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轉公立(這裡的學生為何)
2023-06-03 10:33:44 2
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轉公立?新華社蘭州6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文靜)時值畢業季,「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500名畢業生『被就業』」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甘肅省教育廳調查後已責成該校更正畢業生就業狀態錯誤信息,並對相關責任單位和工作人員給予通報批評和行政處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轉公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轉公立
新華社蘭州6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文靜)時值畢業季,「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500名畢業生『被就業』」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甘肅省教育廳調查後已責成該校更正畢業生就業狀態錯誤信息,並對相關責任單位和工作人員給予通報批評和行政處分。
該校相關負責人和教師認為,部分「已就業」學生確實因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操作不當造成,但就更多學生而言,主要原因是為報考甘肅省組織的「三支一扶」項目,就業後又想擇業。記者調查發現,這一現象並非該校獨有,不少高校都出現了類似問題,其背後是保障性就業與市場化就業在政策設計上存在矛盾,相關配套不銜接。
【網絡熱點】近日有媒體報導,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以下簡稱「知行學院」)500餘名2016屆畢業生尚未就業,但在教育部學信網上查詢狀態卻是「已就業」,影響到他們參加甘肅省「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考試。
【記者追蹤】甘肅省教育廳高度重視,調查後快速做出了處理。知行學院已對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單位中國語言文學系進行通報批評,對6名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行政記過和行政警告處分。
【學校調查】報告稱,由於學校個別工作人員存在工作方式方法簡單、對政策理解不透等問題,未能全面解釋說明國家、省市以及學院就業政策,導致學生不完全清楚就業政策和就業情況,致使個別畢業生靈活就業信息存在問題。個別畢業生因找不到就業單位,尋求老師幫助聯繫單位解決就業。畢業生前去老師推薦的單位工作後不滿意或者藉故離開,未將信息反饋到各系和介紹工作的老師處,老師也未能第一時間知曉,造成畢業生就業數據未及時更新。此外,因重名重姓問題,工作人員審核數據不嚴,致使12名學生數據輸入錯誤,「未就業」被填成「已就業」。
知行學院院長孫建安介紹,反映問題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或已靈活就業,或已籤訂了「三方協議書」。學生們現在想更改就業信息是因為他們想報考「三支一扶」,該項目要求報考者為未就業應屆畢業生。「有學生表示籤約前不清楚已就業會影響其報考該項目的資格要求。」
記者走訪知行學院發現,在部分學生就業信息填報出現問題的背後,存在大量學生籤約又毀約的情況。
知行學院副院長王劍波介紹,今年5月底,該校就業率為55%,但這一數字在6月下旬下降了20%多。如此多的學生籤約又毀約,為的是參加甘肅省「三支一扶」招考。
【數據統計】記者從甘肅省人社廳了解到,「三支一扶」指大學生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招考針對的是當年畢業、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專科(高職)及以上學歷的甘肅生源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甘肅「三支一扶」基層就業項目報名時間為每年5月底至6月初,考試時間7月上旬。
知行學院提供的數據顯示,該校今年有2072名應屆畢業生,其中報考「三支一扶」的畢業生高達80%,達到了1600多名。
還有的學生更改信息是為以後公務員或其他招考作打算。「公務員考試有一項規定是畢業生在擇業期兩年內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可按應屆畢業生對待,因此這次很多已就業的學生也『跟風』,要求更改就業信息,以方便將來的考試。」知行學院中文系副主任王煥說。正是「未就業」且是「應屆生」這一報考條件,讓好多已就業的學生,開始想辦法。
【學生坦言】「就業和考試相矛盾,很無奈。」大四學生小白說,當時報給學校的靈活就業只是暫時性就業,不是「真正」就業,因此要求學校將其信息更改為「未就業」,以保證他能參加「三支一扶」考試。記者調查發現,籤約又毀約這一現象不光在知行學院有,甘肅不少高校都存在,其背後是保障性就業與市場化就業在政策設計上存在矛盾。
【教師苦惱】「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職業技能,民營企業甚至國有企業都來招聘,可有學生為了考試不去。」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坦言,「每年6月左右,就有大量已籤約學生違約,報考基層服務項目,導致學校、企業非常頭疼。」
「有的學生為了參加考試,要麼觀望等待有業不就,要麼籤約又毀約。」王劍波透露,這直接導致畢業生參加招聘會不積極,籤約不主動,用人單位來校招聘積極性受挫。
多位受訪教師建議,可將「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的報名時間及考試時間提前至每年3月。同時建議,對報名條件不做過多限制,「只要是應屆畢業生就可以報名,不論其是否就業。」王劍波說。
另外,他們還建議,報考公務員、「三支一扶」等項目,只是畢業生就業的渠道之一,因其招考數量有限,並不足以解決畢業生就業難題。國家宜多出臺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以及中小微企業就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