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1:15:26 1
專利名稱: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無網清洗和粉碎效率高的家用全自動豆漿機,是 一種製作豆漿,米糊和營養食品的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技術的豆漿機由機頭,杯體,濾網組成。機頭內部裝有電機,電機軸 伸出來並安裝有刀具。加工時,把食物放入濾網中。然後把濾網和機頭連接(易 拆式連接),刀具將濾網內的食物粉碎。但以為濾網上的孔很小很迷,所以這樣 會使得加工後的濾網很難清洗。目前市場上也有一種大孔網的濾網,粉碎的效 率也有待提高,清洗工作仍然要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豆漿機濾網清洗難和粉碎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 無網清洗和粉碎效率高的豆漿機,米糊食品加工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營養食品粉碎的機械裝置,具體公開了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由機 頭,杯體,兩大部份組成,機頭包括提手蓋,電腦板,機頭上蓋,控制板, 防溢探棒,發熱管,電機,刀具,低水位檢測探棒,開關等組件,杯體包括 PC塑料杯體,手柄;杯體內壁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六條擾流筋,杯底部設有六 條成螺旋形狀分布的導流筋。
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面,所述導流筋呈漸開線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使豆漿機實現無網結構,降低生產成本,簡化產品結構,用戶使用方便, 清洗也方便;
2) 此結構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
3) 杯壁和杯底設計擾流筋,製造工藝方便,清洗也方便;
4) 杯壁設計擾流筋還能增加杯的鋼性,提高杯體的強度;5) 杯底設計為向下的凹球面,能增加杯底的鋼性提高強度,還能有利於形
成旋流;
6) 杯底導流筋為螺旋形,單條為漸開線形,大大提高了導流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是擾流筋的局部示意圖3為杯底導流筋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 步說明。
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由機頭4,杯體9,兩大部份組成,衝幾頭4包括 提手蓋l,電腦板2,機頭上蓋3,控制板ll,防溢探棒5,發熱管IO,電機6, 刀具8,低7JM立檢測探棒7,開關12等組件,杯體9包括PC塑料杯體,手柄 13;杯體9內壁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六條擾流筋15,杯底部設有六條成螺旋形 狀分布的導流筋14。
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球面16,所述導流筋14呈漸開線形。
杯體內壁和杯底分別設有六條擾流筋15、導流筋14和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 凹球面16,共同與高速旋轉的刀具8作用來粉碎食物。
當刀具8在電機6驅動高速旋轉時,杯中的水和食物也旋轉,但在杯壁的 擾流筋15和杯底導流筋14共同作用下,會使水流形成旋渦流向中心聚集,這 樣大大增加了水中食物和刀具的碰撞機會,從而實現了快速粉碎食物的效果。
它們共同與高速旋轉的刀具8作用粉碎食物,實現了無網也能粉碎食物的 效果,克服了傳統豆漿機使用濾網或者導流器,存在安裝和清洗不方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 使豆漿機實現無網結構,降低生產成本,簡化產品結構,用戶4吏用方{更,清 洗也方4更;
2) 此結構粉碎效率高,粉碎效果好;
3) 杯壁和杯底設計擾流筋15,製造工藝方便,清洗也方便;
4) 杯壁設計擾流筋15還能增加杯的鋼性,提高杯體的強度;
5) 杯底設計為向下的凹球面16,能增加杯底的鋼性提高強度,還能有利於形成 旋流;
6) 杯底導流筋14為螺旋形,單條為漸開線形,大大提高了導流效率。
4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 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法 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 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列。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由機頭,杯體,兩大部份組成,機頭包括提手蓋,電腦板,機頭上蓋,控制板,防溢探棒,發熱管,電機,刀具,低水位檢測探棒,開關等組件,杯體包括PC塑料杯體,手柄;其特徵在於杯體內壁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六條擾流筋,杯底部設有六條成螺旋形狀分布的導流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杯底面向下 突起形成凹3求面。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筋 呈漸開線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營養食品粉碎的機械裝置,具體公開了一種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由機頭,杯體,兩大部份組成,機頭包括提手蓋,電腦板,機頭上蓋,控制板,防溢探棒,發熱管,電機,刀具,低水位檢測探棒,開關等組件,杯體包括PC塑料杯體,手柄;杯體內壁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六條擾流筋,杯底部設有六條成螺旋形狀分布的導流筋;杯底面向下突起形成凹球面。所述導流筋呈漸開線形。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家庭營養食物的切割和粉碎領域。
文檔編號A23L1/20GK201299077SQ2008201803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6日
發明者蔣月芳 申請人:施長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