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帶速力分心自動糾偏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1:09:51 2
專利名稱:輸送帶速力分心自動糾偏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輸送帶的糾偏設備。
目前輸送帶進行長距離輸送無論採用集控、程控操作,都會產生輸送帶的運動偏移現象,這是長距離輸送帶運輸的共同弱點。為糾正這種輸送帶的運動偏差,目前普遍採用擋輪螺旋錐度託輥措施。也有以傳統的左、中、右託輥各自的分中心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改進左、中、右託輥,用連杆聯動,以產生速力糾偏作用,這種結構為目前結構較優的一種糾偏裝置。但在實際應用上也存在如下弱點(1)左、中、右託輥迴轉分中心的設計沒能突破傳統的思想,仍落在同一水平面的中心直線上,其糾偏速力集中在中心線上,不能較均勻地分布,且使連杆機構設計迴轉角受到限制,因而糾偏效果不佳。(2)裝有軸承的各迴轉機構端面外露,經不起雨水、泥灰等的侵蝕,機件易生鏽、堵死、失靈。(3)左右託輥轉體上雖有連杆、凸輪、插銷,但當左或右託輥轉動時,在其上的凸輪作用下插銷會插入中託輥轉盤上的插座而帶動中託輥一起轉動實現左、中或右、中託輥聯動時,插銷不易對準插座,尤以機件生鏽、失靈為重。另外,這種結構整機很笨重,實用性較差,仍不能保證輸送帶在長距輸送時不產生偏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止糾偏速力集中、糾偏力大、性能可靠的速力分中心自動糾偏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擋輪、託輥組、託輥支架、通用迴轉座、伸縮推拉杆、總機座組成,其特徵在於託輥組的各託輥中軸線在同一水平面的不同直線上,且各託輥的分布為其對稱中心點的連線構成等邊三角形;各託輥分別活動固裝在各託輥支架內,其中左、右兩託輥支架的伸臂上各裝有一個本身能自轉的擋輪;各託輥支架分別裝在各自的通用迴轉座的帽蓋式轉體上,且各帽蓋或轉體分別用伸縮式推拉連杆機構相互連接,通用迴轉座的基體套裝在帽蓋式迴轉座內,且其與帽蓋式迴轉座內底部的接觸面間墊有一軸承片,與側壁底部間固定有一扭轉彈簧,與側壁中部間固定有一半開阻圈;各通用迴轉座的基體分別固定在總機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整機結構簡單,重量相對減輕,製造成本大為降低;且通用迴轉座是帽蓋式結構,轉動機構裝在帽蓋式轉體內,可有效地防止雨水、泥灰等的侵蝕,保證整機運行的可靠性;又由於各託輥的對稱中心連線呈等邊三角形穩定結構,在糾偏過程中可獲得較大的糾偏力,且能有效地防止糾偏速力集中,並且這種結構能使伸縮推拉連杆有更大的迴轉量,使整機糾偏運轉更為靈活。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給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圖2給出的是
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給出的是圖2的N-N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給出的是
圖1中託輥糾偏時受力分析示意圖;圖5給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圖6給出的是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在
圖1中,2、5、9是託輥,裝在託輥支架3、22、10上,在左、右二託輥支架3、10的伸臂上各裝有一個可自轉的擋輪1和11,各託輥支架分別裝在各自的通用迴轉座4、6、8的帽蓋式轉體上(見圖3中的帽蓋式轉體17),各帽蓋式轉體分別用伸縮式滑塊連杆機構相互連接(見圖2中的連杆13-1、15-1和滑塊13、15及絞支座12、14、16的連接),通用迴轉座的基體和總機座7相固連。
在圖2中連杆13-1、15-1和滑塊13、15及絞支座12、14、16將各通用迴轉座的帽蓋式轉體連接在一起,各託輥2、5、9的中軸線在同一平面內的不同直線上,且其對稱中心P1、O、P2的連線構成等邊三角形結構。
在圖3中給出了通用迴轉座4、6、8的結構,其中17是帽蓋式轉體,迴轉座的基體21套裝於其內,其與轉體17的接觸面間墊有一軸承片18,與側壁底部間裝有扭轉彈簧20,與側壁中部之間裝有一個半開阻圈19。
當本機工作時,即在輸送帶輸送過程中發生向右(或向左)跑偏時,則擋輪1(或擋輪11)受壓,則在輸送帶速力帶動下託輥支架3將帶動通用迴轉座4(或8)繞P中心點轉動(見圖2),產生迴轉角β,此時帽蓋式轉體17上的連杆13-1(或15-1)將向滑塊13(或15)內部壓伸,直至其內的間隙被推移到位,此時中間託輥5並不受到影響,仍維持原狀不動。這時的邊託輥2(或9)便產生β角下的糾偏速力F,開始糾偏工作。如果不能糾正偏移,則擋輪1繼續受壓,通用迴轉座4(或8)將繼續旋轉α角(即共轉α+β角度),此時由於滑塊13(或15)內的間隙已滿,不能再行壓縮,則連杆13-1(或15-1)將帶動中託輥5繞中心O迴轉α角,實現中、邊二託輥(5和2)聯動糾偏。此時只要滿足β≥α,則邊託輥9(或2)由於其連杆15-1(或13-1)正好向滑塊15(或13)內的間隙伸移到位,邊託輥9(或2)不會產生運動,若α>β則中託輥5將帶動邊託輥9(或2)產生三輥聯動,聯合糾偏,在糾偏力F、F′和摩擦反作力F1、F0的作用下輸送帶將被拉至復位。由於三輥的對稱中心點連線構成等邊三角形(A≠0),這樣糾偏力的分別就較為均勻,消除了傳統三輥成一線的結構糾偏力集中的缺點,使整機運轉更為平衡當糾偏工作結束時,由於擋輪1(或11)受力消失,則由於帽蓋式轉體17旋轉(α+β)角度時使扭轉彈簧20(見圖3)受扭,在其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帽蓋式轉體自動復位,從而帶動整機復位。
在圖5、圖6給出的另一實施例中所有結構均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可採用四個託輥結構實現左、中聯動或右、中聯動或右中、中左、中中或全部聯動糾偏,以提高糾偏效率。其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完全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輸送帶速力分中心自動糾偏機,由擋輪、託輥組、託輥支架、通用託輥座、伸縮推拉杆、整機座等組成,其特徵在於託輥組的各託輥中軸線在同一平面內的不同直線上,且各託輥的分布為其對稱中心的連線構成等邊三角形;各託輥分別活動固裝在託輥支架內,其中左、右二託輥支架的伸臂上各裝有一個本身能自轉的擋輪,各託輥支架分別裝在各自的通用迴轉座的帽蓋或轉體上,且各帽蓋式轉體分別用伸縮式推拉連杆機構相互連接,通用迴轉座的基體套裝在帽蓋式迴轉座內,且其與帽蓋式迴轉座內底部的接觸間墊有一個軸承片,與側壁的底部間固定有一扭轉彈簧,與側壁的中部間固定有一半開阻圈;各通用迴轉座的基體分別固定在總機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自動糾偏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之託輥組為3個或4個。
專利摘要一種輸送帶速力分中心自動糾偏機,由擋輪、託輥組、託輥支架、通用託輥座、伸縮推拉杆、總機座等組成,其特點是託輥組活動固定在託輥支架內,託輥支架裝在通用託輥座的帽蓋或轉體上,通用託輥座的基體與轉體間裝有扭轉彈簧,其中左右兩託輥支架的伸臂上各裝一能自轉的擋輪,通用託輥座的基體裝在總機座上。其優點是糾偏力大,且糾偏力分布均勻,防雨水、泥灰及防腐蝕性能好、可靠性高。可用於輸送帶的糾偏,尤適用長距離輸送帶糾偏。
文檔編號B65G39/10GK2240509SQ9524112
公開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5日
發明者蔣錫華 申請人:蔣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