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環形模腔布料的布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3:08:51
專利名稱:用於環形模腔布料的布料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的加工設備,尤其涉 及一種多工位大口徑制管機的多工位布料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普遍採用懸輥、離心和插入振搗三種工藝生產鋼筋混 凝土水泥管,生產效率低、能耗高、汙染大,前兩種工藝不能滿足大
口徑管生產的需要;插入振搗雖能滿足大口徑管生產的需要,但工人
勞動強度大,不適應大規模生產。為改變上述狀況,有設計單位提出 了雙工位立式制大口徑管的設備方案,但在該方案中,仍在採用普通 的行車布料形式,使得布料的精準度差,布料時間長,且布料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能適應多個工位,且在各 工位上實現g動環形布料的用於環形模腔布料的布料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主中心軸、大迴轉臂、支撐驅動 機構、輸送帶一、滑軌、小迴轉臂、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小迴轉 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和輸送帶二;大迴轉臂樞接在主中心軸上,在大 迴轉臂中部設有支撐並能驅動大迴轉臂繞主中心軸轉動的支撐驅動 機構;在大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一,在大迴轉臂下部設有用於活動連 接小迴轉臂的滑軌;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通過小迴轉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與滑軌相連,小迴轉臂固定連接在小迴轉臂旋轉運動驅動機構 上,小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二,輸送帶二的出口高度與環形模腔上端 口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為了適應多工位加工的需要,採用了二級輸送,前級 (大迴轉臂)可在多工位之間擺動,後級(小迴轉臂)可沿環形模腔 做360°旋轉布料。兩級之間設有相對運動的機構,能改變中心距以
適應距離不同的工位的需要;同時能改變後級的布料半徑,能適應不 同規格的產品需要。本實用新型自動化程度高,布料精準,效率大大 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是大迴轉臂,2是進料鬥,3是輸送帶一,4是滑軌,5是 旋轉驅動機構,6是直線驅動機構,7是輸送帶二, 8是出料口, 9是 小迴轉臂,IO是圓弧地軌,ll是支撐驅動機構,12是主中心軸;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81是工位一,82是工位二。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 2所示,包括主中心軸12、大迴轉臂1、支 撐驅動機構ll、輸送帶一3、滑軌4、小迴轉臂9、小迴轉臂的旋轉 驅動機構5、小迴轉臂的直線運動驅動機構6和輸送帶二7;大迴轉 臂1樞接在主中心軸12上,在大迴轉臂1中部設有支撐並能驅動大迴轉臂1繞主中心軸12轉動的支撐驅動機構11;在大迴轉臂1上設 有輸送帶一 3,在大迴轉臂1下部設有用於活動連接小迴轉臂9的滑
軌4;小迴轉臂9的旋轉驅動機構5通過小迴轉臂的直線運動驅動機 構6與滑軌4相連,小迴轉臂9固定連接在小迴轉臂旋轉運動驅動機 構5上,小迴轉臂9上設有輸送帶二7,輸送帶二7的出料口8的高
度與環形模腔上埠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如圖3所示,首先,通過直線運動驅動機構 6調節小迴轉臂9與大迴轉臂1的中心距,以適應主中心軸12與工 位一81、工位二82不同中心距離的需要。然後,通過二級直線驅動 機構調節小迴轉臂9的出料口 8與旋轉驅動機構5的中心軸的距離, 以適應不同工位模腔半徑的需要;最後,將大迴轉臂1定位,使小回 轉臂9的旋轉軸心與模腔同心,啟動旋轉驅動機構5,開始布料。
權利要求1、用於環形模腔布料的布料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主中心軸、大迴轉臂、支撐驅動機構、輸送帶一、滑軌、小迴轉臂、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小迴轉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和輸送帶二;大迴轉臂樞接在主中心軸上,在大迴轉臂中部設有支撐並能驅動大迴轉臂繞主中心軸轉動的支撐驅動機構;在大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一,在大迴轉臂下部設有用於活動連接小迴轉臂的滑軌;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通過小迴轉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與滑軌相連,小迴轉臂固定連接在小迴轉臂旋轉運動驅動機構上,小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二,輸送帶二的出口高度與環形模腔上埠相適配。
專利摘要用於環形模腔布料的布料器。涉及一種多工位大口徑制管機的多工位布料器。能適應多個工位,且在各工位上實現自動環形布料。包括主中心軸、大迴轉臂、支撐驅動機構、輸送帶一、滑軌、小迴轉臂、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小迴轉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和輸送帶二;大迴轉臂樞接在主中心軸上,在大迴轉臂中部設有支撐並能驅動大迴轉臂繞主中心軸轉動的支撐驅動機構;在大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一,在大迴轉臂下部設有用於活動連接小迴轉臂的滑軌;小迴轉臂旋轉驅動機構通過小迴轉臂直線運動驅動機構與滑軌相連,小迴轉臂固定連接在小迴轉臂旋轉運動驅動機構上,小迴轉臂上設有輸送帶二,輸送帶二的出口高度與環形模腔上埠相適配。本實用新型自動化程度高。
文檔編號B28B21/02GK201342722SQ20092003823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0日
發明者孟祥建 申請人:孟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