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9:29:41 2
專利名稱: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行電梯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無機房電梯的繩輪結構大多為下反繩輪結構,由於反繩輪位於轎廂之下,並將鋼絲繩導向至轎廂的兩側,所以無機房電梯的導軌只能是偏置設置。如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無機房反繩輪和電梯下梁的放置仰視示意圖,反繩輪裝置與電梯下梁並排放置,繩輪的中線基本位於轎廂的中線位置,而導軌與繩輪的中線存在一定的偏置距離。對於有機房直行電梯的導軌是與轎廂的中線相重合的,由於有機房的繩輪位於轎廂頂部,不佔用導軌位置,而無機房的繩輪結構相比較有機房的更加複雜,繩輪佔用原有機房的導軌位置,從而造成無機房電梯的導軌偏離轎廂中線較遠,並且相比較有機房電梯轎廂對導軌的磨損由於重心的偏差相對較大而嚴重的多,當出現安全鉗抱死的情況時,對導軌和安全鉗的損傷比有機房的電梯結構嚴重的多。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通過本技術方案,在無機房條件下,使直行電梯中的轎廂和繩輪的中心儘量與導軌中心靠近,以達到降低磨損,提高使用壽命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包括有電梯下梁、轎廂、導軌和反繩輪,所述電梯下梁固定在轎廂底部,所述導軌設置在位於轎廂兩側的井道側壁上,所述電梯下梁橫向水平設置在轎廂上,兩個繩輪分別對稱鉸接在電梯下梁上,兩個繩輪的繩輪中線與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相重合,導軌偏置設置在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一側的電梯下梁的兩端內。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技術效果如下: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有效的減少了在轎廂前後方向上導軌中心線與轎廂中心線的偏置距離,使導軌更加靠近轎廂的中線,滿足了無機房電梯的基本設計要求,大大的減少了導軌的磨損,使無機房電梯的性能更加接近有機房電梯,結構簡單,材料消耗少,製作成本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無機房直行電梯的繩輪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仰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非對中梁的結構圖。圖4為圖3的側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0013]圖中,I繩輪、2轎廂、3鋼絲繩、4導軌、5電梯下梁、6繩輪中線、7輪軸、8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3-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包括有電梯下梁5、轎廂2、導軌4和繩輪1,所述電梯下梁5固定在轎廂2底部,所述導軌4設置在位於轎廂2兩側的井道側壁上,所述電梯下梁5橫向水平設置在轎廂2上,兩個繩輪I分別對稱鉸接在電梯下梁5上,兩個繩輪I的繩輪中線6與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8相重合,導軌4偏置設置在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8 —側的電梯下梁5的兩端內。本實用新型在相同輪組,相同轎廂2的前提下,採用本技術方案,導軌4與繩輪中線6的偏置距離遠遠小於現有技術中兩者的偏置距離,使導軌4更靠近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8,使無機房電梯的性能更加接近有機房。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包括有電梯下梁、轎廂、導軌和繩輪,所述電梯下梁固定在轎廂底部,所述導軌設置在位於轎廂兩側的井道側壁上,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梯下梁橫向水平設置在轎廂上,兩個繩輪上設置有輪軸,兩個輪軸分別對稱鉸接在電梯下梁上,所述繩輪設置在輪軸上,所述繩輪中線與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相重合,導軌偏置設置在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一側的電梯下梁的兩端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無機房直行電梯非對中梁結構,包括有電梯下梁、轎廂、導軌和反繩輪,所述電梯下梁固定在轎廂底部,所述導軌設置在位於轎廂兩側的井道側壁上,所述電梯下梁橫向水平設置在轎廂上,兩個繩輪分別對稱鉸接在電梯下梁上,兩個繩輪的繩輪中線與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相重合,導軌偏置設置在轎廂前後方向的中心線一側的電梯下梁的兩端內;通過本技術方案,可以有效的減少了在轎廂前後方向上導軌中心線與轎廂中心線的偏置距離,使導軌更加靠近轎廂的中線,滿足了無機房電梯的基本設計要求,大大的減少了導軌的磨損,使無機房電梯的性能更加接近有機房電梯,結構簡單,材料消耗少,製作成本低。
文檔編號B66B7/06GK202924528SQ20122061535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羅海閩, 張國良, 佟國維, 舒微熹 申請人:北京升華電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