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05:29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下管廊,具體涉及一種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
背景技術:
綜合管廊是在市政道路下建造一個地下管廊,將排水、熱力、燃氣、電力、通信、廣電等市政管線匯聚併集中鋪設納入其中,並設置專門的檢修口、投料口等設施,統一建設管理,省去管線自身獨立的構築物和土方開挖,可以有效集約化的利用空間資源。其優點為:一次開挖,集中施工,避免了同一路段重複開挖;極大方便了電力、通信、燃氣、供排水等市政設施的維護和檢修,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類管線的耐久性;減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種管線的檢查井、室等,優美了城市的景觀;綜合管廊內管線布置緊湊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間,節約了城市用地。
目前常見的地下綜合管廊在施工的時候,先對底板和側牆進行施工,等底板和側牆混凝土凝固後,再在側牆內側的底板上搭設腳手架和鋪設混凝土澆築模板,最後對頂板進行澆築,等頂板混凝土凝固後,再拆除模板和腳手架。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不僅延長了施工工期,還增加了施工的困難度,同時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施工方便,能夠縮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包括頂板、底板和沿橫向間隔排列設置的N面側牆,N面側牆將頂板與底板之間的空間分隔為N-1個管廊,N為≥2的自然數,其特徵在於:每面側牆包括兩塊間隔且平行設置的預製牆板,兩塊預製牆板之間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塊預製牆板之間還澆築有混凝土夾層,頂板包括搭接在相鄰兩面側牆的相對一側預製牆板頂端的預製支撐板和位於預製支撐板與混凝土夾層頂面上的混凝土頂層,預製牆板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有多根能夠伸入到底板和混凝土頂層內以使其分別與底板和混凝土頂層固定連接在一起的豎筋,預製支撐板的兩個搭接端分別設有能夠使位於預製牆板頂端伸出的豎筋穿過的凹槽。
在本發明中,同樣先對底板和側牆進行施工,在施工的同時,對預製支撐板進行製作,待底板和側牆的施工完成後,直接將製作好的預製支撐板搭接在相鄰兩塊側牆之間相對的兩塊預製牆板的頂端,而預製牆板頂端伸出的豎筋錨固端則從預製支撐板邊緣上的凹槽伸出,不對其造成幹涉,同時預製牆板又能夠對預製支撐板提供支撐,待預製支撐板安裝完成後,即可澆築混凝土頂層,完成施工。這樣就省去了搭設腳手架的環節,另外預製支撐板可以在底板和側牆施工的時候同時進行,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使施工更加方便,同時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作為優化,位於最外側的兩面所述側牆中靠外側的所述預製牆板的上下兩端分別長於其餘所述預製牆板的上下兩端,所述底板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之間且其兩側分別抵接在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上,所述底板的底面與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的底面齊平,其餘所述預製牆板的底部分別置於所述底板的頂部,所述頂板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之間,所述混凝土頂層的頂面與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的頂面齊平。最外側的兩面預製牆板將整個底板夾在中間,這樣外面的積水就必須從底板的底面向上滲水,根據液位相通高度一致的原理,外面的積水高度必須大於底板的厚度,積水才能夠滲入進去,這樣就提高了管廊的防水效果。
作為優化,所述連接件包括排列分布且固定連接在其中一塊所述預製牆板內側面的固定塊,另一塊所述預製牆板上與固定塊相對應位置均穿設有能夠使其內側面壓緊在固定塊上的鎖緊螺栓。預製牆板在製作的時候,同時就將固定塊的一端插入到預製牆板與網狀鋼筋進行連接,待混凝土凝固後,固定塊就固定在預製牆板上,在通過螺紋配合的鎖緊螺栓,將兩塊預製牆板壓緊,完成製作,施工簡單方便。
作為優化,所述連接件包括沿所述側牆延伸方向間隔設置且沿豎直方向延伸設置的連接鋼筋桁架,連接鋼筋桁架的兩側分別預埋在兩塊所述預製牆板內。在其中一塊預製牆板在澆築的混凝土凝固前,將連接鋼筋桁架的一側置於混凝土內,待其凝固,採取相同的方式使連接鋼筋桁架的另一側置於另一塊預製牆板的混凝土內待其凝固,這樣連接鋼筋桁架的中部位於兩塊預製牆板外且起到連接作用,同樣施工簡單方便。
作為優化,所述連接件包括沿所述側牆延伸方向間隔且凸起設置在兩塊所述預製牆板內側面上的條形隔離肋,兩塊所述預製牆板上的條形隔離肋相對設置,條形隔離肋沿豎直方向延伸,兩塊所述預製牆板之間通過對拉絲杆相互進行拉緊並使相對的條形隔離肋貼合,至少在每對條形隔離肋對應的位置設有所述對拉絲杆。條形隔離肋可以與預製牆板一體成型,然後相互地接後用對拉絲杆拉緊固定,同樣施工簡單方便。
作為優化,每面側牆由縱向方向的多段構成且相鄰兩段側牆通過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兩側分別伸入所連接側牆的混凝土夾層中。在混凝土夾層澆築完成後,固定件就能夠同時處在縱向相鄰兩段側牆中,因為側牆由多段構成,這樣就能夠增強兩段側牆的連接強度。
作為優化,所述固定件包括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的多組搭接鋼筋,每組搭接鋼筋包括兩根L型鋼筋,兩根L型鋼筋直角段均位於同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中,兩根L型鋼筋一個端頭分別位於該段側牆的兩預製牆板中,兩根L型鋼筋的另一個端頭同時進入相鄰的另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中以將相鄰兩段側牆固定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固定件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設置的搭接鋼筋籠,搭接鋼筋籠的截面為矩形且中心線位於相鄰兩段側牆之間接縫的所在平面上。在後期混凝土夾層澆筑前,先將鋼筋籠放置到位後再澆築混凝土,同樣使鋼筋籠的兩部分分別位於兩段側牆內增加連接強度,同樣施工簡單方便。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結構簡單,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使施工更加方便,同時也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為了使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相鄰兩塊預製牆板之間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相鄰兩塊預製牆板之間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3中相鄰兩塊預製牆板之間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的一種疊合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包括頂板、底板1和沿橫向間隔排列設置的4面側牆,4面側牆將頂板與底板1之間的空間分隔為3個管廊,每面側牆包括兩塊間隔且平行設置的預製牆板2,兩塊預製牆板2之間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塊預製牆板2之間還澆築有混凝土夾層3,頂板包括搭接在相鄰兩面側牆的相對一側預製牆板2頂端的預製支撐板4和位於預製支撐板4與混凝土夾層3頂面上的混凝土頂層5,預製牆板2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有多根能夠伸入到底板1和混凝土頂層5內以使其分別與底板1和混凝土頂層5固定連接在一起的豎筋6,預製支撐板4的兩個搭接端分別設有能夠使位於預製牆板2頂端伸出的豎筋6穿過的凹槽。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位於最外側的兩面所述側牆中靠外側的所述預製牆板2的上下兩端分別長於其餘所述預製牆板2的上下兩端,所述底板1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之間且其兩側分別抵接在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上,所述底板1的底面與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的底面齊平,其餘所述預製牆板2的底部分別置於所述底板1的頂部,所述頂板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之間,所述混凝土頂層5的頂面與位於最外側的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的頂面齊平。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件包括排列分布且固定連接在其中一塊所述預製牆板2內側面的固定塊7,另一塊所述預製牆板2上與固定塊7相對應位置均穿設有能夠使其內側面壓緊在固定塊7上的鎖緊螺栓8。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每面側牆由縱向方向的多段構成且相鄰兩段側牆通過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兩側分別伸入所連接側牆的混凝土夾層3中。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的多組搭接鋼筋9,每組搭接鋼筋9包括兩根L型鋼筋,兩根L型鋼筋直角段均位於同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3中,兩根L型鋼筋一個端頭分別位於該段側牆的兩預製牆板2中,兩根L型鋼筋的另一個端頭同時進入相鄰的另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3中以將相鄰兩段側牆固定連接。
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預製支撐板4的內部設置有網狀鋼筋,網狀鋼筋的橫筋分別能夠從預製支撐板4的搭接端伸出且伸入到混凝土頂層5內,同樣能夠增加整體的連接強度。
預製支撐板4的頂面沿側牆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沿側牆排列方向延伸的條形加強肋,可以增加預製支撐板4的抗剪和抗彎承載力。
位於混凝土夾層3與底板1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沿側牆長度方向延伸的止水板,止水板的上下兩部分分別位於混凝土夾層3與底板1內,這樣即使有水通過間隙從側牆外滲進來後也被止水板給擋住,提高了管廊內部的防水效果。
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位於最右側的一面側牆高度要低於其餘側牆的高度,那麼在相鄰一面側牆的預製牆板2對應最右側的一面側牆頂面高度的位置開設有沿側牆長度方向延伸的條形孔,預製支撐板4的一端就搭接在條形孔內,其頂面上的混凝土頂層5高度與條形孔的高度一致。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作為本發明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連接件包括沿所述側牆延伸方向間隔且凸起設置在兩塊所述預製牆板內側面上的條形隔離肋10,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上的條形隔離肋10相對設置,條形隔離肋10沿豎直方向延伸,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之間通過對拉絲杆11相互進行拉緊並使相對的條形隔離肋10貼合,至少在每對條形隔離肋10對應的位置設有所述對拉絲杆11。
所述固定件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設置的搭接鋼筋籠12,搭接鋼筋籠12的截面為矩形且中心線位於相鄰兩段側牆之間接縫的所在平面上。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作為本發明的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連接件包括沿所述側牆延伸方向間隔設置且沿豎直方向延伸設置的連接鋼筋桁架13,連接鋼筋桁架13的兩側分別預埋在兩塊所述預製牆板2內。
所述固定件包括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的多組搭接鋼筋9,每組搭接鋼筋9包括兩根L型鋼筋,兩根L型鋼筋直角段均位於同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3中,兩根L型鋼筋一個端頭分別位於該段側牆的兩預製牆板2中,兩根L型鋼筋的另一個端頭同時進入相鄰的另一段側牆的混凝土夾層3中以將相鄰兩段側牆固定連接。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通過參照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