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樁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33:0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樁基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樁基由樁和連接樁頂的樁承臺(簡稱承臺)組成的深基礎(見圖)或由柱與樁基連接的單樁基礎,簡稱樁基。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臺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臺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臺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臺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樁基中樁的數量和排列應根據上部結構和荷載情況確定。柱下樁基可以用一根也可用一群樁並排列成多邊形;牆下樁基常成排布置,當建築物荷載大和佔地面積小時,則要成片布置成滿堂樁。樁基上作用的荷載以豎向荷載為主時,樁都是豎直的;如有較大的水平荷載,就要布置斜樁以抵抗水平力。由於樁基種類繁多,施工工藝差異大,加之地層變化複雜,施工過程中可能會使樁身出現縮徑,擴徑,夾泥,離析,斷樁等缺陷,當然施工後由機械開挖,碰撞也會引起淺部樁身缺陷。樁身缺陷的存在會改變基樁的正常工作性狀,從而對基礎產生潛在危險。通過驗收檢測評價樁身完整性是保證基礎安全的必然。大量的實踐證明基樁低應變動力試驗技術是判斷樁身完整性十分有效的手段(方便,快速,經濟及測試數量大)。樁基靜載測試技術是隨著樁基礎在建築設計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而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以後,樁基靜載測試技術就逐步發展起來。傳統靜載荷試驗採用手動加壓、人工操作、人工記錄的方式進行。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基本建設規模的逐年加大,特別是灌注樁在工程上的廣泛應用,我國的樁基靜載測試技術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樁基是一種古老的基礎型式。樁工技術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無論是樁基材料和樁類型,或者是樁工機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現代化基礎工程體系。在某些情況下,採用樁基可以大量減少施工現場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灌注樁在施工場地上鑽孔,當達到所需深度後將鋼筋放入澆灌混凝土。
目前現有的樁基結構穩定性不好,不具有防水功能,不能夠保持樁基使用壽命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性好,具有防水功能,能夠保持樁基使用壽命長的建築樁基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築樁基結構,包括聚四氟乙烯薄膜、混凝土層、鋼筋籠和樁尖,所述混凝土層澆注在聚四氟乙烯薄膜內,所述鋼筋籠設在混凝土層內,所述樁尖焊接在鋼筋籠底部,所述樁尖呈倒錐形設置,所述鋼筋籠內還設置有兩個鋼梁,所述鋼梁底部與樁尖焊接,所述鋼梁之間焊接有橫杆,所述樁尖中部兩側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與樁尖呈垂直設置,所述樁尖上部外沿設置有凸起環,所述混凝土層上呈水平設置有玻纖布層,所述玻纖布層上塗覆有環氧樹脂層,所述環氧樹脂層上澆注有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內設置有向外彎折的鋼筋,所述鋼筋底部分別與鋼梁和鋼筋籠焊接。
作為優選,所述鋼梁為工字型鋼梁,使得結構強度高。
作為優選,所述橫杆呈等距分布,橫杆與鋼煉焊接,保持兩根鋼梁之間結構穩定性高。
作為優選,所述樁尖為不鏽鋼樁尖,使得樁尖耐腐蝕。
作為優選,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厚度為3mm,聚四氟乙烯薄膜耐腐蝕效果好,具有隔水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擋塊與樁尖焊接,擋塊在安裝後插入到地底,使得樁尖受力點增加,安裝穩定。
作為優選,所述樁尖與凸起環一體成型,採用不鏽鋼澆注成型,凸起環能夠增大樁尖的受力面積,保持樁尖安裝後結構穩定。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樁尖中部兩側有擋塊,擋塊與樁尖呈垂直設置,樁尖上部外沿設置有凸起環,使得安裝穩定性好,鋼筋籠和鋼梁分別與樁尖焊接,保持結構強度高;設置的混凝土層澆注在聚四氟乙烯薄膜內,混凝土層上呈水平設置有玻纖布層,玻纖布層上塗覆有環氧樹脂層,能夠對混凝土層進行隔水,具有防水功能,能夠保持混凝土層內的鋼筋籠和鋼梁不會受到侵蝕,保持樁基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建築樁基結構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建築樁基結構的鋼梁安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一種建築樁基結構,包括聚四氟乙烯薄膜1、混凝土層2、鋼筋籠3和樁尖4,所述混凝土層2澆注在聚四氟乙烯薄膜1內,聚四氟乙烯薄膜1具有抗酸抗鹼、抗各種有機溶劑的特點,幾乎不溶於所有的溶劑。同時,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溫的特點,它的摩擦係數極低。聚四氟乙烯薄膜1是由懸浮聚四氟乙烯樹脂經模壓、燒結、冷卻成毛坯,再經車削,壓延製成。車削成的薄膜為不定向薄膜,不定向薄膜經壓延後即成定向薄膜。不定向薄膜壓延1.1-1.8倍為半定向薄膜。施工時,先對地面進行鑽孔,然後放置聚四氟乙烯薄膜1,再將鋼筋籠3、鋼梁5和樁尖4安裝在聚四氟乙烯薄膜1內,再澆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層2。所述鋼筋籠3設在混凝土層2內,所述樁尖4焊接在鋼筋籠3底部,保持鋼筋籠3結構穩定。所述樁尖4呈倒錐形設置,所述鋼筋籠3內還設置有兩個鋼梁5,鋼梁5能夠提升結構強度。所述鋼梁5底部與樁尖4焊接,所述鋼梁5之間焊接有橫杆6,保持鋼梁5位置牢固。所述樁尖4中部兩側設置有擋塊7,所述擋塊7與樁尖4呈垂直設置,所述樁尖4上部外沿設置有凸起環8,凸起環8與樁尖4採用不鏽鋼澆注成型。所述混凝土層2上呈水平設置有玻纖布層9,所述玻纖布層9上塗覆有環氧樹脂層10,所述環氧樹脂層10上澆注有混凝土基座11,所述混凝土基座11內設置有向外彎折的鋼筋12,所述鋼筋12底部分別與鋼梁5和鋼筋籠3焊接,鋼筋12是穿過玻纖布層9和環氧樹脂層10的。所述鋼梁5為工字型鋼梁。所述橫杆6呈等距分布。所述樁尖4為不鏽鋼樁尖。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1厚度為3mm。所述擋塊7與樁尖4焊接。所述樁尖4與凸起環8一體成型,採用不鏽鋼進行澆注成型,具體採用奧氏體不鏽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奧氏體不鏽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鋼的Wc<0.08%,鋼號中標記為「0」。這類鋼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鋼在室溫下呈奧氏體狀態。這類鋼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焊接性、耐蝕性能和無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還原性介質中耐蝕性均較好。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樁尖中部兩側有擋塊,擋塊與樁尖呈垂直設置,樁尖上部外沿設置有凸起環,使得安裝穩定性好,鋼筋籠和鋼梁分別與樁尖焊接,保持結構強度高;設置的混凝土層澆注在聚四氟乙烯薄膜內,混凝土層上呈水平設置有玻纖布層,玻纖布層上塗覆有環氧樹脂層,能夠對混凝土層進行隔水,具有防水功能,能夠保持混凝土層內的鋼筋籠和鋼梁不會受到侵蝕,保持樁基使用壽命長。
當然,以上只是本發明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