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水利樞紐圍堰防滲的雙液灌漿塞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33:1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水利樞紐圍堰防滲的雙液灌漿塞。
背景技術:
目前,在水利樞紐基礎處理工程中,其圍堰常採用船挖船拋方式從就近河道挖取淘沙過後的廢棄料進行回填,回填料普遍為粒徑5~20cm的卵石,造成孔隙率極大;且圍堰回填在水中的深度一般均超過15m,卵石回填的堰體架空嚴重。上述情況造成圍堰地層具有易塌孔、灌漿時吃漿量大的特點;且距離出海口近的圍堰還要每天受到4次漲落潮的動水流衝刷,防滲問題急需解決。
由於水玻璃是一種很好的速凝材料,採用雙液塞灌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灌漿可解決上述防滲問題,但是如何使用好水玻璃是一個難題,因為水玻璃遇水泥漿後反應速度太快,在灌漿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堵泵、堵管事故,達不到預期的灌漿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於水利樞紐圍堰防滲的雙液灌漿塞,能夠滿足雙液漿在比例合適的前提下在漿液混合器出口以膏狀流出,既不會鑄管,又遇水不易被侵蝕且具有較好的擴散性,灌漿效果好。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水利樞紐圍堰防滲的雙液灌漿塞,包括:塞體,其內並行設置有水泥漿液灌漿管和水玻璃灌漿管;固定連接在所述塞體底端的漿液混合器;固定連接在所述水泥漿液灌漿管底端的第一單向閥;固定連接在所述水玻璃灌漿管底端的第二單向閥;其中,所述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位於所述漿液混合器內。
優選的,所述漿液混合器包括:與所述塞體絲扣連接的上部直筒段;連接在所述上部直筒段下方的其口徑逐漸減小的中間漸變段;連接在所述中間漸變段下方的下部直筒段。
優選的,所述中間漸變段與所述上部直筒段絲扣連接。
優選的,所述漿液混合器的內壁和外壁光滑。
優選的,所述第一單向閥包括:其上下相通的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上端與所述水泥漿液灌漿管底端絲扣連接;安裝在所述第一基座內相接觸的第一鋼球和第一彈簧;其中,所述第一鋼球的直徑大於所述水泥漿液灌漿管的內徑。
優選的,所述第二單向閥包括:其上下相通的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上端與所述水玻璃灌漿管底端絲扣連接;安裝在所述第二基座內相接觸的第二鋼球和第二彈簧;其中,所述第二鋼球的直徑大於所述水玻璃灌漿管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本實用新型的雙液灌漿塞的漿液混合器可以滿足水泥漿液和水玻璃漿液快速混合併且在初凝之前以膏狀形式流出漿液混合器,既不會產生鑄管,也可以在流出漿液混合器以後很快失去流動性,減小不必要的擴散半徑,從而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縮短施工時間,經濟有效;
2、本實用新型的雙液灌漿塞的漿液混合器採用口徑逐漸變小的中間漸變段,並利用高速流動的漿液的特點,可以達到漿液充分混合併形成膏狀,提高灌漿質量;
3、本實用新型多個結構之間採用絲扣連接的方式,既可以連接牢固,又便於拆卸清理及更換配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雙液灌漿塞的結構示意圖(未示出漿液混合器);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雙液灌漿塞的漿液混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塞體;11-水泥漿液灌漿管;12-水玻璃灌漿管;21-第一單向閥;22-第二單向閥;3-漿液混合器;31-上部直筒段;32-中間漸變段;33-下部直筒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水利樞紐圍堰防滲的雙液灌漿塞,包括:塞體1,其內並行設置有用於輸送水泥漿液的水泥漿液灌漿管11和用於輸送水玻璃漿液的水玻璃灌漿管12;固定連接在塞體1底端的漿液混合器3;固定連接在水泥漿液灌漿管11底端的第一單向閥21;固定連接在水玻璃灌漿管12底端的第二單向閥22;其中,第一單向閥21和第二單向閥22位於漿液混合器3內。
實施時,本實用新型的塞體1卡塞在用於保護灌漿孔孔壁的套管內,漿液混合器3優選與塞體1絲扣連接。水泥漿液灌漿管11的頂端與水泥灌漿設備連接,底端與第一單向閥21絲扣連接;水玻璃灌漿管12的頂端與水玻璃灌漿設備連接,底端與第二單向閥22絲扣連接。第一單向閥21和第二單向閥22分別用於將來自水泥漿液灌漿管11的水泥漿液和將來自水玻璃灌漿管12的水玻璃漿液單向引入漿液混合器3後混合,防止漿液倒流而鑄管。
具體的,塞體1包括:剛性內管,其內設置水泥漿液灌漿管11和水玻璃灌漿管12;緊固在剛性內管外壁的膨脹塞。其中,膨脹塞採用橡膠材質,其與水壓泵連接,注入水壓後其體積膨脹,從而實現卡塞在用於保護灌漿孔孔壁的套管內。
具體的,漿液混合器3包括:與塞體1的剛性內管絲扣連接的上部直筒段31;連接在上部直筒段31下方的其口徑逐漸減小的中間漸變段32;連接在中間漸變段32下方的下部直筒段33。其中,中間漸變段32與上部直筒段31絲扣連接。漿液混合器3的內壁和外壁光滑,防止漿液掛壁、鑄管。
其中,第一單向閥21包括:第一基座,其上端與水泥漿液灌漿管11底端絲扣連接;安裝在第一基座內相接觸的第一鋼球和第一彈簧;其中,第一鋼球的直徑大於水泥漿液灌漿管11的內徑。第一基座上下相通,在灌漿壓力的作用下,水泥漿液擠壓第一鋼球和第一彈簧後,經過第一基座流向漿液混合器3。
其中,第二單向閥22包括:第二基座,其上端與水玻璃灌漿管12底端絲扣連接;安裝在第二基座內相接觸的第二鋼球和第二彈簧;其中,第二鋼球的直徑大於水玻璃灌漿管12的內徑。第二基座上下相通,在灌漿壓力的作用下,水玻璃漿液擠壓第二鋼球和第二彈簧後,經過第二基座流向漿液混合器3。
本實施例多個結構之間採用絲扣連接的方式,既可以連接牢固,又便於拆卸清理及更換配件。
水泥漿液和水玻璃漿液從漿液混合器3的上部直筒段31流向中間漸變段32時,由於其通過的路徑變窄,在很大的灌漿壓力作用下,便會在中間漸變段32迴旋下行,從而充分混合後以膏狀流出。
儘管上述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進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進行的各種修改都應當理解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