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置式組合轎底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4:35:2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斜置式組合轎底。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有技術無機房轎架結構中,在電梯井頂層高度較低的情況下,通常將反繩輪放置在轎架底部,並向左右兩側凸出,若轎架下橫梁正置,就需要較大的電梯井開間,否則,轎架下橫梁與主軌將發生幹涉;若轎架下橫梁不規則放置,鋼絲繩拉力將會導致轎廂受力不均勻,進而使導軌面受力不均,產生導靴磨損、運行噪音等問題,影響電梯運行的平穩度。顯然,現有技術無機房轎架結構反繩輪放置在轎架底部時,存在著需要較大的電梯井開間及由於受力不均產生的導靴磨損、運行噪音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無機房架結構反繩輪放置在轎架底部時,存在的需要較大的電梯井開間及由於受力不均產生的導靴磨損、運行噪音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斜置式組合轎底,並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斜置式組合轎底,包括,轎架側邊梁、轎架底邊梁、轎架下橫梁和緩衝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轎架側邊梁與所述轎架底邊梁均為二根且相對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所述轎架下橫梁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所述轎架側邊梁之間;所述緩衝座螺栓固定於所述轎架下橫梁中部,並且,所述轎架下橫梁的傾斜角度和固定位置以鋼絲繩合力點與主軌連線中心重合為準。
進一步的,所述轎架側邊梁、轎架底邊梁及轎架下橫梁為L型折彎件,所述緩衝座為U型折彎件。
進一步的,所述轎架側邊梁與所述轎架底邊梁的L型直角邊面對面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所述轎架下橫梁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所述轎架側邊梁與轎架底邊梁焊接固定的L型直角邊上。
進一步的,所述轎架側邊梁與所述轎架底邊梁L型直角邊同方向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且所述轎架下橫梁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所述轎架側邊梁與轎架底邊梁焊接固定的直角邊上,使得所述轎架側邊梁、所述轎架底邊梁與所述轎架下橫梁的L型直角邊構成一個平面。
進一步的,所述轎架側邊梁安裝所述轎架下橫梁的對應位置設置與所述轎架下橫梁寬度相同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便於安裝的斜置式組合轎底,極大降低了對電梯井開間的要求,提高了電梯對各類建築結構的適應能力,同時解決了由於受力不均產生的導靴磨損、運行噪音等問題,提高了電梯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斜置式組合轎底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轎架下橫梁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底框框架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底框框架實施例2的示意圖。
附圖中,1為轎架側邊梁,2為轎架底邊梁,3為轎架下橫梁,4為緩衝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包括,轎架側邊梁1、轎架底邊梁2、轎架下橫梁3和緩衝座4,轎架底側邊梁1與所述底邊梁2均為二根且相對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轎架下橫梁3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的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轎架側邊梁1之間,緩衝座4螺栓固定於轎架下橫梁3中部,且轎架下橫梁3的傾斜角度和固定位置以鋼絲繩合力點與主軌連接線中心重合為準。
轎架側邊梁1、轎架底邊梁2及轎架下橫梁3均採用L型折彎件,緩衝座4採用U型折彎件,強度高。
實施例1
轎架側邊梁1與轎架底邊梁2的L型直角邊面對面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轎架下橫梁3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轎架側邊梁1與轎架底邊梁2焊接固定的L型直角邊上。
實施例2
轎架側邊梁1與轎架底邊梁2L型直角邊同方向設置焊接固定並構成矩形底框框架,且轎架下橫梁3通過螺栓連接及焊接方式按設定角度傾斜固定在轎架側邊梁1與轎架底邊梁2焊接固定的直角邊上,使得轎架側邊梁1、轎架底邊梁2與轎架下橫梁3的L型直角邊構成一個平面。轎架側邊梁1安裝轎架下橫梁3的對應位置設置與轎架下橫梁3寬度相同的兩個凹槽。這種結構方式更節省了井道空間。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結構簡單,便於安裝的斜置式組合轎底,極大降低了實際安裝過程中對電梯井開間的要求,提高了電梯對各類建築結構的適應能力,同時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鋼絲繩拉力導致的轎廂受力不均、導軌受力面受力不均而產生的導靴磨損、運行噪聲等問題,提高了電梯的舒適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