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控凸輪銑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1:26:51 3
專利名稱:一種數控凸輪銑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數控銑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控凸輪銑床。
背景技術:
目前,凸輪的銑加工主要是仿形法。仿形加工的工具機一般是比較老式的,工件加工需要的周期較長,餘量較大,且凸輪的周圓不是均勻的餘量放出,給後道磨加工工序帶來了麻煩,浪費了加工時間。仿形凸輪銑工具機不穩定,加工出的凸輪大小不統一,對於一些圓弧較小的凹圓凸輪,仿形滾子與刀具走刀經常出現仿形異常現象,導致銑出來的凸輪與原設計的凸輪不一致,造成加工報廢率很高,耽誤加工時間,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損失。所以如何解決凸輪銑加工出現的加工周期較長、餘量大不均勻、工具機不穩定等問題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可以解決凸輪銑加工出現的加工周期較長、餘量大不均勻等問題,還可以隨意切削半徑較小的凸輪的數控凸輪銑床。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包括床身、下滑板、上滑板、主軸箱體、銑頭箱體、凸輪、刀具主軸、刀具,所述銑頭箱體安裝在床身的一端,所述刀具主軸橫向安裝在銑頭箱體內,刀具安裝在刀具主軸上,所述下滑板通過滑動導軌與床身的另一端配接,所述主軸箱體安裝在上滑板上,主軸橫向裝配於主軸箱體內,所述凸輪裝夾在主軸上,其特點是還包括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所述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通過絲杆分別與上滑板和下滑板連接。為了控制伺服電機一的轉速以保證凸輪進給的穩定性,還設有一個減速箱,所述減速箱與伺服電機一相連。為了保證凸輪加工的統一性和精確度,所述凸輪與刀具主軸的中心高相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床身1、下滑板2、銑頭箱體3、主軸箱體4、減速箱5、上滑板6、滑動導軌7、 絲杆8,刀具主軸9、主軸10、伺服電機一 11、伺服電機二 12、凸輪13、刀具14、電機1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參見附圖1、附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包括床身1、下滑板2、上滑板6、主軸箱體4、銑頭箱體3、凸輪13、刀具主軸9、刀具15,所述銑頭箱體3安裝在床身1的一端,所述刀具主軸9橫向安裝在銑頭箱體3內,刀具15安裝在刀具主軸9 上,所述下滑板2通過滑動導軌7與床身1的另一端配接,所述主軸箱體4安裝在上滑板6 上,主軸10橫向裝配於主軸箱體4內,所述凸輪13裝夾在主軸10上,還包括伺服電機一 11 和伺服電機二 12,所述伺服電機一 11和伺服電機二 12通過絲杆8分別與上滑板6和下滑板2連接。在動作時,伺服電機一 11和伺服電機二 12通過絲杆8分別與上滑板6和下滑板 2連接,並可驅動、控制橫向和縱向運動;伺服電機11與減速箱5相連,主軸10受伺服電機 11控制旋轉;在CNC的控制下,控制滑臺和主軸10的位移進給量,凸輪13 —次裝夾完成內外圓的加工;數控系統控制X、Y的進給、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和刀具主軸的轉速,刀具主軸9 在電機15的帶動下旋轉切削,電機15也受伺服系統控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可以解決凸輪銑加工出現的加工周期較長、餘量大不均勻等問題,且可以隨意切削半徑較小的凸輪的數控臥式凸輪銑床,可大規模推廣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包括床身、下滑板、上滑板、主軸箱體、銑頭箱體、凸輪、刀具主軸、刀具,所述銑頭箱體安裝在床身的一端,所述刀具主軸橫向安裝在銑頭箱體內,刀具安裝在刀具主軸上,所述下滑板通過滑動導軌與床身的另一端配接,所述主軸箱體安裝在上滑板上,主軸橫向裝配於主軸箱體內,所述凸輪裝夾在主軸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所述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通過絲杆分別與上滑板和下滑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其特徵在於還設有一個減速箱,所述減速箱與伺服電機一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與刀具主軸的中心高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凸輪銑床,包括床身、下滑板、上滑板、主軸箱體、銑頭箱體、凸輪、刀具主軸、刀具,所述銑頭箱體安裝在床身的一端,所述刀具主軸橫向安裝在銑頭箱體內,刀具安裝在刀具主軸上,所述下滑板通過滑動導軌與床身的另一端配接,所述主軸箱體安裝在上滑板上,主軸橫向裝配於主軸箱體內,所述凸輪裝夾在主軸上,還包括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所述伺服電機一和伺服電機二分別與上滑板和下滑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可以解決凸輪銑加工出現的加工周期較長、餘量大不均勻等問題,還可以隨意切削半徑較小的凸輪的數控臥式凸輪銑床,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B23C3/08GK201931137SQ20102063254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敏其, 趙志初 申請人:常州市武進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