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小間距高清戶外顯示屏支架的通用型注塑模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0:14: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支架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P2.0小間距高清戶外顯示屏支架的通用型注塑模結構。
背景技術:
LED 支架是一種底座電子元件,是 LED 封裝的重要元件之一,主要為 LED 晶片及其相互聯線提供機械承載、支撐、氣密性保護和促進 LED 器件散熱等功能。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封裝工藝的完善、光通量和出光效率的提高,功率型 LED 已在城市景觀、交通標誌、LCD 背光源、汽車照明、廣告牌等特殊照明領域得到應用,並向普通照明市場邁進。
LED支架的製作通常需要使用端子,端子根據材質分為鐵料端子和銅料端子,鐵料端子與銅料端子在經注塑模高溫時會受熱膨脹影響會有不同延展,導致同套注塑模無法匹配兩款端子使產品尺寸不合格,因此需要採用兩套模具進行,如此增加了開模成本和開模周期,影響交貨。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P2.0小間距高清戶外顯示屏支架的通用型注塑模結構,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LED支架注塑模具無法匹配兩款端子使產品尺寸不合格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P2.0小間距高清戶外顯示屏支架的通用型注塑模結構,包括有一套筒板、兩第一塞緊塊、兩第二塞緊塊、多個套筒以及多個分別置於相鄰兩套筒之間的墊片;該套筒板的上下表面貫穿形成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的左右兩側均具有一可調步距區域;該兩第一塞緊塊彼此正對並可拆裝地設置於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中;該兩第二塞緊塊彼此正對並可拆裝地設置於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中;該多個套筒並排設置於容置空間中並位於兩可調步距區域之間,多個套筒夾設於兩第一塞緊塊或兩第二塞緊塊之間,每一套筒的表面均並排凹設有多個模穴。
優選的,所述第一塞緊塊的寬度大於第二塞緊塊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塞緊塊的寬度為6.030mm,該第二塞緊塊的寬度為6.000mm。
優選的,所述容置空間的前後內壁面均凸設有多個定位塊,該多個定位塊間隔排布,對應地,每一套筒的兩端設置有與定位塊相適配的定位槽42。
優選的,所述第一塞緊塊的一側面凸設有多個第一定位塊,多個第一定位塊間隔排布,該第二塞緊塊的一側面凸設有多個第二定位塊,多個第二定位塊間隔排布,該套筒的側面上設置有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套筒板的周緣設置有多個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在容置空間的兩側設置有可調步距區域,使得操作者可根據端子的材質,選用第一塞緊塊、第二塞緊塊和墊片,以實現兩種材料端子的匹配,通用性強,並使產品尺寸合格,達到客戶要求,減少新開模成本與開模周期影響交貨。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組合狀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組合狀態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A位置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套筒板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塞緊塊的放大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塞緊塊的放大俯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套筒的放大立體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套筒板 11、容置空間
111、可調步距區域 12、固定孔
13、定位塊 20、第一塞緊塊
21、第一定位塊 30、第二塞緊塊
31、第二定位塊 40、套筒
41、模穴 42、定位槽
43、定位槽 50、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7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一套筒板10、兩第一塞緊塊20、兩第二塞緊塊30、多個套筒40以及多個分別置於相鄰兩套筒40之間的墊片50。
該套筒板10的上下表面貫穿形成有容置空間11,該容置空間11的左右兩側均具有一可調步距區域11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板10呈方形,該容置空間11亦呈方形,並且,套筒板10的周緣設置有多個固定孔12。
該兩第一塞緊塊20彼此正對並可拆裝地設置於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111中;該兩第二塞緊塊30彼此正對並可拆裝地設置於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111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塞緊塊20的寬度大於第二塞緊塊30的寬度,並且,所述第一塞緊塊20的寬度為6.030mm,該第二塞緊塊30的寬度為6.000mm。
該多個套筒40並排設置於容置空間11中並位於兩可調步距區域111之間,多個套筒40夾設於兩第一塞緊塊20或兩第二塞緊塊30之間,每一套筒40的表面均並排凹設有多個模穴4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間11的前後內壁面均凸設有多個定位塊13,該多個定位塊13間隔排布,對應地,每一套筒40的兩端設置有與定位塊13相適配的定位槽42。
以及,所述第一塞緊塊20的一側面凸設有多個第一定位塊21,多個第一定位塊21間隔排布,該第二塞緊塊30的一側面凸設有多個第二定位塊31,多個第二定位塊31間隔排布,該套筒40的側面上設置有定位槽43。
詳述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當使用鐵料端子進行注塑時,鐵料端子在模具高溫中受熱膨脹影響較小,基本上不會延長,注塑模只需按正常步距設計即可,即:如圖1所示,將多個套筒40並排設置於容置空間11中,並將兩第一塞緊塊20分別塞入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111中即可,此時兩第一塞緊塊20和多個套筒40均穩固地安裝在套筒板10上,此時將鐵料端子置於套筒40上即可進行注塑。
當使用銅料端子進行注塑時,銅料端子在模具高溫中受熱膨脹影響較大,經常因端子延長後無法匹配注塑模導致模具兩頭產品尺寸NG,因此需加長兩頭模具步距來匹配端子,故需加步距設計即:如圖2和圖3所示,將多個套筒40並排設置於容置空間11中,相鄰兩套筒40之間均夾設一墊片50,墊片50的厚度為0.010mm,並將兩第二塞緊塊30分別塞入對應的可調步距區域111中即可,此時兩第二塞緊塊30、多個套筒40和多個墊片50均穩固地安裝在套筒板10上,此時將銅料端子置於套筒40上即可進行注塑。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於:通過在容置空間的兩側設置有可調步距區域,使得操作者可根據端子的材質,選用第一塞緊塊、第二塞緊塊和墊片,以實現兩種材料端子的匹配,通用性強,並使產品尺寸合格,達到客戶要求,減少新開模成本與開模周期影響交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