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0:34:36 1
專利名稱: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的聯接頭領域,尤其是針對 OlOmm以下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的聯接頭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中經常用到聯接頭,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 驗用聯接頭一般主要由連接螺紋、工具夾持平臺、焊接平臺、內孔及試樣管外插平臺組成, 因焊接時試樣管時只能將試樣管平置後環焊完成,不僅焊接難度大,而且造成了焊接時間 的加延,使試樣管長時間處在高溫中,加劇了吸氣、晶粒長大和產生亞穩定組織的程度,造 成試樣管的機械性能惡化嚴重,可能導致爆破實驗失敗。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是提供一種便於焊接且焊接質量高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 破實驗用聯接頭,減少了試樣管與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的焊接時間,改善試 樣焊接時氬氣保護效果,有效提高了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的成功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由連接螺紋、工具夾持平臺、焊接平臺、內孔構 成,其中焊接平臺位於連接螺紋的端面上,內孔為通孔,內孔與試樣管的外徑相配合,裝配 時可將試樣管插入內孔中;採用本實用新型製作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焊接方便快捷,有效 縮短了焊接時間,保證了焊接質量,加強了焊點的強度防護作用,節約了生產成本,避免了 焊接過程中試樣管的機械性能惡化,提高了爆破實驗的成功率。
圖1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的裝配剖面圖圖2圖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剖面圖圖4圖3中C-C左視剖面圖圖5圖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焊接平臺;2、內孔⑵;3.連接螺紋;4.工具夾持平臺;5.試樣管外插平 臺;6.過渡段;7.試樣管;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由焊接平臺(1)、內孔 (2)、連接螺紋(3)、工具夾持平臺(4)、試樣管外插平臺(5)、過渡段(6)構成,進行爆破試驗時,將試樣管(7)套在試樣管外插平臺(5)上,使得試樣管(7)的端面接觸到焊接平臺(1), 將試樣管(7)與焊接平臺(1)連接處採用電弧焊的方法進行焊接,使得試樣管(7)固定在 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上,隨後進行爆炸試驗的後續工作。因焊接平臺 (1)系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上的一個環形平面,焊接時須不斷轉動試 驗管(7)才能完成整個焊接工作,造成焊接時間延長,使得試樣管(7)長時間處在高溫中且 與空氣接觸面大,加劇了試樣管焊接區域的吸氣、晶粒長大和產生亞穩定組織的程度,造成 試樣管的機械性能惡化嚴重,導致爆破實驗失敗。 如附圖3、圖4、圖5所示,與傳統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相比較,本 實用新型由連接螺紋(3)、內孔(2)、工具夾持平臺(4)、焊接平臺(1)構成,其中焊接平臺 (1)是位於連接螺紋(3)的端面上,內孔(2)為通孔,內孔(2)的內徑與試樣管(7)的外徑 相配合,進行爆破實驗時,可將試樣管⑵插入內孔⑵中後伸出,使得試樣管(7)的端面 高於焊接平臺(1)約1mm後進行焊接,焊接時無須轉動試驗管(7),焊接過程簡單快捷,節省 了焊接時間,避免試樣管(7)長時間處在高溫中,且試樣管(7)的焊接區與空氣接觸面小, 極大減少了試樣管(7)的焊接區域的吸氣、晶粒長大和產生亞穩定組織的程度,有效避免 了試樣管(7)因焊接過程造成的機械性能惡化,提高了爆破實驗的成功率。
權利要求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其特徵在於,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由連接螺紋(3)、工具夾持平臺(4)、焊接平臺(1)、內孔(2)構成,其中焊接平臺(1)位於連接螺紋(3)的端面上,內孔(2)是一個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其特徵在於,內孔 (2)與試樣管(7)的外徑相配合,裝配時可將試樣管(7)插入內孔(2)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的聯接頭領域,其特徵在於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由連接螺紋(3)、工具夾持平臺(4)、焊接平臺(1)、內孔(2)構成,其中焊接平臺(1)位於連接螺紋(3)的端面上,內孔(2)為通孔,內徑(2)與試樣管(7)的外徑相配合,裝配時可將試樣管(7)插入內孔(2)中,採用本實用新型製作的核用鋯合金管材爆破實驗用聯接頭,焊接方便快捷,有效縮短了焊接時間,保證了焊接質量,加強了焊點的強度防護作用,節約了生產成本,避免了焊接過程中試樣管的機械性能惡化,提高了爆破實驗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G01N3/02GK201600296SQ20092024497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9日
發明者劉蕾, 李小寧, 李恆羽, 王德華, 翁忠亮, 袁改煥 申請人:西北鋯管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