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成衣系統的出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6:29: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成衣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於成衣系統的出站裝置。
背景技術:
成衣系統是一種自動化生產設備,廣泛應用在服裝行業,用於提高製衣各個環節的生產速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自動化程度。成衣系統在軟體上包含控制系統,在硬體上包含框架、感應器、自動化驅動裝置等。
衣物放置在衣架上,衣架上設置有滾輪,衣架依靠滾輪在成衣系統的框架上移動來實現衣物的物流。在成衣系統當中,會有多個操作站臺,操作站臺能為衣物實現分流、路徑轉換、工序操作等多個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於成衣系統的出站裝置,能將在主框架上移動的衣架導入進站,自動化效率高,人工操作工序少。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適用於成衣系統的出站裝置,包含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設有供衣架滾輪與出站管通過的通過槽,所述出站管按衣架出站方向逐漸向下方傾斜,使得衣架能依靠重力出站;所述出站管末端連接有出站擺頭、還包含在牽引裝置的驅動下靠近或遠離出站管且用於控制衣架出站的牴觸件; 所述出站管包含與所述出站擺頭連接的出站彎管和與所述出站彎管套接的套管,所述套管連接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出站彎管套入所述套管內的長度可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出站擺頭與所述出站管末端鉸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出站擺頭相對所述出站管能在豎直方向上擺動,所述出站擺頭中設有彈性件,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出站擺頭上揚,在衣架重力的影響下下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出站擺頭包含主部、位於所述主部一端且用於與所述出站管鉸接的鉸接部和位於所述主部另一端且用於與成衣系統的主框架導管貼合的貼合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貼合部下端設有用於與成衣系統的主框架導管貼合且呈圓弧形的貼管弧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牴觸件與所述固定框鉸接,所述牴觸件包含與所述牽引裝置連接的牽引部、與所述固定框鉸接的鉸接部和用於與衣架牴觸的牴觸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牽引裝置包含氣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套管為L形,且遠離所述出站彎管的一端上設有縮徑接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出站管包含與所述出站擺頭連接的出站彎管和與所述出站彎管連接的套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固定框、所述出站彎管、所述套管三者固定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固定框和出站管一體化安裝,運輸、存儲、安裝便捷迅速。
2、在平常狀態牴觸件與衣架牴觸,阻止衣架出站。
3、出站狀態牽引裝置驅動牴觸件,使得衣架通過出站管出站。
4、出站管向下傾斜設置,使得衣架能依靠自身重力出站。
5、出站擺頭能在豎直方向上轉動,在無衣架出站的時候不發生幹涉。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圖1A處的細節放大圖;
圖3是實施例1中出站擺頭的示意圖。
圖中:
1、出站管,11、套管,12、出站彎管,2、固定框,21、通過槽,3、牴觸件,31、牽引部,32、鉸接部,33、牴觸部,4、牽引裝置,41、氣缸,5、出站擺頭,51、主部,52、鉸接部,53、貼合部,531、貼管弧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在實際應用中,成衣系統包含有主框架,工人將衣物放置在衣架上。衣架上設有滾輪,通過設有滾輪的衣架在主框架上滑動來實現衣物的物流。成衣系統中,還包含有各個站臺。站臺的作用不同,有的站臺的作用是改變衣物的傳輸軌道或者傳輸方向,有的站臺的作用是將衣架引入,進行不同的工序操作。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於成衣系統的出站裝置,作用就是將主框架上的衣架導出站臺,進入成衣系統的主框架上的各個導管。
如圖1所示, 衣架上設有滾輪,放置在出站管1上,衣架在圖中未畫出。出站管1固定連接在固定框2上,在固定框2上連接有牽引裝置4和牴觸件3.在本實施例中,牽引裝置4採用氣缸41,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驅動結構。牴觸件3的末端,即圖2中所示的牴觸部33,與衣架牴觸,阻止衣架下滑出站。當需要衣架出站的時候,系統控制氣缸41運作,活塞杆拉動牽引部31,而牴觸件3又依靠鉸接部32鉸接在固定框2上,則牴觸部33則被拉動遠離衣架,遠離出站管1,使得衣架可以順利下滑。
出站管1包含套管11和出站彎管12,在生產裝配的時候,套管11、出站彎管12和固定框2三者固定連接,成為一個組件,便於倉儲、搬運和裝配。搬運到了實際工作地點,再進行其他部件的組裝。這三個部件之間彼此固定,不存在相對位移。按照衣架的出站方向,出站管1逐漸在豎直方向上是向下延伸的,這樣使得衣架可以靠自身重力,或者依靠自身加上衣物的重力自然出站。
固定框2整體可以呈C型,開設有通過槽21,從而使得衣架和滾輪能順利通過,從而不產生幹涉或碰撞。
出站管1包含與出站擺頭5連接的出站彎管12和與出站彎管12套接的套管11,套管11連接在固定框2上,出站彎管12套入套管11內的長度可調。套管11為L形,且遠離出站彎管12的一端上設有縮徑接頭。
套管11為中空管,出站彎管12可以套接在套管11內部。套管11可以固定連接在固定框2上,具體的,是固定框2上開設固定孔,採用類似螺栓之類的固定件固定住固定框2盒套管11.其中,出站彎管12可以調整與套管11的連接位置,從而改變出站彎管12的延伸長度,即相對於成衣系統主框架上的導管的距離。具體的調節方式可以為多種,例如,出站彎管12可以為塑料材質,抽插方便。再如,在出站彎管12上的不同位置設置定位孔,或者設置一個長孔,用戶可以採用固定件同時連接固定框2、套管11盒出站彎管12.也可以是出站彎管12上設置定位孔,而在套管11上設置一個長孔,實現可調節的連接。這樣的作用是出站彎管12可以在套管11軸向上的插入深度有改變,來適應下放機構與製衣吊掛系統中環軌即本文中說的成衣系統主框架上的導管之間的距離。換言之,也就是固定規格的出站彎管12可以適應多種下放機構與環軌之間的距離,可以統一規格製作,不需要單獨設計。
如圖3所示,圖3顯示的是出站擺頭5的立體示意圖。當牴觸件3遠離衣架,衣架沿著出站管1下滑,下滑到末端的時候就到了出站擺頭5的位置。出站擺頭5通過鉸接端52與出站彎管12鉸接,能在豎直方向上擺動。出站擺頭5中設有彈性件,例如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平時狀態整個出站擺頭5是上揚的,從而使得出站擺頭5遠離成衣系統主框架上的導管,避免和導管上傳輸的衣架發生幹涉碰撞。當衣架從出站管1滑下到出站擺頭5上,由於衣架的重力的作用或衣架加上衣物的重力作用,出站擺頭5被自然壓下,貼合部53壓下,與主框架上的導管貼合,使得衣架自然滑到導管上,完成出站動作。貼管弧面531呈弧形,形狀與導管相似,貼合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