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獲得魯迅文學獎的49篇中篇小說中)
2023-06-01 21:57:03 1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旨在獎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首次評獎從1997年開始包括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獎、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翻譯等等截至目前,共評選7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
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旨在獎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首次評獎從1997年開始。包括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獎、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翻譯等等。截至目前,共評選7屆。
因為長篇小說的受眾廣、關注度高,出現的精品也多,所以茅盾文學獎為更多讀者所熟知。其實中篇小說的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並不輸於長篇小說,而且形式靈活,並不會佔據更多閱讀時間,為廣大小說愛好者深深喜歡,尤其是文學雜誌的最愛。每年產生無數的中篇小說,因此能夠獲得魯迅文學獎甚至比獲得茅盾文學獎還要困難。
在7屆魯迅文學獎獲獎的49篇中篇小說中,根據我個人的閱讀體驗,以下8部絕對是不得不讀的經典。
08 東西《沒有語言的生活》在父親是個瞎子、兒子聽力障礙、兒媳是個啞巴的家庭裡,他們一個看不見、一個聽不到、一個說不出,怎麼樣完成溝通?沒有語言的生活,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裡,是不幸還是幸運?我們的語言能不能夠表達自己意識?我們每天說了那麼多話,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讀了這篇小說後,我們應該能對喧囂的社會有那麼一點點的反省。
1998年,《沒有語言的生活》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影《天上的戀人》獲第十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
07葉廣芩《夢也何曾到謝橋》這篇小說描述的是清朝晚期一個貴族家庭發生的故事。葉廣芩是清代顯赫的皇親葉赫那拉氏的後裔,清朝覆滅後,這個家族很多人簡姓「葉」。她是實實在在的名門望族,皇親國戚。年少時家族的輝煌和人物關係,恐怕也堪比半個紅樓夢。
小說的題目取自納蘭容若的《採桑子》:
誰翻樂府悽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小說通篇瀰漫著一種閒散的貴族氣息和追憶中的蒼涼感,她筆下那庭院深深地沒落貴族的大宅門的生活,讓人念想它那曾經雍容卻又不停消逝而讓人哀傷的一面。
06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世間已無陳金芳》講述了一個「北漂女孩」的奮鬥、掙扎、追求以及夢想的幻滅。
「我只是想活得有點人樣兒。」在時代的轉型中,有多少陳金芳這樣的人,因出身底層而備受歧視,就像活出點人樣兒來。但是最終看似成功的她外邊光鮮亮麗,卻是靠著一些齷齪的勾當走向所謂的「成功」。最終,曾經呼風喚雨的她以破產告終,躲在城鄉結合部的一棟公寓裡自殺未遂。
小說體現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文學性、人文關懷與批判精神的合而為一。
05鐵凝《永遠有多遠》文人從政我向來是有些懷疑的,尤其是寫出過《哦,香雪》《沒有鈕扣的紅襯衫》《永遠有多遠》等小說得這麼有才華的女作家。
平心而論,鐵凝的中篇寫得乾淨利落,而且對人性有很深的洞悉。
04喬葉《最慢的是活著》以前上學的時候就挺喜歡讀喬葉的雞湯散文,後來喬葉開始寫小說後,也讀過一些,印象不深,直到讀到這篇《最慢的是活著》。
「活著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變成了最慢。生命將因此而更加簡約、博大、豐美、深邃和慈悲。」
後來有幸聽過喬葉老師講課,也得到了她的籤名本小說,頗為值得紀念。
03葛水平《喊山》葛水平營造的山村世界令人震撼,作品語言精彩,人物性格的刻畫真實,可謂深入骨髓。可稱得上當今偏遠山區民風民情的一幅浮世繪。
02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遲子建是我非常喜歡的女作家,其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但她的中篇寫得也非常好,《清水洗塵》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為其最經典的中篇作品。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寫一個女魔術師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喪生,無限哀痛的她掙扎著走出去,想去追尋丈夫的靈魂,看到、經歷到的一些故事。遲子建創作這篇小說的時候,也是新婚不久丈夫因車禍去世,整部小說寫得感人至深,哀傷如泉水一般流淌在人的心上。
01畢飛宇《玉米》我認為畢飛宇是最會刻畫女人心理的作家,作為一個男作家,比女人還會寫女人。尤其《青衣》《玉米》等中篇小說,感覺比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推拿》寫得要精彩。
第四屆英仕曼亞洲文學獎授獎辭這樣說:
《玉米》對「文革」時期中國家庭和鄉村生活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探索,作家在一個扣人心弦的家庭衝突和愛情故事中,天衣無縫地遊走於史詩般的宏大敘述和深入細膩的描寫之間,既氣勢磅礴又精妙細微,不僅勾勒出個體的生活,同時還呈現了整個社會的全貌。
49篇我並沒有能全部讀完,推薦也是根據個人愛好。全部獲獎中篇小說篇目如下:
第一屆(1995-1996)
鄧一光《父親是個兵》
林希《小的兒》
劉醒龍《挑擔茶葉上北京》
何申《年前年後》
李國文《涅槃》
劉恆《天知地知》
東西《沒有語言的生活》
閻連科《黃金洞》
李貫通《天缺一角》
徐小斌《雙魚星座》
第二屆(1997—2000)
葉廣芩《夢也何曾到謝橋》
鬼子《被雨淋溼的河》
鐵凝《永遠有多遠》
衣向東《吹滿風的山谷》
閻連科《年月日》
第三屆(2001—2003)
畢飛宇《玉米》
陳應松《松鴉為什麼鳴叫》
夏天敏《好大一對羊》
孫惠芬《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
第四屆(2004 — 2006年)
蔣韻《心愛的樹》
田耳《一個人張燈結彩》
葛水平《喊山》
遲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曉航《師兄的透鏡》
第五屆(2007 — 2009年)
喬葉《最慢的是活著》
王十月《國家訂單》
吳克敬《手銬上的藍花花》
李駿虎《前面就是麥季》
方方《琴斷口》
第六屆(2010 — 2013年)
格非《隱身衣》
滕肖瀾《美麗的日子》
呂新《白楊木的春天》
胡學文《從正午開始的黃昏》
王躍文《漫水》
第七屆(2014 — 2017年)
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
阿來《蘑菇圈》
尹學芸《李海叔叔》
小白《封鎖》
肖江虹《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