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土體智能崩解儀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12: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體崩解儀,特別是一種土體智能崩解儀。
背景技術:
土體崩解儀主要是測試粘性土在水中崩解崩解的特性。當前,土體崩解試驗儀主要包括浮筒、網板、水槽等組成(見水利工程土工試驗規範SL237-008-1999、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範TB10102-2004)。
現有的土體崩解試驗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自動化程度低。原有試驗步驟需要通過記錄浮筒上的刻度,計算土體的崩解特性,包括崩解速度(Vt)和崩解量(At)。按照1、3、10、30、60min,2、3、4h記錄浮筒刻度值,然後計算崩解速度(Vt)和崩解量(At)。可見,傳統的土體崩解儀需要實驗人員時刻盯著浮筒讀數,讀數不方便,耗時耗力。為了客服傳統土體崩解儀讀數不方便的缺點,開發研製土體智能崩解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土體智能崩解儀。本實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智能、數據精度高,且解放了人力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土體智能崩解儀,包括有浮筒,浮筒下部外側設有壓力感應器,壓力感應器連接有數據採集分析儀;浮筒的底部連接有設有網孔的土樣網板。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浮筒下部外側設有凹槽,所述壓力感應器設於凹槽內。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壓力感應器的感應面位於底部,感應面與所述凹槽的下底面之間有間隙。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壓力感應器共有兩個,對稱設於浮筒的兩側。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壓力感應器與數據採集分析儀之間經無線傳輸連接。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土樣網板經吊繩連接在浮筒的底部,土樣網板上放置土樣。
前述的土體智能崩解儀,所述浮筒設於水槽內,壓力感應器所在位置低於水槽內的測試用水的液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壓力傳感器、數據傳輸器和數據採集分析儀整合到崩解儀內,具有較高的集成度,同時,土樣崩解後,浮筒上升,從而引起壓力感應器受到的水壓減少,減小瞬間與測試開始的時間差自動的在數據採集分析儀內進行計算得出,測試過程中不需要人工盯梢,具有較好的智能效果,解放了人力,同時,與人工監測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數據採集更加精準,結果更加準確。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浮筒上設置凹槽,並將壓力感應器設於凹槽內,更加美觀,且更便於壓力感應器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壓力感應器的感應面設於底部,水進入間隙後對上方的感應面施壓,該面與液面的相對位置更加固定和準確,測試得到的水壓更加精準。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兩個壓力感應器對稱設置在浮筒的兩側,當浮筒發生偏移時,兩側的壓力感應器分別測出當前的水壓,並通過數據採集分析儀計算得出平均值,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無線傳輸方式進行連接,將數據採集分析儀與數據傳輸器分離,避免了數據傳輸過程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可隨意挪動數據採集分析儀,便於觀測人員的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土樣網板通過吊繩連接,便於清理和更換。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浮筒,2-壓力感應器,3-凹槽,4-數據採集分析儀,5-吊繩,6-土樣網板,7-土樣,8-測試用水,9-水槽,10-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土體智能崩解儀,如附圖1所示,包括有浮筒1,浮筒1下部外側設有壓力感應器2,壓力感應器2連接有數據採集分析儀4;浮筒1的底部連接有設有網孔的土樣網板6。
所述浮筒1下部外側設有凹槽3,所述壓力感應器2設於凹槽3內。
所述壓力感應器2的感應面位於底部,感應面與所述凹槽3的下底面之間有間隙10。
所述壓力感應器2共有兩個,對稱設於浮筒1的兩側。
所述壓力感應器2與數據採集分析儀4之間經無線傳輸連接。
所述土樣網板6經吊繩5連接在浮筒1的底部,土樣網板6上放置土樣7。
所述浮筒1設於水槽9內,壓力感應器2所在位置低於水槽9內的測試用水8的液面。
工作原理:1)浮筒1內的壓力感應器隨著浮筒1上下浮動,將浮筒1和懸掛的土樣網板6放入水槽9中,讀取水壓值P0;2)將浮筒1和土樣網板6提出,在土樣網板6的中央放入土樣7,然後整體放入水槽9中;3)當經過任意時間t後,土樣7溼化崩解,土樣網板6上土樣重量減少,壓力感應器2隨著浮筒1往上浮起,壓力感應器記錄t時刻水壓值Pt;4)當試樣完全崩解後或者經過48小時後(未完全崩解),終止試驗,壓力感應器2記錄終止試驗時的水壓值Pz;5)壓力感應器2採集的水壓值Pi通過無線傳入數據採集分析儀4;6)數據採集分析儀4繪製計算任意時刻t崩解速度Vt,崩解量At,並繪製Vt-t、At-t曲線,計算公式:,Vt=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