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續集間隔時間(續集電視劇為何)
2023-06-02 03:43:56 1
縱觀這個暑期檔各大平臺播出的電視劇集,從《少年派2》《二十不惑2》(上圖)《民國大偵探2》到《歡樂頌3》(下圖),續集劇目層出不窮。這些劇播出前被觀眾寄予厚望,但往往播出後口碑褒貶不一、質疑聲不斷。續集電視劇為何「吃力而不討好」呢?
續集拍攝蹭前作流量
近年來,每當一部電視劇播出火爆之後,製作方就會考慮推出續集。這樣做無非是想藉助前劇的播出火爆之勢,主動佔據市場。但從劇集內容上看,很多續集劇並不在乎故事的延續性。比如當下正在播出的《歡樂頌3》,雖然頂著《歡樂頌》這個IP,但劇中是全新的人物、全新的故事,這也是國產劇續集中的常見操作。創作者認為,這樣做既可以帶來內容上的新意、規避沒新故事可講的尷尬,也可以避免原有演員班底湊不齊的煩惱。這類操作的續集劇還有《亮劍》的續集《亮劍2》《亮劍3》、《琅琊榜》續集《琅琊榜2:風起長林》、《親愛的,熱愛的》續集《親愛的,摯愛的》、網劇《致我們》三部曲以及《假日暖洋洋2》等。這些續集劇播出後,無一例外地都出現了觀眾不買帳、口碑難以超越前作的情況。
還有一種續集,雖然在故事上能夠做到延續前作,但因為很難湊齊原班演員,換演員必然影響觀眾對續集播出的認可度,比如目前在播的《二十不惑2》,以及早前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愛情公寓》《鄉村愛情》《鬼吹燈》系列等。
創作人員應更具前瞻性
相比一些歐美季播劇播出幾季甚至十幾季口碑依然不減的現象,國產劇續集為何吃力卻不討好呢?只做概念而不做內容,恐怕是主要原因所在。
季播劇一般在立項之初就會有一個整體設計,考慮人物、故事的走向。而國產劇的製作方很少在推進一個項目時就想到續集的情形,基本都是一部劇火了之後才想起要趁熱打鐵推進續集,甚至還會出現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推續集的現象。如此一來,在故事表達上難免出現延續性的偏差。按照大多數中國觀眾的思維習慣,要在一部劇集裡看到一個有始有終的故事,最好還是大團圓。如果一部作品沒有在創作之初就預設推出續集,為故事的後續發展留有空間,那必然會出現續集創作難度大的問題。
續集劇創作的成功與否,也受不同的制播環境、觀眾接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會展現主創者的態度和能力問題。如果主創人員在開發一部劇集時更具前瞻性,在兼顧觀眾觀劇習慣的基礎上,給角色人物的成長留有一些空間,為後續故事留有餘地,就不至於面對續集劇創作時的捉襟見肘了。
作者:劉桂芳
來源: 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