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月活動21天打卡通知(出書拍電影定製讀書卡)
2023-06-01 07:51:38 2
讀書月活動21天打卡通知?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讀書月活動21天打卡通知?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書月活動21天打卡通知
現代快報訊 11月13日,「一『棲』開卷 閱歷百年——閱享·感悟·銘記」主題活動在南京曉莊學院行知園舉行。「棲·閱」讀書卡現場正式啟用,升級了棲霞居民的閱讀體驗。此外,《沸騰的曉莊》一書、《曉莊1930》網絡電影的分享,多角度展現了棲霞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為大家帶來一場豐盛的閱讀大餐。這是棲霞區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之一,將更好地滿足棲霞百姓的閱讀需求,在全區營造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文化氛圍,讓棲霞到處散發出閱讀魅力的芬芳。
此次活動由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指導,江蘇省書香全民閱讀基金會、中共棲霞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棲霞區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鳳凰讀書會、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現代快報 、書香江蘇在線、棲霞區邁皋橋街道辦事處聯合承辦。
「棲·閱」讀書卡啟用,帶你打開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活動伊始,一段短片帶大家領略了一個充滿書香的棲霞。在這裡,書香隨處可聞、書屋隨處可見、書影隨處可現,每個人都能找到心儀的方式,走進閱讀的世界。
為了更好地推進棲霞區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入開展,組織引導更多的棲霞百姓,參與全民閱讀,愛上閱讀,今年,棲霞區委宣傳部與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協同開發定製了「棲·閱」讀書卡,為棲霞百姓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棲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文峰在致辭中表示,啟用「棲·閱」讀書卡,就是要進一步將「全民閱讀」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通過不斷創新方式、拓展載體,雙向賦能,構建「全民愛讀書、全民讀黨史」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把紅色教育融入日常、學在經常,促進全民閱讀真正落地生根、全民受益,讓全區黨員幹部群眾在閱讀紅色經典中增長智慧、涵養情操,找到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現場,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副會長汪維宏,棲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文峰,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大華為「棲·閱」讀書卡按下啟用鍵。
據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電子商務中心副經理李明介紹,「棲·閱」讀書卡可線上線下同步使用。其中,線下可在新華書店3家實體門店(新街口旗艦店、教育書店、江東中路店)購買圖書(教材等除外),並享受8折優惠。線上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可進入「棲·閱」讀書吧,動動手指就能購買圖書,全場優惠8折起。記者掃碼進店發現,不少圖書的售價已經是標價的8折,參加活動後優惠力度更大。目前,該卡僅開通儲值功能,每張卡內有100元。在後續的迭代開發中,該卡將逐步增加會員權益、積分兌換、閱讀獎勵等功能。
活動現場,南京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專職副局長鄭玲玲、現代快報社總編輯梁波、棲霞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史學經向棲霞區學生代表贈送「棲·閱」讀書卡,讓孩子們帶動更多的人,一起沉浸在書香棲霞中,打開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從書中重溫百年黨史,汲取前行動力
袁文峰在致辭中強調,中共曉莊支部的革命活動,在南京黨史上書寫了輝煌的篇章,要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用好發生在身邊波瀾壯闊的革命故事,不斷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力和影響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棲霞區從去年開始,就著手深入挖掘本地區紅色文化資源,策劃書籍、舞臺劇、網絡電影、紀錄片、廣播劇等近10種藝術表現形式,今年結出了豐碩的藝術成果。《沸騰的曉莊》一書是其中的一項。
王文嶺在分享中講到,他在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過程中,注意到陶行知與中國共產黨人的密切關係,於是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創作了《沸騰的曉莊》這本書。書中講述了中國近現代教育家、中共曉莊支部第一任書記劉季平等人在棲霞活動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劉季平、石俊等5名中共學生黨員考入了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即現在的南京曉莊學院),並在曉莊成立黨支部和共青團支部,吸收進步青年學生和革命群眾,壯大了黨團組織力量。在他看來,棲霞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曉莊黨團員的革命活動及其影響尤其深遠。他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汲取前行的動力。
活動現場,劉季平的女兒、全國總工會退休幹部劉爽還通過視頻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了父親的英勇事跡。
活化紅色文化資源添碩果,《曉莊1930》11月23日上映
活動現場,伴隨著低沉的音樂,《曉莊1930》網絡電影預告片播放,一幕幕牽動人心。《曉莊1930》由棲霞區委宣傳部、區委黨史辦、邁皋橋街道工委總體籌劃指導,南京書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資拍攝。電影講述了曉莊十烈士之一、曉莊師範學生黨員葉剛受南京市委委派,策反查封並駐紮在曉莊師範的國民黨軍警,由於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壯烈犧牲。陶行知先生得知葉剛被害後,將其留下的童話作品匯集成冊,並提筆寫序,作為紀念。
活動現場,參與劇本編寫的邁皋橋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任寅釗、參與演出的邁皋橋街道華電社區黨委副書記蔣丹晴,以及電影出品方南京書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呂沐寒三位嘉賓對談分享。
「曉莊十烈士中,最小的16歲,最大的23歲,明知前途坎坷,不惜流血犧牲,也要追求革命的人生理想。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呢?我們應該發掘出烈士們最真實、最動人的故事,展現他們的信念。」任寅釗說,在劇本編寫中,他對曉莊產生了新的認識和感悟,也更加明白共產黨員應該做什麼事、怎麼去做。
在分享參演感受時,蔣丹晴稱,當換上民國時期的服裝,看著為自由而戰的青年學生時,仿佛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曉莊英烈們用青春和鮮血續寫了時代華章,他們的精神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去賡續。」作為出品方,呂沐寒表示:「革命烈士的故事和精神很具有感染力,他們值得也需要我們去銘記、去傳播。」
老一輩革命者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頌揚。當天,邁皋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的學生,為大家演唱曉莊師範校歌《鋤頭舞歌》、朗誦梁啓超《少年中國說》等節目。
見習記者 王新月 現代快報 /ZAKER南京記者 劉偉娟 杜雪迎 潘榮/文 徐洋 劉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