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32:46 1
專利名稱: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零件加工變形校正裝置及校正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用於汽車車橋輪邊內齒圈的熱處理變形的校正。
背景技術:
輪邊內齒圈是重型和特種車橋輪邊差速器的重要零件。為了滿足性能要求,內齒圈設計採用低合金結構鋼鍛件加工、制齒後進行滲碳淬火、回火處理,並對內齒圈的不圓度要求較高(一般為<0. 20mm)。目前內齒圈的加工一般採用滲碳淬火、回火,然後對已熱處理的內齒圈的不圓度進行測量分選,對不圓度超差的產品必須再次在可控氣氛爐內加熱保溫後單件出爐,單件在淬火壓床上進行淬火、回火處理,以保證超差品達到合格要求的工藝方法。此種加工方案和方法雖被普遍採用,但存在以下缺陷(1)滲碳淬火工序除必要的滲碳爐外還需要配置淬火壓床和可控氣氛加熱爐等設備,投資大;(2)由於再次進行了熱處理對工件的金相組織的控制帶來風險;(3)能耗高、加工成本高;(4)生產周期長。因此,以上情況需要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它能提高內齒圈滲碳淬火、回火後不圓度校正工序的效率,降低成本和投入,節能減排, 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校正方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包括外撐頭、楔銷、內撐頭,其特徵是所述外撐頭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該端部的上面設有一小矩形孔,該端部內設有一與小矩形孔相通的大矩形孔,外撐頭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內撐頭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端面為傾斜端面,該端部與外撐頭一端部內的大矩形孔對應配合,內撐頭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楔銷插入外撐頭一端部上面的小矩形孔,其豎直側面與外撐頭該端部內的大矩形孔的底面貼合、和豎直側面相對的傾斜側面與內撐頭一端部的傾斜端面貼合。所述的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其所述外撐頭的另一端部和內撐頭的另一端部均能與經測量變形超差的輪邊內齒圈內齒嚙合。採用本實用新型對輪邊內齒圈熱處理後的校正不需進行再次進行熱處理,僅需在低溫下進行穩定化處理,不僅大幅降低設備投資和製造成本、節能減排,而且縮短了生產周期、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包括外撐頭1、楔銷2、 內撐頭3;外撐頭1 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該端部的上面設有一小矩形孔,該端部內設有一與小矩形孔相通的大矩形孔,外撐頭1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內撐頭3—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端面為傾斜端面,該端部與外撐頭1 一端部內的大矩形孔對應配合,內撐頭3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楔銷2插入外撐頭一端部上面的小矩形孔,其豎直側面與外撐頭該端部內的大矩形孔的底面貼合、和豎直側面相對的傾斜側面與內撐頭一端部的傾斜端面貼合。所述外撐頭1的另一端部和內撐頭3的另一端部均能與經測量變形超差的輪邊內齒圈4內齒嚙合。本實用新型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步驟如下第一步,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裝入已經測量不圓度超差的輪邊內齒圈4內,外撐頭1和內撐頭3的另一端部與輪邊內齒圈4的短軸(即輪邊內齒圈較小的直徑)的內齒嚙合,按輪邊內齒圈不圓度的長軸(即輪邊內齒圈較大的直徑)、短軸的差值S的大小不同分別對楔銷2進行敲擊或施壓,以推動外撐頭和內撐頭撐漲輪邊內齒圈,使輪邊內齒圈的長軸、短軸發生變化,並鎖定撐量;第二步,將裝入本裝置的輪邊內齒圈4放入低溫爐內進行穩定化處理(150 -180°C,2小時)後,出爐空冷;第三步,待輪邊內齒圈4冷到室溫後再退出楔銷2,外撐頭1和內撐頭3自動鬆動回位,輪邊內齒圈不圓度回彈,以此校正其長軸、短軸差值,達到校正輪邊內齒圈的不圓度。其中本裝置的外撐頭和內撐頭必須與輪邊內齒圈的齒槽有效長度進行嚙合,必須要求能夠通過調整楔銷與外撐頭和內撐頭的貼合面的斜度以限制本裝置的最大撐量。本實用新型實施中其具體的撐漲量應以測量已變形內齒圈的長、短軸差的3倍為最大量執行,在校正裝置的設計中重點應要求楔銷與撐頭的結合斜面的斜度以限制校正裝置的最大撐量,並能自鎖和便於解鎖。穩定化處理的目的是可再次使變形的齒圈內部組織進行充分轉變、當退出楔銷、撐頭自動鬆動後齒圈回彈的量減少。其處理溫度和保溫時間等參數的制定必須嚴格執行,結果對產品性能不得有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為較佳的實施例,但並不局限與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的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並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包括外撐頭(1)、楔銷(2)、內撐頭(3),其特徵是所述外撐頭(1) 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該端部的上面設有一小矩形孔,該端部內設有一與小矩形孔相通的大矩形孔,外撐頭(1)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內撐頭(3)—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端面為傾斜端面,該端部與外撐頭(1) 一端部內的大矩形孔對應配合,內撐頭(3)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楔銷(2)插入外撐頭一端部上面的小矩形孔,其豎直側面與外撐頭該端部內的大矩形孔的底面貼合、和豎直側面相對的傾斜側面與內撐頭一端部的傾斜端面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外撐頭(1)的另一端部和內撐頭(3)的另一端部均能與經測量變形超差的輪邊內齒圈(4)內齒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校正滲碳淬火齒圈不圓度的裝置,包括外撐頭、楔銷、內撐頭,其所述外撐頭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該端部的上面設有一小矩形孔,該端部內設有一與小矩形孔相通的大矩形孔,外撐頭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內撐頭一端部的縱斷面呈矩形,端面為傾斜端面,該端部與外撐頭一端部內的大矩形孔對應配合,內撐頭的另一端部的橫斷面呈楔形;所述楔銷插入外撐頭一端部上面的小矩形孔,其豎直側面與外撐頭該端部內的大矩形孔的底面貼合、和豎直側面相對的傾斜側面與內撐頭一端部的傾斜端面貼合。採用本實用新型不僅大幅降低設備投資和製造成本、節能減排,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C21D9/40GK202201937SQ201120327870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張小忠, 李章芬, 高雲, 黃興剛 申請人:重慶大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