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自動換檔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0:46:26 4
專利名稱:車輛自動換檔控制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配件。具體指凡由機械變速箱控制變換速度的車輛都可應用的自動換檔控制器。
凡由變速箱控制變換速度的車輛,如汽車,坦克車,拖拉機等,由發動機將動力經過變速箱內各軸齒輪不同嚙合組合的變化,使其傳動比變化,從而達到行走系統不同的速度。這種變速箱內不同齒輪嚙合的組合稱為換檔。檔位的變化,自有機動車以來一直是由人工操縱變速杆來實現的,一直到今天仍然是這樣。後來發展到自動換檔。六十年代以前應用較多的是全液壓控制式自動換檔系統。1983年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推出電子控制的全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它比原液壓式自動換檔器節油10%-30%,深受用戶的歡迎。這種自動換檔系統有三個最主要的部分。即信號傳感器,電子控制器和執行機構。信號傳感器將車輛行駛的有關狀態信息的機械參數轉變為電信號,電子控制器接受這些信號和駕駛員給予的幹預信息,進行比較運算,再按照事先存儲在控制器內的程序,發出指令,執行機構接受控制電路的指令,按照指令的要求做出機械動作,自動適應行駛的要求。現在使用的執行機構,換檔控制器是由兩大部分組成,選檔器和推檔器。動作元件應用的液壓油缸由電磁閥控制,根據程序指令,選檔電磁閥動作,傳導選檔器,將變速箱的檔位撥到選定的位置,電磁閥關閉,推檔電磁閥動作,推檔器動作,將選好的檔位推到位,完成換檔。這種換檔器的缺陷是結構比較複雜,電子控制器的程序也複雜,液壓元件漏油總是會影響動作準確性。其機械式全自動換檔器,只是汽車本身的變速箱是機械的,但控制變速箱的執行機械仍然是液壓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使全機械式自動換檔器名符其實地成為全機械式,不出現液壓式結構,從而使換檔執行精確可靠。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面敘述的技術方案實現的為了使結構筒單,動作精確可靠,設計中將選檔與推檔綜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三維空間動作。這是在國內外首次推出,凸輪與搖臂組合在一起,由一般微型電機作動力的車輛自動換檔控制器。在伸出變速箱的變速撥叉杆上,固定一搖臂,在變速撥叉杆周圍,並且與杆軸線平行的位置上設有一凸輪,凸輪半徑大小在圓周內分為若干段,每段內半徑相等,段數與變速箱檔位變速軌變化的位置數相同。在每段半徑相同的凸輪圓周面上都設有正弦曲線槽,弦高為撥檔行程。搖臂的另一端伸在槽內,搖臂伸在槽內一端的形狀端部為圓柱形,圓柱面壓在凸輪表面上,圓柱上伸出一銷柱插在凸輪表面的正弦曲線槽內。
凸輪轉動由一般微電機驅動。凸輪裝在箱體內,微電機通過減速器帶動凸輪按電子控制器的指令轉過一角度,由於半徑大小不同,凸輪的外圓周面的升高或降低,至使搖臂與凸輪接觸一端升高或降低,搖臂固定在變速撥叉杆上的一端,受撥叉杆的限制只能在原位置轉動,帶動撥叉杆轉動一個角度,這樣完成了選檔的動作。搖臂插在正弦曲線槽內的一端,隨凸輪轉動限制在槽內,根據槽的形狀在凸輪圓周面上改變軸向位置,帶動變速撥叉杆同步位移,完成了推檔的動作。正弦曲線波的高度與推檔的距離相同。至此利用凸輪與搖臂的配合達到變速撥叉杆的轉動角度和軸向位移,完成了選檔和推檔,配合電子控制器程序控制,完成了自動換檔的控制,實現了真正的全機械式。
圖示是本實用新型在上海桑塔那普通型轎車上的自動換檔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本實用新型最基本的一種結構形式,現作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圖示說明1.傳感器2.減速器蝸杆3.微電機4.變速凸輪5.搖臂6.箱體7.變速撥叉杆8.蝸輪在汽車的變速箱體上,用箱體上現有的螺栓固定一個箱體6,箱體6內安裝變速凸輪4和蝸輪8,本設計變速凸輪與蝸輪聯成一體,使用的尼龍66材料,也可使用金屬材料。可機械加工,也可注塑成型。微電機3利用本身的減速器蝸杆2與蝸輪8減速,傳遞動力使變速凸輪4轉動。轉動的時間和轉向或轉過的角度都由電子控制器發出的指令來控制。搖臂5固定在變速撥叉杆7上,與撥叉杆7為剛性聯接。本設計中使用搖臂孔與撥叉杆為過渡配合用緊固螺釘緊固。伸出在凸輪圓周表面正弦曲線槽中的一端,端面為圓柱面,圓柱面上伸出一銷柱,伸進槽中。桑塔那車變速箱內的變速撥叉杆的端部有一異形壓簧,對撥叉有一個單方向扭轉的彈性力,充分利用這彈性力使搖臂的圓柱面壓向凸輪的圓周表面,以保證選檔的精確性。銷柱伸進槽中保證推檔的可靠性。傳感器1是記錄換檔器的工作狀態的,具體說是記錄經變速凸輪4轉至某個檔位,傳輸給電子控制器,供其比較工作是否到位。至此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實施完成。
權利要求1.一種由微電機通過減速器驅動執行動作機構的車輛自動換檔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執行動作機構凸輪與搖臂,在伸出變速箱的變速撥叉杆上固定一搖臂;在變速撥叉杆周圍並且與杆軸線平行的位置上設有一凸輪,凸輪的半徑大小在圓周內分為若干段,每段內的半徑相等,段數與變速箱檔位變化的位置數相同,在每段半徑相同的凸輪圓周面上都設有正弦曲線形槽,其弦高為撥檔行程,搖臂另一端伸在槽內。
2.按照權利要求1所敘述的車輛自動換檔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搖臂伸在槽內的另一端,形狀為圓柱形,圓柱面壓在凸輪表面上,圓柱上伸出一銷柱,插在凸輪表面的正弦曲線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配件。具體指凡由變速箱控制變換速度的車輛都可應用的自動換檔控制器。本控制器在凸輪和搖臂的配合下,由微電機驅動,在電子控制器指令下實現自動換檔。
文檔編號B60K20/00GK2323999SQ9722647
公開日1999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11日
發明者林中尉 申請人:深圳市欣源晟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