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1:15:36 2
專利名稱: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擠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講是ー種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有一種軸向銅鎖體21,它的結構如圖4所示包括ー個圓柱頭21.1和圓柱形鎖身21. 2,軸向銅鎖體21內設有用於安裝鎖芯的不規則孔,所述不規則孔包括直徑較小的小圓柱孔21. 3和直徑較大的大圓柱孔21. 4,所述大圓柱孔21. 4 一側還連接有方孔21. 5,所 述大圓柱孔21. 4與小圓柱孔21. 3之間通過設有過渡斜面21. 6,所述方孔21. 5與過渡斜面21. 6連接處設有過渡的弧面21. 7。現有加工所述軸向銅鎖體是採用壓鑄エ藝,但壓鑄生產エ藝生產出來的軸向銅鎖體的過渡斜面21. 6和弧面21. 7不易壓鑄出來,需要後續切削加工,造成生產效率不高;壓鑄出的軸向銅鎖體表面毛刺較多,內部容易出現氣孔等,使得廣品質量不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的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序連接的模柄、上模板、上模墊板、設有上凸模的上固定板、彈性體、脫料墊板,所述脫料墊板上設有第一孔,上凸模下端穿過弾性體與第一孔滑配合,所述下模包括設有下凹模的凹模套、設有動模的動模套、下固定板、下模墊板、下模板和設有頂杆的頂杆固定板,所述凹模套、動模套、下固定板、下模墊板和下模板自下而上依序連接,所述頂杆下端與頂杆固定板連接,所述頂杆依次穿過下模板、下模墊板和下固定板其上端與動模相抵,所述動模與設在動模套上的倒T型孔滑配合,所述上凸模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導向孔和第一成型孔,所述下凹模上設有第二成型孔,所述導向孔與下端抵在下模墊板、上端穿過動模且凸出第二成型孔的下模芯的圓柱頭滑配合,所述下模芯還包括由圓柱杆和設在圓柱杆ー側的方杆構成的芯杆,所述芯杆中的圓柱杆與柱頭連接處設有斜面,所述芯杆中的方杆與斜面連接處設有圓弧面。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採用銅管作為原材料,加工時,首先將銅管加熱,套在下模芯上,然後上模與下模合模,下模芯上端的圓柱杆滑入導向孔中,銅管上部先進入第一孔,合模繼續,動模向下運動至倒T型孔下止點,而弾性體在合模過程中被壓縮,使上凸模下端在合模過程中一直能夠向下運動,上凸模停止向下運動後合模將會繼續,銅管亦將被進ー步擠壓,這樣在第一成型孔、第二成型孔、下模芯和動模形成的成型腔中,銅管被擠壓成型為所需形狀,即軸向銅鎖體,開模後,頂杆固定板上移帶動頂出杆向上頂動動模,動模將產品頂出,從而完成產品脫摸。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結合上述技術方案和工作原理可知,各部件相互協調配合能夠實現軸向銅鎖體的熱擠壓成型,且軸向銅鎖體上的倒角等都能通過熱擠壓模具擠壓出,提高了生產效率高,通過熱擠壓過程中加熱後的銅件有重新結晶的過程,產品密度増加,毛刺和氣孔減少,提高了產品質量。作為優選,所述動模上端直徑小於第二成型孔的直徑,動模上端直徑等於或小於第二成型孔的直徑才能在脫模時動模在頂杆作用下上移將產品頂出,但動模上端直徑等於第二成型孔的直徑時動模上端與第二成型孔直接的摩擦カ更大,頂出產品需要更大的頂出力;而動模上端直徑小於第二成型孔的直徑時,動模上端與第二成型孔直接的摩擦カ減小,需要的頂出力減小。作為改進,所述上模上設有四根導柱,所述下模設有導柱孔,所述導柱上端固定在上固定板上,所述導柱下端依次穿過弾性體、脫料墊板與導柱孔滑配合,一般的模具在合模時通過上模上的導柱和下模上的導套配合來導向,本實用新型中直接將上模的導柱與下模的導柱孔配合,省去了導套,結構更簡單、緊湊。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加工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的開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脫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廣品結構不意圖。圖中所示,1、模柄,2、上模板,3、上模墊板,4、上固定板,5、弾性體,6、脫料墊板,7、凹模套,8、動模套,8.1、倒T型孔,9、下固定板,10、下模墊板,11、下模板,12、頂杆固定板,13、上凸模,14、第一孔,15、導向孔,16、第一成型孔,17、下凹模,18、第二成型孔,19、動模,20、下模芯,20.1、柱頭,20. 2、芯杆,20. 3、斜面,20. 4、圓弧面,21、產品,21.1、圓柱頭,21. 2、圓柱形鎖身,21. 3、小圓柱孔,21. 4、大圓柱孔,21. 5、方孔,21. 6、過渡斜面,21. 7、弧面,22、導柱,23、導柱孔,24、短內六角螺絲,25、組合螺絲,26、小導柱,27、長內六角螺絲,28、頂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請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序連接的模柄1、上模板2、上模墊板3、設有上凸模13的上固定板4、弾性體5、脫料墊板6,所述脫料墊板6上設有第一孔14,上凸模13下端穿過弾性體5與第一孔14滑配合,所述下模包括設有下凹模17的凹模套7、設有動模19的動模套8、下固定板9、下模墊板10、下模板11和設有頂杆28的頂杆固定板12,所述凹模套7、動模套8、下固定板9、下模墊板10和下模板11自下而上依序連接,所述頂杆28下端與頂杆固定板12連接,所述頂杆28依次穿過下模板11、下模墊板10和下固定板9上端與動模19相抵,所述動模19與設在動模套8上的倒T型孔8.1滑配合,所述上凸模13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導向孔15和第一成型孔16,所述下凹模17上設有第二成型孔18,所述導向孔15與下端抵在下模墊板10、上端穿過動模19且凸出第二成型孔18的下模芯20的柱頭20.1滑配合,所述下模芯20還包括由圓柱杆和設在圓柱杆ー側的方杆構成的芯杆20. 2,所述芯杆20. 2中的圓柱杆與柱頭20.1連接處設有斜面20. 3,所述芯杆20. 2中的方杆與斜面20. 3連接處設有圓弧面20. 4。其中,彈性體5 —般採用橡膠墊。所述動模19上端直徑小於第二成型孔18的直徑。所述上模上設有四根導柱22,所述下模設有導柱孔23,所述導柱22上端固定在上固定板4上,所述導柱22下端依次穿過弾性體5、脫料墊板6與導柱孔23滑配合。圖1、圖2和圖3中均畫有產品21。本例中,第一成型孔16和第二成型孔18均為圓孔;模柄I下端設有ー環形凸起,上模板2設有與環形凸起相配合的環形孔,模柄I 一部分向上穿過上模板2,環形凸起與環形孔配合,而上模墊板3將環形凸起壓緊在環形孔中,這樣,完成模柄I安裝,模柄I軸向不能動;所述上模板2、上模墊板3、上固定板4經導柱22定位後短內六角螺絲24緊固,所述凹模套7、動模套8、下固定板9、下模墊板10和下模板11通過小導柱26定位後,再用長內六角螺絲27緊固在一起;所述弾性體5、脫料墊板6、通過組合螺絲25壓緊在上固定板4上,由於組合螺絲25可向上運動,這樣,在合模過程中,弾性體5被擠壓,弾性體5、脫料墊板6形成的整體能夠整體向上運動。
權利要求1.一種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序連接的模柄(I)、上模板(2)、上模墊板(3)、設有上凸模(13)的上固定板(4)、彈性體(5)、脫料墊板出),所述脫料墊板(6)上設有第一孔(14),上凸模(13)下端穿過彈性體(5)與第一孔(14)滑配合,所述下模包括設有下凹模(17)的凹模套(7)、設有動模(19)的動模套(8)、下固定板(9)、下模墊板(10)、下模板(11)和設有頂杆(28)的頂杆固定板(12),所述凹模套(7)、動模套(8)、下固定板(9)、下模墊板(10)和下模板(11)自下而上依序連接,所述頂杆(28)下端與頂杆固定板(12)連接,所述頂杆(28)依次穿過下模板(11)、下模墊板(10)和下固定板(9)其上端與動模(19)相抵,所述動模(19)與設在動模套(8)上的倒T型孔(8.1)滑配合,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凸模(13)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導向孔(15)和第一成型孔(16),所述下凹模(17)上設有第二成型孔(18),所述導向孔(15)與下端抵在下模墊板(10)、上端穿過動模(19)且凸出第二成型孔(18)的下模芯(20)的柱頭(20.1)滑配合,所述下模芯(20)還包括由圓柱杆和設在圓柱杆一側的方杆構成的芯杆(20. 2),所述芯杆(20. 2)中的圓柱杆與柱頭(20.1)連接處設有斜面(20. 3),所述芯杆(20. 2)中的方杆與斜面(20. 3)連接處設有圓弧面(20. 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動模(19)上端直徑小於第二成型孔(18)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上設有四根導柱(22),所述下模設有導柱孔(23),所述導柱(22)上端固定在上固定板(4)上,所述導柱(22)下端依次穿過彈性體(5)、脫料墊板(6)與導柱孔(23)滑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序連接的模柄、上模板、上模墊板、設有上凸模的上固定板、彈性體、脫料墊板,所述下模包括設有下凹模的凹模套、設有動模的動模套、下固定板、下模墊板、下模板和設有頂杆的頂杆固定板,所述上凸模從上往下依次設有導向孔和第一成型孔,所述下凹模上設有第二成型孔,所述導向孔與下端抵在下模墊板、上端穿過動模且凸出第二成型孔的下模芯的圓柱頭滑配合,所述下模芯還包括由圓柱杆和設在圓柱杆一側的方杆構成的芯杆,所述芯杆中的圓柱杆與柱頭連接處設有斜面,所述芯杆中的方杆與斜面連接處設有圓弧面。該軸向銅鎖體熱擠壓模具能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21C25/02GK202824206SQ2012204236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陸頌蔭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劍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