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9:30:26 2
專利名稱: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泵裝置的改進,特別是一種用於混合機槳葉拆卸的手動液 壓泵裝置。
技術背景混合機是一種用於含能材料製備的特種化工設備,由混合鍋、混合槳以及動力、控 制系統構成。混合槳通過槳軸連接在龍門架上。槳葉是混合機的核心部件,是由特殊曲 線旋轉而成,加工精度高,價格昂貴。槳葉有自轉的實心槳葉,有圍繞著實心槳葉轉動 的空心槳葉,實心槳葉和空心槳葉均釆用定位銷和槳軸連接。在混合機的維修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是槳葉的拆卸。在正常情況下,僅需使用套 筒扳手拆卸定位銷,然後用千斤頂配合槳葉加熱法就可完成拆卸。由於長期在5(TC 6(TC溫度條件下運行,空心槳葉中裝有保溫水。混合的含能材料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以及故障引起的非正常運行等因素,使槳葉和槳軸的配合面發生變化,且變化程度無法準確獲得,這樣就給槳葉拆卸帶來了困難。因為槳葉之間的間隙、槳葉與混合鍋之間的間隙都有明確的技術要求,如果因拆卸不善導致槳葉變形,出現間隙超過技術要求的情況,不僅會影響混合效果,還會造成安全事故。拆卸槳葉的工作必須在混合機上進行,空間狹小,無法使用大型設備和工具。現有技術中的千斤頂由於其產生的壓力是不可控的,容易對槳葉產生損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在無法確定混合機槳葉與槳軸配 合面變化程度的情況下確保混合機槳葉的正常拆卸,對槳葉表面和結構不產生損傷的手 動液壓泵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包括手 動液壓泵,手動液壓泵的進油管與油箱連通,出油管通過單向閥和連接管與活塞一端連 接,活塞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通手動換向閥,活塞和手動換向閥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帶截止閥的管路,管路與油箱連通。所述的活塞和手動換向闊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壓力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動液壓泵裝置,由手動液壓泵向手動換向閥輸入液壓油,將手 動換向閥和需拆卸的槳葉定位銷銷孔相連,利用手動換向閥可調整液壓油流向的功能, 可向槳葉施加不同方向的壓力,能在無法確定混合機槳葉與槳軸配合面變化程度的情況 下確保混合機槳葉的正常拆卸,並且不會對槳葉表面和結構不產生損傷;在手動液壓泵 和手動換向閥之間添加的活塞,可在壓力表顯示壓力不夠的情況下對液壓油進行二次加 壓;截止閥和壓力表可使產生的壓力受控,避免壓力過大對槳葉造成傷害。而且,本實 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優點,僅需單人操作,效率高,整個操 作過程不超過10分鐘。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包括手動液壓泵2,手動液壓泵2的進油管與 油箱1連通,出油管通過單向閥3和連接管4與活塞5—端連接,活塞5另一端通過連 接管4'連通手動換向閥8,活塞5和手動換向閥8之間的連接管4'上裝有帶截止閥6 的管路9,管路9與油箱1連通。所述的連接管4'上裝有壓力表7。工作時,將手動換向閥8和需拆卸的槳葉10上的定位銷銷孔相連,液壓油通過手 動液壓泵2完成加壓,通過單向閥3後,進入活塞5,通過壓力表7檢測壓力值,如果 壓力值不夠,就利用活塞5進行二次加壓,如果壓力過大或超過預定要求,就利用截止 閥6進行洩壓,特定壓力的液壓油進入手動換向閥8後,可向槳葉IO施加不同方向的 壓力,保證槳葉10的拆卸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包括手動液壓泵(2),手動液壓泵(2)的進油管與油箱(1)連通,其特徵在於手動液壓泵(2)的出油管通過單向閥(3)和連接管(4)與活塞(5)一端連接,活塞(5)另一端通過連接管(4』)連通手動換向閥(8),活塞(5)和手動換向閥(8)之間的連接管(4』)上裝有帶截止閥(6)的管路(9),管路(9)與油箱(1)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液壓泵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管(4')上 裝有壓力表(7)。
專利摘要一種手動液壓泵裝置,包括手動液壓泵,手動液壓泵的進油管與油箱連通,出油管通過單向閥和連接管與活塞一端連接,活塞另一端通過連接管連通手動換向閥,活塞和手動換向閥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帶截止閥的管路,管路與油箱連通,活塞與手動換向閥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壓力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動液壓泵裝置,利用手動換向閥可調整液壓油流向的功能,可向槳葉施加不同方向的壓力,能在無法確定混合機槳葉與槳軸配合面變化程度的情況下確保混合機槳葉的正常拆卸,活塞可對液壓油進行二次加壓,截止閥和壓力表可使產生的壓力受控,避免壓力過大對槳葉造成傷害。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優點,僅需單人操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F15B11/028GK201382032SQ200920084069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0日
發明者丁敦輝, 盧明宏, 弋緒科, 偉 徐, 曾遠華, 鄒德榮, 龔曉峰 申請人:國營江河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