[0005]現代科技發展,農作物施肥的精度越來越高,定量均勻施肥問題為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關注。發明內容[0006]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灌溉的同時也完成了對農田的定量均勻施肥,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方便的移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0007]技術方案設計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包括投料腔、混合腔、出水口和驅動系統, 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腔上部懸掛投料腔,所述投料腔設置漏鬥狀進料口,所述漏鬥狀進料口設置量筒,量筒頂部和量筒底部分別連結腳踏板,所述量筒與腳踏板之間串接轉向滑輪, 所述投料腔設置為多層密網狀,所述投料腔的懸掛臂伸縮設置,其長度可以自由調節,所述混合腔設置出水口,其底部設置旋轉葉片,所述混合腔下部設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內部設置驅動系統和支撐腿,所述支承底座設置拉手,所述支撐腿設置車輪,所述混合腔設置進水管,其口徑對應於水龍口徑設置,混合腔底部設置放水閥。[0008]所述量筒設置刻度,操作者可以根據刻度控制施肥量。[0009]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適合量產,易於市場推廣。[0010]2、應用本實用新型化肥能夠迅速溶於水,灌溉的同時也完成了對農田的均勻施肥。[0011]3、所述投料腔為多層密網狀,可以對化肥過濾,微小顆粒隨水流溶化從密網流入混合腔,避免粉塵狀化肥成團堆積,避免化肥溶化不徹底。[0012]4、所述投料腔的進料口設置為漏鬥狀,方便投料進料。[0013]5、所述投料腔的懸掛臂伸縮設置,其長度可以自由調節,縮短懸掛臂,投料腔在混合腔內上升,脫離混合腔內水面,投料腔收到水龍內來水的衝力加大;加長懸掛臂,投料腔在混合腔內下降,部分或全部沒入混合腔內水面,投料腔的觸水面積加大。[0014]6混合腔內設置旋轉葉片,底下設置驅動系統,攪拌,混合腔內肥、水得到充分混合,即使有化肥不經投料腔,從混合腔開口直接落入混合腔,有旋轉葉片的攪拌混合,也可以使化肥得到充分的溶化。[0015]7所述混合腔設置進水管,其口徑對應於水龍口徑設置,混合腔底部設置放水閥, 防止水龍垂直上升或垂直下降產生較大勢能,過大的衝力會損壞投料腔。。[0016]8所述漏鬥狀進料口設置量筒,可以實現化肥的定量添加,操作者可以選擇站立腳踏也可以選擇坐姿腳踏,操作省力。[0017]9支撐腿安裝了車輪,可以實現移位。空機時,單人推著扶手就可以方便的實現移位;加水或者肥料以後,機身總重較大,可以一人扶住機身,一人在後推,一人拽住拉手,發力後實現移位;拉手上還可以拴上拉繩使用。[0018]10混合腔底部設置放水閥,灌溉結束後混合腔底部的存水,混合了大量的化肥,白白浪費非常可惜;可以通過放水閥,把肥水放出,用於灌溉農田,充分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量筒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支承座結構示意圖[0022]圖中I投料腔2混合腔3出水口 4漏鬥狀進料口 5懸掛臂6旋轉葉片 7驅動系統 8支撐腿 9進水管 10出水管11量筒12量筒頂部13量筒底部 14轉向滑輪 15上腳踏板 16下腳踏板 17車輪18拉手 19拉繩 20放水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所示,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包括投料腔1、混合腔2、出水口 3和驅動系統 7,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腔2上部懸掛投料腔I,所述投料腔I設置漏鬥狀進料口 4,所述漏鬥狀進料口 4設置量筒11,量筒頂部12和量筒底部13分別連結腳踏板,所述量筒11與腳踏板之間串接轉向滑輪14,所述投料腔I設置為多層密網狀,所述投料腔I的懸掛臂5伸縮設置,其長度可以自由調節,所述混合腔2設置出水口 3,其底部設置旋轉葉片6,所述混合腔2下部設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內部設置驅動系統7和支撐腿8,所述支承底座設置拉手18,所述支撐腿8設置車輪17,所述混合腔2設置進水管9,其口徑對應於水龍口徑設置,混合腔I底部設置放水閥20。圖中箭頭方向為水流方向。[0024]從水井中的來水,通過鋪設水龍接入農田,在水龍中間串接灌溉水肥機。針對不同的化肥,或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串接多臺水肥機。[0025]水龍通過進水管9進入混合腔2,化肥通過漏鬥狀進料口 4進入投料腔1,所述投料腔I密網狀設置,投料腔I浸沒於混合腔2水面以下,化肥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溶化,混合腔2內的旋轉葉片6持續工作,混合腔2內的水、肥受到強力攪拌,充分溶化的化肥隨水流從出水口 3進入出水段的水龍,流入農田。進水管9來水是帶有壓力的,不必擔心肥水回流。[0026]投料腔I從漏鬥狀進料口 4的頸部以下部分,整體設置為密網狀。[0027]所述混合腔2為圓桶形,高度為145cm,直徑為95cm。[0028]所述支撐腿8傾斜設置,垂直高度為14cm.。[0029]所述量筒11設置刻度,操作者可以根據刻度控制施肥量。所述刻度設置於量筒11 外表面。操作者踏住上腳踏板15,一次性將化肥投放入漏鬥狀進料口 4內,鬆開上腳踏板 15,量筒頂部12封閉,踏住下腳踏板16,量筒底部13打開,量筒11內量筒頂部12與量筒底部13之間的肥料,投入投料腔I。操作者,往復踩踏上腳踏板15和下腳踏板16,量筒11內的定量肥料,不斷投入投料腔I。[0030]所述支承底座設置拉手18,所述支撐腿8設置車輪17,簡單移位時,拉拽拉手18 就可以實現了。[0031]還可以車輪17設置於支承底座底部,這樣支撐腿8隻起到靜止時的定位支承作用,可以延長支撐腿8的使用壽命。[0032]所述拉手18上還可以拴系拉繩19。[0033] 灌溉結束後混合腔底部的存水,混合了大量的化肥,白白浪費非常可惜;可以通過放水閥20,把肥水放出用於灌溉農田,充分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包括投料腔、混合腔、出水口和驅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腔上部懸掛投料腔,所述投料腔設置漏鬥狀進料口,所述漏鬥狀進料口設置量筒,量筒頂部和量筒底部分別連結腳踏板,所述量筒與腳踏板之間串接轉向滑輪,所述投料腔設置為多層密網狀,所述投料腔的懸掛臂伸縮設置,其長度可以自由調節,所述混合腔設置出水口,其底部設置旋轉葉片,所述混合腔下部設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內部設置驅動系統和支撐腿,所述支承底座設置拉手,所述支撐腿設置車輪,所述混合腔設置進水管,其口徑對應於水龍口徑設置,混合腔底部設置放水閥。
專利摘要一種腳踏式灌溉水肥機,包括投料腔、混合腔、出水口和驅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腔上部懸掛投料腔,所述投料腔設置漏鬥狀進料口,所述漏鬥狀進料口設置量筒,量筒頂部和量筒底部分別連結腳踏板,所述量筒與腳踏板之間串接轉向滑輪,所述投料腔設置為多層密網狀,所述投料腔的懸掛臂伸縮設置,其長度可以自由調節,所述混合腔設置出水口,其底部設置旋轉葉片,所述混合腔下部設置支承底座,所述支承底座內部設置驅動系統和支撐腿,所述支承底座設置拉手,所述支撐腿設置車輪,所述混合腔設置進水管,其口徑對應於水龍口徑設置,混合腔底部設置放水閥。應用本實用新型,化肥能夠迅速溶於水,灌溉的同時也完成了對農田的定量均勻施肥,特別是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方便的移位。
文檔編號A01C23/04GK202873330SQ2012205286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肖金麗 申請人:肖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