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19:21:26 4

本發明涉及織物質量性能測試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和一種毛絨固結強度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毛絨固結強度是影響毛絨織物品質的重要因素。
現有技術中有通過手扯等方式來測試毛絨固結強度的測試方法。
現有技術中的測試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測試結果不準確,且測試結果受測試者的主觀影響較大,不能客觀地對毛絨固結強度作出判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結果不準確,且測試結果受測試者的主觀影響較大,不能客觀地對毛絨固結強度作出評價的問題。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於上述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本測試裝置包括底布夾持裝置、毛絨夾持裝置以及第一驅動裝置;
毛絨夾持裝置位於底布夾持裝置的下方;
底布夾持裝置具有第一夾持結構和第二夾持結構,第一夾持結構和第二夾持結構之間具有夾持空間;
毛絨夾持裝置具有第三夾持結構,第三夾持結構位於夾持空間的正下方;
第一驅動裝置與毛絨夾持裝置傳動連接,且第一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毛絨夾持裝置相對底布夾持裝置上升或下降,使第三夾持結構進入或脫離夾持空間;
測試裝置還包括測力裝置;測力裝置用於測量第一驅動裝置帶動毛絨夾持裝置下降時,第一驅動裝置施加在毛絨夾持裝置上的力。
進一步地,測試裝置還包括分隔機構,分隔機構包括第一連接銷、第二連接銷、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
第一連接銷垂直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的下端且第一連接銷能夠沿其軸線轉動;第一連接銷上設有貫穿其側面的第一滑槽,第一分隔片滑動配合在第一滑槽中;
第二連接銷垂直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的下端且第二連接銷能夠沿其軸線轉動;第二連接銷與第一連接銷相間隔設置;第二連接銷上設有貫穿其側面的第二滑槽,第二分隔片滑動配合在第二滑槽中。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銷和第二連接銷均包括固定銷段和活動銷段;固定銷段固定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活動銷段與固定銷段之間通過球面副連接,使活動銷段能夠繞其軸線旋轉和沿徑向彎折。
進一步地,第一夾持結構包括第一墊塊和第一壓塊;
第二夾持結構包括第二墊塊和第二壓塊;
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連接成一體,形成板狀的承墊塊;
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相對設置在承墊塊的下方;
底布夾持裝置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
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均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且第二驅動裝置能夠同步驅動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貼合或遠離承墊塊。
進一步地,承墊塊的下方還設有第三壓塊和第四壓塊;
第一壓塊、第三壓塊、第二壓塊、第四壓塊均為條形結構,且四者依次首尾連接形成中間具有夾持空間的矩形框壓板;
第一連接銷和第二連接銷均連接在矩形框壓板的下端面上。
矩形框壓板的下端面上還設有導槽,第一連接銷的固定銷段和第二連接銷的固定銷段分別滑動連接在導槽中。
進一步地,承墊塊設有至少一對導孔,矩形框壓板連接有導柱,導柱滑動配合在導孔中;
第二驅動裝置為直線液壓缸;
直線液壓缸的缸筒與承墊塊直接或間接連接在一起,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矩形框壓板,且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的軸線方向與導孔的軸線方向平行。
進一步地,第三夾持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
第二夾片上傳動連接有第三驅動裝置;
第三驅動裝置能夠驅動第二夾片貼合或遠離第一夾片。
進一步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
滑軌,滑軌沿豎直方向設置;
升降臺,升降臺與滑軌滑動配合;毛絨夾持裝置與升降臺固定連接;
第一驅動器,第一驅動器能夠驅動升降臺沿滑軌上升或下降;
測力裝置與第一驅動器相連接,用於測量第一驅動器驅動升降臺下降時,第一驅動器施加給升降臺的力。
進一步地,測試裝置還包括箱體,箱體為密封結構;
箱體上設有可打開和關閉的箱門;
底布夾持裝置、毛絨夾持裝置以及第一驅動裝置均設置在箱體中;
承墊塊固定連接於箱體內側的頂面。
一種毛絨固結強度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基於前述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本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底布夾持步驟:使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面朝下,將待測毛絨織物的一組對邊分別夾持在第一夾持結構和第二夾持結構上;
毛絨分隔步驟:在底布夾持步驟之後,待測毛絨織物的底布被夾持固定,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因自重自然下垂;
轉動調整第一連接銷使配合在第一滑槽中的第一分隔片從夾持空間的外側指向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然後將第一分隔片沿著第一滑槽推入直到第一分隔片從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根部貫穿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
轉動調整第二連接銷使配合在第二滑槽中的第二分隔片從夾持空間的外側指向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然後將第二分隔片沿著第二滑槽推入直到第二分隔片從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根部貫穿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
將第一連接銷和第二連接銷的活動銷段均向遠離彼此的一側折彎,使連接在其上的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壓在兩側的毛絨上,使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之間的毛絨獨立下垂;
毛絨夾持步驟:使用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毛絨夾持裝置上升,使第三夾持結構進入夾持空間,然後使用第三夾持結構夾持待測毛絨織物的部分毛絨;
毛絨拉扯步驟:使用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毛絨夾持裝置下降,使第三夾持結構脫離夾持空間,並向下拉扯待測毛絨織物的毛絨,直到被拉扯的毛絨脫離待測毛絨織物的底布;
檢測步驟:在毛絨拉扯步驟中,測力裝置測量第一驅動裝置帶動毛絨夾持裝置下降時,第一驅動裝置施加在毛絨夾持裝置上的力。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快捷,能夠客觀科學準確地測量得出毛絨固結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底布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底布夾持裝置夾持待測毛絨織物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矩形框壓板和下墊塊壓合待測毛絨織物的一種優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底布夾持裝置的進一步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第一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毛絨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的進一步改進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的箱體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分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中的第一連接銷和第二連接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0的A向視圖;
圖13為圖11中的分隔機構處於中間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1中的分隔機構處於再一中間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1中的分隔機構處於分隔毛絨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圖11中的分隔機構處於收納狀態時的機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方法的流程圖;
圖18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待測毛絨織物的底布和毛絨分別夾持在底布夾持裝置和毛絨夾持裝置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中:
測試裝置010;
箱體100;
箱門110;
底布夾持裝置200;
第一夾持結構210,第一墊塊211,第一壓塊212;
第二夾持結構220,第二墊塊221,第二壓塊222;
夾持空間230;
承墊塊240,導孔241;
第二驅動裝置250;
矩形框壓板260,導柱261,彈性壓塊262,調節滑槽263;
第三壓塊272;
第四壓塊282;
第一驅動裝置300;
滑軌310,支撐立柱311,導槽312;
升降臺320;
驅動器330;
安裝板340;
毛絨夾持裝置400;
第三夾持結構410,第一夾片411,第二夾片412,第三驅動裝置413,支架414;
控制箱500,控制開關組510,顯示屏520;
分隔機構700;
第一連接銷710,第一滑槽711;
第二連接銷720,第二滑槽721;
第一分隔片730;
第二分隔片740;
固定銷段750;
活動銷段760;
測力裝置800;
待測毛絨織物900,底布910,毛絨92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均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在本發明描述中若出現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水平」、「豎直」等術語並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並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若出現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可用於測試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固結強度。
圖1為本實施例中的測試裝置010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的測試裝置010包括底布夾持裝置200,毛絨夾持裝置400、第一驅動裝置300以及測力裝置800。其中,底布夾持裝置200可固定設置,用於夾持和固定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毛絨夾持裝置400設置在底布夾持裝置200的下方,毛絨夾持裝置400用於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並可在第一驅動裝置300的驅動下相對於底布夾持裝置200上升或下降。
圖2為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中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具有第一夾持結構210和第二夾持結構220,第一夾持結構210和第二夾持結構220之間具有夾持空間230。第一夾持結構210和第二夾持結構220分別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一組對邊之一。作為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第一夾持結構210包括第一墊塊211和第一壓塊212;第二夾持結構220包括第二墊塊221和第二壓塊222;第一墊塊211和第二墊塊221連接成一體,形成板狀的承墊塊240;第一壓塊212和第二壓塊222相對設置在承墊塊240的下方。進一步地,承墊塊240的上方還設有第三壓塊272和第四壓塊282;第一壓塊212、第三壓塊272、第二壓塊222、第四壓塊282均為條形結構,且四者依次首尾連接形成中間具有夾持空間230的矩形框壓板260,這樣第三壓塊272和第四壓塊282與矩形框壓板260相配合形成具有夾持功能的夾持結構,使得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能夠同時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的四個邊,底布910夾持更穩定。
圖3為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待測毛絨織物900被壓合在矩形框壓板260和承墊塊240之間,其底布910的四個邊均被壓緊,其毛絨920從夾持空間230露出,並在自重的作用下自然下垂,穩固地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避免底布910在測試過程中受毛絨920向下的拉力而移動,使第二驅動裝置250作用在毛絨夾持裝置400上的力不能完全作用在毛絨920和底布910的固結點處,測力裝置800測得的力不能反映毛絨920的固結強度。
為進一步增加前述矩形框壓板260和承墊塊240壓緊待測毛絨織物900時,兩者與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充分接觸,避免出現壓空的情況,優選地,如圖4中所示,在矩形框壓板260的靠近承墊塊240的端面上設置凸出該端面的彈性壓塊262,用於壓緊待測毛絨織物900。優選地,該彈性壓塊262使用具有彈性且表面粗糙的材料,例如橡膠。優選地,彈性壓塊262的遠離該端面的一端為凹凸不平的形狀,使彈性壓塊262與待測毛絨織物900之間呈多點接觸,進一步避免了矩形框壓板260和承墊塊240因自身傾斜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無法充分壓合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的情況。
圖5為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的進一步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承墊塊240設有至少一對導孔241,矩形框壓板260連接有導柱261,導柱261滑動配合在導孔241中,通過導柱261和導孔241的定位和滑動配合,矩形框壓板260能夠順暢地準確地相對承墊塊240上升和下降。本實施例中的底布夾持裝置200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250,矩形框壓板260與第二驅動裝置250傳動連接,用於驅動上述的矩形框壓板260的上升和下降。第二驅動裝置250包括直線液壓缸;直線液壓缸的缸筒與承墊塊240連接,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矩形框壓板260,且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的軸線方向與導孔241的軸線方向平行。
圖6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驅動裝置300的結構示意圖,為清楚地表示第一驅動裝置300與本實施例中的測試裝置010的其他部分之間的連接關係,圖6中額外畫出底布夾持裝置200和毛絨夾持裝置400的簡略的結構示意圖,這並不能解釋為第一驅動裝置300包括底布夾持裝置200或毛絨夾持裝置400。
如圖6中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驅動裝置300與毛絨夾持裝置400傳動連接,且第一驅動裝置300能夠驅動毛絨夾持裝置400相對底布夾持裝置200上升或下降,使第三夾持結構410脫離或進入夾持空間230。有鑑於此,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驅動裝置300可設置成多種結構形式。
作為前述第一驅動裝置300的一種可選結構形式,如圖6所示,第一驅動裝置300包括:滑軌310、升降臺320以及驅動器330。
滑軌310沿豎直方向設置,升降臺320與滑軌310滑動配合。優選地,請參照圖6,滑軌310包括兩個相間隔設置的支撐立柱311,兩個支撐立柱311的相對的內側面上設有對應的導槽312,升降臺320滑動配合在兩個支撐立柱311的導槽312之間,底布夾持裝置200位於兩個支撐立柱311之間。優選地,兩個支撐立柱311分別固定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200的兩個側面上。毛絨夾持裝置400與升降臺320固定連接。
請參照圖6,驅動器330與升降臺320連接,用於驅動升降臺320沿滑軌310上升或下降;測力裝置800與驅動器330相連接,用於測量驅動器330驅動升降臺320上升時驅動器330施加給升降臺320的力。優選地,可在升降臺320的下方設置位置固定的安裝板340,可選地,安裝板340可與滑軌310固定連接。驅動器330可採用多種動力驅動方式,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驅動器330包括由液壓驅動的直線液壓缸,直線液壓缸的缸體連接在箱體100安裝板340,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升降臺320。這樣,直線液壓缸在液壓驅動下,其活塞杆能帶動升降臺320做上下往復運動。測力裝置800可以是基於胡克定律的拉力計,測力裝置800連接在升降臺320和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之間,用於測量驅動器330施加在升降臺320上的力,該力即可反映毛絨920在底布910上的固結強度。
圖7為本實施例中的毛絨夾持裝置4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毛絨夾持裝置400具有第三夾持結構410,第三夾持結構410位於夾持空間230的正下方。第三夾持結構410用於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待測部分毛絨920,第三夾持結構41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夾片411和第二夾片412。為方便夾持毛絨920,優選地,第一夾片411和第二夾片412的夾持毛絨920的一端設置為尖嘴形,尖嘴形的第一夾片411和第二夾片412更利於準確夾取待測毛絨920。第二夾片412上傳動連接有第三驅動裝置413。第三驅動裝置413能夠驅動第二夾片412貼合或遠離第一夾片411,第三驅動裝置413可以是由液壓驅動的直線液壓缸。具體的,可將第一夾片411固定設置,然後固定設置與第二夾片412相對設置的支架414,再將第三驅動裝置413固定在支架414上,即將該直線液壓缸的筒體與支架414固定連接,將該直線液壓缸的活塞杆與第二夾片412固定連接。
圖8為本實施例中的測試裝置010進一步改進方案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8,作為本實施例中的測試裝置010的一個進一步改進的方案,本測試裝置010還設置有箱體100。本實施例中前述的底布夾持裝置200、毛絨夾持裝置400以及第一驅動裝置300均設置在箱體100中。箱體100可構造一個獨立的測試環境,很好地避免測試過程受外部環境幹擾,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優選地,底布夾持裝置200可固定連接在箱體100的內側的頂面上。優選地,安裝板340可固定連接在箱體100的內側的底面上,以增加本結構的剛度,提高測試過程的穩定性。優選地,
作為優選,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測試裝置010還可設置控制箱500,用於安裝控制元件、顯示器等。控制箱500可與箱體100分別設置,也可與箱體100連接在一起。優選地,如圖8中所示,控制箱500與箱體100連接成一體,且控制箱500以兼作箱體100的底座的形式連接在箱體100的下表面上。控制箱500的外側面上設有控制開關組510和顯示屏520。控制開關組510包括四個控制開關,分別控制底布夾持裝置200的夾持壓緊和鬆開、毛絨夾持裝置400的夾持壓緊和鬆開、第一驅動裝置300的運行以及顯示屏520和本裝置電源的打開和關閉。顯示屏520可實時顯示測力裝置800測量第一驅動裝置300帶動毛絨夾持裝置400下降時第一驅動裝置300施加在毛絨夾持裝置400上的力隨毛絨夾持裝置400上升距離變化的曲線圖,對該力-距離的曲線圖進行分析得出對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固結強度的評價。
圖9是圖8中的箱體100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作為本實施例中測試裝置010的箱體100的一種優選結構,本箱體100的前側面設有能夠打開和關閉的箱門110。箱門110與開口的配合方式可設置成多種形式,如通過轉動箱門110的方式實現開口的打開和關閉。其具體的結構可以是將箱門110的一邊鉸接在箱體100的外壁上位於開口附近處,箱門110的尺寸可設置成略大於開口的尺寸,優選地,箱門110的尺寸可設置比開口大1cm。優選地,可在箱體100外壁與箱門110上設置一對鎖合裝置,用於將箱門110鎖合在箱體100上,並且可設置成密碼鎖或者普通需要配對的鑰匙才能打開的鎖,這樣可以避免本測試裝置010在測試過程被其他人隨意幹擾,或是本測試裝置010在保存時被他人隨意使用造成損壞。優選地,箱門110可由透明玻璃構成,便於測試者對測試過程的監控。優選地,此處所說的玻璃選用有色透明玻璃(例如棕色透明玻璃),這可削弱照射在待測毛絨織物900上的光的強度,避免較強的光照破壞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和毛絨920的結構,影響對毛絨固結強度的測試結果。
圖10是本實施例中的分隔機構700的結構示意圖。為表達分隔機構700在本實施例的測試裝置010中的連接位置、連接結構以及與待測毛絨織物900配合使用的狀態,圖10中額外畫出了底布夾持裝置200和待測毛絨織物900的結構簡圖,但這並不能解釋為分隔機構700包括底布夾持裝置200或待測毛絨織物900。
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中的分隔機構700包括第一連接銷710、第二連接銷720、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第一連接銷710垂直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200的下端且第一連接銷710能夠沿其軸線轉動。優選地,第一連接銷710連接在矩形框壓板260的下端面上。第一連接銷710上設有貫穿其側面的第一滑槽711,第一分隔片730滑動配合在第一滑槽711中。第二連接銷720垂直連接在底布夾持裝置200的下端且第二連接銷720能夠沿其軸線轉動。優選地,第一連接銷710連接在矩形框壓板260的下端面上。第二連接銷720與第一連接銷710相間隔設置;第二連接銷720上設有貫穿其側面的第二滑槽721,第二分隔片740滑動配合在第二滑槽721中。優選地,如圖11所示,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均包括固定銷段750和活動銷段760;固定銷段750固定連接底布夾持裝置200,活動銷段760與固定銷段750之間通過球面副連接,活動銷段760能夠繞其軸線旋轉和沿徑向彎折。使用前,分隔機構700的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位於底布夾持裝置200的邊緣,如圖12中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分隔機構700的使用時,首先通過在調節滑槽263中滑動第一連接銷710或第二連接銷720的方式來調整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之間的間距,使該間距適應於所要夾持測試的毛絨920的寬度;然後將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分別繞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旋轉90°使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從外側指向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面,此時的狀態請參見圖13;再向內推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使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分別沿著第一滑槽711和第二滑槽721從毛絨根部向毛絨面的另一側插入毛絨面中,此時的狀態如圖14中所示;最後將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分別向遠離彼此的方向旋轉彎折,帶動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向外側翻轉壓在毛絨面上,此時的狀態如圖15所示。這樣,位於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中的待測的毛絨920被獨立分隔出來,方便毛絨920的夾持。使用完畢後,可逆向操作上述步驟,使本實施例中的分隔機構700回到如圖12所示的狀態,並且還可通過彎折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的方式,使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貼在底布夾持裝置200的下端面上(或者說是矩形框壓板260上),使本分隔機構700處於收納狀態,如圖16中所示。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毛絨固結強度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基於實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毛絨固結強度測試裝置。本測試方法的流程圖請見圖17。
本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底布夾持步驟:使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面朝下,將待測毛絨織物900的一組對邊分別夾持在第一夾持結構210和第二夾持結構220上;
毛絨分隔步驟:在底布夾持步驟之後,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被夾持固定,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因自重自然下垂;
轉動調整第一連接銷710使配合在第一滑槽711中的第一分隔片730從夾持空間230的外側指向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然後將第一分隔片730沿著第一滑槽711推入直到第一分隔片730從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根部貫穿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
轉動調整第二連接銷720使配合在第二滑槽721中的第二分隔片740從夾持空間230的外側指向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然後將第二分隔片740沿著第二滑槽721推入直到第二分隔片740從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根部貫穿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
將第一連接銷710和第二連接銷720的活動銷段760均向遠離彼此的一側折彎,使連接在其上的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壓在兩側的毛絨920上,使第一分隔片730和第二分隔片740之間的毛絨920獨立下垂;
毛絨夾持步驟:使用第一驅動裝置300驅動毛絨夾持裝置400上升,使第三夾持結構410進入夾持空間230,然後使用第三夾持結構410夾持待測毛絨織物900的部分毛絨;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和毛絨920分別夾持在底布夾持裝置200和毛絨夾持裝置400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8中所示;
毛絨拉扯步驟:使用第一驅動裝置300驅動毛絨夾持裝置400下降,使第三夾持結構410脫離夾持空間230,並向下拉扯待測毛絨織物900的毛絨920,直到被拉扯的毛絨脫離待測毛絨織物900的底布910;
檢測步驟:在毛絨拉扯步驟中,測力裝置800測量第一驅動裝置300帶動毛絨夾持裝置400下降時,第一驅動裝置300施加在毛絨夾持裝置400上的力。該力的大小即可表現毛絨920在底布910上的固結強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快捷,能夠客觀科學準確地測量得出毛絨固結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