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澆鑄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6:45: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機械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澆鑄機。
背景技術:
鑄造是指將高溫熔化為液態的物料倒入特定形狀的鑄造模具,並將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材料多為銅、鐵、鋁、錫、鉛等金屬。在目前的鑄造工藝中,在大型澆鑄車間裡轉運和澆鑄被鑄材料,將其從電爐或者進料裝置中轉移到澆鑄線上的方式有多種:一種是將待澆鑄材料通過鋼包轉運到保溫爐或者小轉運包,然後由小轉運包拉至澆鑄線上;另一種是在小轉運包上安裝升降器,直接將電爐熔煉包的待澆鑄材料倒入小轉運包。在接取電爐的待澆鑄材料時,需要將小轉運包升起;同時,在運輸以及移動時必須將小轉運包下降至合適的高度。
然而,現行的轉運和澆鑄方式都只適合於大型的澆鑄生產線,對於中小型的鑄造生產線來說,以上的轉運、澆鑄環節過於繁瑣,操作周期長、待澆鑄材料溫度下降多;同時需要設備間精密配合、生產成本大,並且維修成本高。目前,在鑄造中小型澆鑄件的場合,往往是使用人工在高溫、惡劣的條件下工作,效率低、工作強度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於中小型澆鑄件生產線上的澆鑄機,該澆鑄機通過人工輔助操作進行作業,操作方便,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採用迴轉支撐,運動平穩,而且成本低廉。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澆鑄機,包括底盤、立柱、機械臂、配重臺、配電箱和液壓站;立柱垂直安裝在底盤上;機械臂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機械臂由固定端到自由端依次包括主動臂、第一立臂、第一拐臂、第一橫臂、第二拐臂、第二立臂、第二橫臂,臂與臂之間通過軸連接,所述臂能繞軸轉動;機械臂其固定端與立柱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機械臂其自由端在第二橫臂處設有同軸安裝的鋼包和操縱臂,鋼包和操縱臂分別位於第二橫臂的兩端;機械臂其主動臂靠近立柱一端與立柱之間設有升降缸;配重臺位於所述機械臂的對立側,配重臺上安裝有所述的配電箱和液壓站。
優選的,立柱頂部設有旋轉軸,旋轉軸可繞立柱旋轉。
優選的,主動臂設有平衡杆,主動臂與平衡杆平行。
優選的,底盤為正方形結構,在底盤的每個角均設有一個移動輪和一個調平螺栓。
優選的,調平螺栓的頭部向下。
優選的,配重臺上安裝的配電箱和液壓站為垂直分布。
開工前,根據現場情況,綜合考慮到接水、澆鑄、回爐、待機的工作流程,以及澆鑄機和工件砂箱的大小尺寸、迴轉半徑等,推動移動輪將澆鑄機移動到合適的位置;調節調平螺栓,使移動輪離地,繼續調節使澆鑄機的底盤保持水平。開機作業時,操作者根據現場需要,通過對操縱臂的操作,對迴轉、升降、伸縮和翻包等可做連貫的複合動作,可實現鋼包的快速、平穩翻轉;通過控制升降缸的進出,實現機械臂各部分的伸縮,以達到接水、遠近澆鑄、回爐等工作。工作循環完畢或操作結束時,將澆鑄機停靠在適當位置,鋼包著地,關閉電源,結束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澆鑄機,成本低廉、勞動強度低、可控性強、易於安裝、操作方便,採用迴轉支撐,運動平穩,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澆鑄機,採用液壓和電氣控制技術,同時採用迴轉支撐,運轉平穩、安全可靠,澆鑄準確、效率高,便於操作和維護;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避免事故的發生,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尤其適合中小型鑄造廠生產線使用。
(2)本實用新型的澆鑄機,操作者根據現場需要,對迴轉、升降、伸縮和翻包等可做連貫的複合動作,可實現鋼包的快速、平穩翻轉。
(3)本實用新型的澆鑄機,通過對操縱臂的操作,控制油缸的進出,實現機械臂的伸縮,進而完成接水、遠近澆鑄、回爐等工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澆鑄機的整機裝配示意圖。
圖中:1、底盤,2、立柱,3、機械臂,4、配重臺,5、配電箱,6、液壓站,7、升降缸,8、主動臂,9、平衡杆,10、第一立臂,11、第一拐臂,12、第一橫臂,13、第二拐臂,14、第二立臂,15、鋼包,16、第二橫臂,17、操縱臂,18、調平螺栓,19、移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結合、簡化,均為等效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澆鑄機,包括底盤1、立柱2、機械臂3、配重臺4、配電箱5和液壓站6;立柱2垂直安裝在底盤1上;機械臂3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機械臂3由固定端到自由端依次包括主動臂8、第一立臂10、第一拐臂11、第一橫臂12、第二拐臂13、第二立臂14、第二橫臂16,臂與臂之間通過軸連接,所述臂能繞軸轉動;機械臂3其固定端與立柱2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機械臂3其自由端在第二橫臂16處設有同軸安裝的鋼包15和操縱臂17,鋼包15和操縱臂17分別位於第二橫臂16的兩端;機械臂3其主動臂8靠近立柱2一端與立柱2之間設有升降缸7;配重臺4位於所述機械臂3的對立側,配重臺4上安裝有所述的配電箱5和液壓站6。
立柱2頂部設有旋轉軸,旋轉軸可繞立柱2旋轉;主動臂8設有平衡杆9,主動臂8與平衡杆9平行;底盤1為正方形結構,在底盤1的每個角均設有一個移動輪19和一個調平螺栓18;調平螺栓18的頭部向下;配重臺4上安裝的配電箱5和液壓站6為垂直分布。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