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程控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4:43:46 1
專利名稱:電動車程控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動車技術領域,涉及電動車程控電機。
背景技術:
電動車具有環保節能、無噪聲,便利等特點,從面世以來就受到廣泛推崇,並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常用的電動車採用的是三相電動車驅動系統,它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和性能穩定等優點。但在實踐中,電動車電機運轉過程中噪音較大,而且發熱率比較高,電機的返修率高。在大力提倡環保的今天,電動車因其節能環保,受到更多的親睞,為提高企業競爭力,針對電動車電機進一步改進,以減少噪音、降低發熱率和返修率成為當務之急。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電動車程控電機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程控電機,包括機殼、導熱安裝件、定子繞組、第一冷風管道和第二冷風管道;在機殼的內側表面上,設有散熱腔及機殼導熱管;在定子繞組後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固定的第一冷風環管,第一冷風環管分別與第一冷風管道和機殼導熱管連接;在定子繞組前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固定的第二冷風環管,第二冷風環管與第二冷風管道和機殼導熱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電機轉矩大、動態性能好、噪聲低、密閉可靠,能有效控制電機高速運轉時的溫升,提高電機性能,降低返修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電機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是定子端部散熱整體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機殼,2.導熱安裝件,3.定子繞組,4.第一冷風管道,5.第二冷風管道,6.機殼導熱管,7.第一冷風環管,8.第二冷風環管,9.前端蓋,10.後端蓋,11.接口,12.定子。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的電動車程控電機,包括機殼I、導熱安裝件2、定子繞組3、第一冷風管道4和第二冷風管道5 ;在機殼I的內側表面上,設有散熱腔及機殼導熱管6 ;在定子繞組3後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一冷風環管7,第一冷風環管7分別與第一冷風管道4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在定子繞組3前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二冷風環管8,第二冷風環管8與第二冷風管道5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該電動車程控電機還包括前端蓋9、後端蓋10、接口 11和定子12。冷風首先經過第二冷風管道5和第二冷風環管8,之後進入機殼導熱管6,再進入定子繞組3後端的第一冷風環管7,通過第一冷風管道4將電機熱量排出。[0011]如上所述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作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電動車程控電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殼(I)、導熱安裝件(2)、定子繞組(3)、第一冷風管道(4)和第二冷風管道(5);在機殼(I)的內側表面上,設有散熱腔及機殼導熱管(6);在定子繞組(3)後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一冷風環管(7),第一冷風環管(7)分別與第一冷風管道(4)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在定子繞組(3)前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二冷風環管(8),第二冷風環管(8)與第二冷風管道(5)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車程控電機,其特徵還在於包括前端蓋(9)、後端蓋(10)、接口 (11)和定子(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車程控電機,包括機殼(1)、導熱安裝件(2)、定子繞組(3)、第一冷風管道(4)和第二冷風管道(5);在機殼(1)的內側表面上,設有散熱腔及機殼導熱管(6);在定子繞組(3)後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一冷風環管(7),第一冷風環管(7)分別與第一冷風管道(4)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在定子繞組(3)前端設有由導熱安裝件(2)固定的第二冷風環管(8),第二冷風環管(8)與第二冷風管道(5)和機殼導熱管(6)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電機轉矩大、動態性能好、噪聲低、密閉可靠,能有效控制電機高速運轉時的溫升,提高電機性能,降低返修率。
文檔編號H02K3/24GK202535197SQ201220123418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朱智德 申請人:福建省舒馳電動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