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2:26: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行車減震車架,儘管人坐在上面感覺尚可,對於自行車來整體來說減震效果不佳,尤其是對減震有極高要求的山地車,現有的自行車減震車架減震效果差,滿足不了當前市場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該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結構獨特,減震效果好,尤其適用於山地車、極限運動車等車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其改進之處在於:包括頭管、上管、下管、減震連接器、上叉、下叉以及支撐管;
所述頭管固定連接在所述上管的頂端,所述上管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的車座連接管和下管連接;
所述上叉的一端和所述下叉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上叉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管的頂端連接,所述下叉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管的底端相連接;所述下管的底端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管的底端上;
所述減震連接器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管的頂端,所述減震連接器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的下管或車座連接管上。
在上述的結構中,還包括上下管連接器,通過所述的上下管連接器將所述上叉的一端與下叉的一端固定連接。
在上述的結構中,還包括一連接肋板,所述連接肋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車座連接管和下管之上,所述減震連接器轉動連接在所述的連接肋板上。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車座連接管的頂端設置有一豎管,該豎管用於活動固定自行車車座。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上管的橫截面為稜形。
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下管的橫截面為稜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結構,實現了自行車車架的可摺疊式結構,並且通過減震連接器的作用實現了減震,其結構獨特,減震效果好,尤其適用於山地車、極限運動車等車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面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圖2中B-B面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上叉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下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前後減震摺疊山地自行車車架,包括頭管10、上管20、下管30、減震連接器40、車座連接管80、上叉50、下叉60以及支撐管70;所述頭管10固定連接在所述上管20的頂端,所述上管20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的車座連接管80和下管30連接;所述上叉50的一端和所述下叉60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上叉50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管70的頂端連接,所述下叉60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管70的底端相連接;所述下管30的底端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管70的底端上;所述減震連接器40的一端轉動連接在支撐管70的頂端,所述減震連接器40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的下管30或車座連接管80上;所述車座連接管80的頂端設置有一豎管,該豎管用於活動固定自行車車座。
參照圖2所示,所述上管20的橫截面為稜形;參照圖3所示,所述下管30的橫截面為稜形。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上下管連接器90和一連接肋板100,通過所述的上下管連接器90將所述上叉50的一端與下叉60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肋板100的兩端分別固定在車座連接管80和下管30之上,所述減震連接器40轉動連接在所述的連接肋板100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結構,實現了自行車車架的可摺疊式結構,並且通過減震連接器40的作用實現了減震,其結構獨特,減震效果好,尤其適用於山地車、極限運動車等車型。
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範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