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1:15:21

本發明屬於注塑模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在一些管路的連接中,三通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現在技術不斷進步的社會中,輕便且耐腐蝕的塑料管件被用於各行各業的管路當中,自然的其所包含的三通應用越來越廣泛,此種塑料製件為了便於大批量的生產,普遍採用的方式是通過注塑模具批量加工,不但節約加工成本而且省時省力,因此注塑模具是塑料件批量生產普遍採用的加工方式,三通中包含多種類型,如直三通、斜三通和Y形三通,對於不同類型的三通,需要製作不同的模具來完成加工,在現有的設備中直三通和斜三通所製作的注塑模具相對簡單,較為普遍,而對於Y形三通,製作其模具相對較少,由於其形狀不是橫平豎直類型的,製作出來的模具也會相對較複雜,而且模具會較大,不能一次生產多件產品,生產效率較低,針對此種情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一次成型能生產出多個三通,模具簡單且佔空間較小,實現了大批量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且減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以實現Y形三通的大批量生產的同時節約了生產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和置於其上由下到上依次放置的墊腳、定模板固定板、定模板、動模板、動模板固定板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中心設有澆口套,沿所述澆口套中心開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沿所述澆口套中心穿過所述動模板、所述動模板固定板的主流道和置於所述定模板與所述主流道連通的多條相互平行的分流道,所述定模板上開有多組Y形腔,每組Y型腔為兩個反方向放置的正Y形和倒Y形,所述分流道邊緣分別與正Y形和倒Y形的型腔連通,所述動模板和所述定模板上均設有第三型芯;
所述定模固定板和所述動模固定板上分別設有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分別固定在型芯導向機構且與所述Y型腔的傾斜部分配合,每組所述第三型芯分別與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閉合時形成整體的正Y形型芯和倒Y形型芯;
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固定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第一彈簧,開模後通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的間隙使所述倒Y形三通掉落,所述下模座上開有頂料孔的上面設有直頂出機構,所述直頂出機構包括頂杆,所述頂杆直徑與所述型腔豎直端的外徑相同,通過所述頂杆穿過所述第三型芯將所述正Y形三通頂出;
所述分流道與所述正Y形型腔連料部分設有拉料杆,所述拉料杆固定在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上,開模時通過所述第一彈簧使所述拉料杆對所述連料部分產生拉力,使其分開,所述倒Y形型腔與所述分流道點連接,開模時根據其拉力將兩者分離。
進一步的,所述動模板固定板底部開有凹槽,所述型芯導向機構置於其內,所述型芯導向機構包括豎直放置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液壓杆頂部設有梯形滑塊,所述梯形滑塊兩側面滑動配合有斜滑塊,所述斜滑塊的另一側面通過第二彈簧固定在所述動模板固定板內側壁,通過所述液壓缸帶動所述梯形滑塊豎直運動進而推動與其配合的兩個斜滑塊沿水平方向相互做相反方向的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板上的Y型腔上部通過三角形的調整塊設為可拆卸連接,通過將所述調整塊分別固定在所述定模板固定板和所述動模板固定板上,使其開模時容易將工件取出和閉模時使其形成完整的Y形型腔。
進一步的,所述調整塊置於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的對稱中心且不影響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的水平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彈簧張開時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的高度大於等於所述Y形三通的豎直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直頂出機構還包括墊板和第三彈簧,所述墊板置於所述下模座開有頂料孔上方,通過多個第三彈簧將所述墊板與所述定模板固定板連接,所述墊板與所述定模板固定板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彈簧的最大壓縮量大於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的最大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正Y形的所述第三型芯底部與所述頂杆的頂部同軸心固定連接。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具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通過此種排布方式能夠實現在有限的空間內一次成型多個Y形三通,實現大批量生產,且結構簡單,明顯的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2)本發明所述的動模板固定板底部開有凹槽,所述型芯導向機構置於其內,所述型芯導向機構包括豎直放置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液壓杆頂部設有梯形滑塊,所述梯形滑塊兩側面滑動配合有斜滑塊,所述斜滑塊的另一側面通過第二彈簧固定在所述動模板固定板內側壁,通過所述液壓缸帶動所述梯形滑塊豎直運動進而推動與其配合的兩個斜滑塊沿水平方向相互做相反方向的運動。由於Y形三通的特殊結構,閉模時型芯不能水平或豎直的進入,需要水平和豎直共同運動,使其斜向進入型腔,通過此種結構簡單方便的實現了此種進入方式,實用性較強。
(3)本發明所述的定模板上的Y型腔上部通過三角形的調整塊設為可拆卸連接,通過將所述調整塊分別固定在所述定模板固定板和所述動模板固定板上,使其開模時容易將工件取出和閉模時使其形成完整的Y形型腔。由於屬於管件類型,且整個型腔均處於一個板中,若型腔為整體的話管件無法取出,根據其本身的形狀,設置可拆卸的三角形調整塊最為合適。
(4)本發明所述的調整塊置於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的對稱中心且不影響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的水平運動。便於各部分之間的配合,結構更加緊湊。
(5)本發明所述的第一彈簧張開時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的高度大於等於所述Y形三通的豎直高度。只有如此的高度才能方便快捷的使倒Y形三通脫出模具。
(6)本發明所述的直頂出機構還包括墊板和第三彈簧,所述墊板置於所述下模座開有頂料孔上方,通過多個第三彈簧將所述墊板與所述定模板固定板連接,所述墊板與所述定模板固定板平行。簡單方便的實現了正Y形三通脫出模具,運動平穩,脫模過程中不會使管件發生傾斜。
(7)本發明所述的第三彈簧的最大壓縮量大於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定模板固定板之間的最大高度。保證脫模時頂杆能將管件頂出。
(8)本發明所述的正Y形的所述第三型芯底部與所述頂杆的頂部同軸心固定連接。將兩者設為一體便於正Y形的脫模,而無需再採用其他複雜的結構,此種結構簡單,適用於此工件的脫模。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一模多腔Y形三通注塑模具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型芯導向機構A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流道與型腔連接部分的拉料B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直頂出機構C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模座;2-動模板固定板;3-動模板;4-定模板;5-型芯導向機構;6-定模板固定板;7-墊腳;8-下模座;9-直頂出機構;10-拉料杆;11-第三型芯;12-第一彈簧;13-第二型芯;14-第一型芯;15-調整塊;16-流道;17-澆口套;501-斜滑塊;502-梯形滑塊;503-液壓缸;504-第二彈簧;901-墊板;902-第三彈簧;903-頂杆;1701-主流道;1702-分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一種易成型的Y形三通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8和置於其上由下到上依次放置的墊腳7、定模板固定板6、定模板4、動模板3、動模板固定板2和上模座1,上模座1中心設有澆口套17,沿澆口套17中心開有流道16,流道16包括沿澆口套17中心穿過動模板3、動模板固定板6的主流道1601和置於定模板4與主流道1601連通的多條相互平行的分流道1602,定模板4上開有多組Y形腔,每組Y型腔為兩個反方向放置的正Y形和倒Y形,分流道1602邊緣分別與正Y形和倒Y形的型腔連通,動模板3和定模板4上分別設有第三型芯11,通過此種排布方式能夠實現在有限的空間內一次成型多個Y形三通,實現大批量生產,且結構簡單,明顯的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動模板固定板2和定模板固定板6上均設有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分別固定在型芯導向機構5且與Y型腔的傾斜部分配合,每組第三型芯11分別與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閉合時形成整體的正Y形型芯和倒Y形型芯,適用於此種工件的排布方式,專用於此種情況的型芯導向機構5,結構簡單且節省空間,節約了成本。
定模板4和定模板固定板6之間固定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第一彈簧12,開模後通過定模板4和定模板固定板6之間的間隙使所述倒Y形三通掉落,下模座8上開有頂料孔的上面設有直頂出機構9,直頂出機構9包括頂杆903,頂杆903直徑與型腔豎直端的外徑相同,通過頂杆903穿過第三型芯11將正Y形三通頂出,一組三通只需一個頂出機構,倒Y形三通只需通過本身重力自然掉落即可,節省材料,且達到的脫模效果更好,不會使其變形。
分流道1602與正Y形型腔連料部分設有拉料杆10,拉料杆10固定在定模板固定板6上,開模時通過第一彈簧13使拉料杆10對連料部分產生拉力,使其分開,倒Y形型腔與所述分流道1602點連接,開模時根據其拉力將兩者分離,節省了切斷連料部分的切刀,將連接部分設為點連接,通過開模使其拉斷,斷口較平齊,達到的效果更好。
其中,動模板固定板2底部開有凹槽,型芯導向機構5置於其內,型芯導向機構5包括豎直放置的液壓缸503,液壓缸503的液壓杆頂部設有梯形滑塊502,梯形滑塊502兩側面滑動配合有斜滑塊501,斜滑塊501的另一側面通過第二彈簧504固定在動模板固定板2內側壁,通過液壓缸503帶動梯形滑塊502豎直運動進而推動與其配合的兩個斜滑塊501沿水平方向相互做相反方向的運動,由於Y形三通的特殊結構,閉模時型芯不能水平或豎直的進入,需要水平和豎直共同運動,使其斜向進入型腔,通過此種結構簡單方便的實現了此種進入方式,實用性較強。
其中,定模板4上的Y型腔上部通過三角形的調整塊15設為可拆卸連接,通過將調整塊15分別固定在定模板固定板6和動模板固定板2上,使其開模時容易將工件取出和閉模時使其形成完整的Y形型腔,由於屬於管件類型,且整個型腔均處於一個板中,若型腔為整體的話管件無法取出,根據其本身的形狀,設置可拆卸的三角形調整塊15最為合適。
其中,調整塊15置於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的對稱中心且不影響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的水平運動,便於各部分之間的配合,結構更加緊湊。
其中,第一彈簧12張開時定模板4和定模板固定板6之間的高度大於等於Y形三通的豎直高度,只有如此的高度才能方便快捷的使倒Y形三通脫出模具。
其中,直頂出機構9還包括墊板901和第三彈簧902,墊板901置於下模座8開有頂料孔上方,通過多個第三彈簧902將墊板901與定模板固定板6連接,墊板901與定模板固定板6平行,簡單方便的實現了正Y形三通脫出模具,運動平穩,脫模過程中不會使管件發生傾斜。
其中,第三彈簧902的最大壓縮量大於定模板4和定模板固定板6之間的最大高度,保證脫模時頂杆903能將管件頂出。
其中,正Y形的第三型芯11底部與頂杆903的頂部同軸心固定連接,將兩者設為一體便於正Y形的脫模,而無需再採用其他複雜的結構,此種結構簡單,適用於此工件的脫模。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將本發明的模具通過下模座8上的U形槽固定在注塑機工作檯上,動模固定在注塑機部分,固定完成後,接通電源使注塑機推動動模向下運動閉合,在其開始運動的同時並控制電動缸503運動,使其上的梯形滑塊502向下運動,進而推動斜滑塊501上的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水平相互靠近,外加動模的向下運動,使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實現了斜向運動,逐漸伸入型腔,且調整塊15隨著動模板3向下靠近型腔,直到定模板4與動模板3接觸,第一型芯14、第二型芯13、型腔和調整塊15組合形成封閉的Y形三通上部分流道,由於定模板4和定模板固定板6之間由第一彈簧12連接,存在一定高度,會繼續推動動模向下運動,型芯和型腔也隨之豎直向下運動,直至完全閉合,使第三型芯12伸入型腔,至此完整的正Y形三通流道和倒Y形三通流道完成,將注塑機內加熱完成的熔融塑料通過澆注口注入,經流道16流入各個模具內,澆注完成後,待塑料冷凝,啟動注塑機開模,與此同時液壓缸503反向轉動,使第一型芯14和第二型芯13逐漸移出型腔,在此過程中,首先第一彈簧12復位,在復位過程中,由於拉料杆10會隨著定模板固定板6向下運動,且拉料杆10的頂部與塑料固定且靠近正Y形型腔和分流道1602點連接的部分,通過拉力將兩部分分離,隨著開模運動,動模板3和定模板4分離,流道16形成的廢料會隨著動模板3移動,而倒Y形三通由於反向置於定模板4,不會隨之上升,且二者之間產生拉力,很容易在其點連接部分被拉斷,隨之自然從定模板4向下掉落,在動模板3和定模板4分離的過程中,注塑機上的頂料杆將會隨之上升,推動直頂出機構9向上運動,其上的頂杆903將工件頂出,直至開模完成取出工件,至此一次加工完成,如需批量進行生產,繼續重複上述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