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動力節油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4:28:11 1
專利名稱:強動力節油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尤其是一種既能增加其動力,又能降低其能耗的汽車發動機。
背景技術:
隨著資源尤其是燃油資源的不斷減少,人們除尋找新的能源途徑外,正竭盡全力採取各種措施降低燃油消耗。如將化油器改為電噴,以改善燃油的霧化狀況,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再如研究並開發節能型發動機,以便在滿足其動力性能不變的情況下,儘可能降低燃油消耗。但現有的各種措施仍不能有效解決節油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動力強的節油型液壓發動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強動力節油發動機,包括氣缸、氣缸內的活塞以及曲軸及其上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氣缸及其內的活塞兩兩水平對稱設置,兩活塞用同一根連杆相連,連杆中部固定有擠壓活塞並置於液壓器的擠壓室內,擠壓室兩側分別通過輸液管與液壓缸相連,液壓缸內的液壓活塞與連杆相連,該連杆與曲軸相連。以便在氣缸完成壓縮、進氣、作功、排氣的工作行程中,將燃料燃燒的熱能轉換成直線運動的機械能,並通過液壓器增能後通過液壓活塞及連杆推動曲軸轉動,從而輸出動力。
所述液壓器及其液壓缸、液壓活塞和曲軸與氣缸及活塞設於同一個機體內,或者設於不同的兩個機體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採用上述方案,即在氣缸內通過少量混合燃氣燃燒產生的熱能,就可推動液壓器工作,經液壓器的增能作用,最終帶動曲軸轉動,從而輸出所需要的動力,既能有效節約燃油消耗,又能保證發動機具有足夠的動力輸出,同時還能減少因廢氣排放而給環境造成的汙染,此外,該發動機的推出還改傳統的豎式發動機為新型的扁平式發動機,有利於減少所佔用的空間位置,以便於優化汽車設計,因此,實為一種順應時代需求的強動力節油發動機。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發動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之A-A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之內容並不局限於此。
如圖,水平對稱設置的兩氣缸1內的兩活塞2,通過同一連杆3連為一體,連杆3上設有擠壓活塞5,擠壓活塞5及與之相連的部分連杆3』置於擠壓室4內,並通過密封件15進行密封,擠壓室4內的擠壓活塞5的行程與氣缸活塞2的行程相適應,擠壓室4的底部通過輸液管6分別與液壓缸7相連,液壓缸7內的液壓活塞8通過連杆9與動力軸——曲軸10相連,該曲軸與連接起動機齒輪的飛輪相連,擠壓室4、擠壓活塞5、輸液管6、液壓缸7、液壓活塞8共同構成液壓器,氣缸1及活塞2,液壓器及連杆9、曲軸10均設置在同一機體內,氣缸1上的進氣口、排氣口、點火孔分別與現有技術中的混合器、廢氣處理器、點火器相連,曲軸10分別與現有技術的飛輪、發電機相連,其餘結構均與現有技術相同。
其工作過程是活塞2』自左往右移動時,即對其右側的可燃混合氣進行壓縮時,利用活塞2』左側產生的部分真空,將新的可燃混合氣從進氣口11吸入氣缸1內,當活塞2』到達止點時,火花塞經點火口13放電點燃混合氣,高溫高壓氣體產生的壓力將活塞2』從右推向左時,與活塞2相連的連杆3也隨之左移,並帶動其上的擠壓活塞5左移,使液壓器擠壓室4左側的液體自輸液管6進入液壓缸7內,推動液壓缸7內的液壓活塞8右移,通過與液壓活塞8相連的連杆9最終帶動曲軸10轉動,曲軸10再帶動飛輪轉動,從而帶動汽車行駛,同時在活塞2』左移時,打開廢氣排出口12及換氣口14,燃燒產生的廢氣即從排出口12排出,同時預先進入活塞2』左側的新的可燃混合氣經換氣口14進入氣缸內等待被壓縮,同理活塞2的工作過程與活塞2』的完全相同,只是行程完全相反,即活塞2』左移做功時,活塞2正好左移壓縮可燃混合氣,如此循環,使燃燒產生的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從而不斷為汽車行駛提供動力。
權利要求1.一種強動力節油發動機,包括氣缸、氣缸內的活塞以及曲軸及其上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氣缸及其內的活塞兩兩水平對稱設置,兩活塞用同一根連杆相連,連杆中部固定有擠壓活塞並置於液壓器的擠壓室內,擠壓室兩側分別通過輸液管與液壓缸相連,液壓缸內的液壓活塞與連杆相連,該連杆與曲軸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器及其液壓缸、液壓活塞和曲軸與氣缸及活塞設於同一個機體內,或者設於不同的兩個機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強動力節油發動機,包括氣缸、氣缸內的活塞以及曲軸及其上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氣缸及其內的活塞兩兩水平對稱設置,兩活塞用同一根連杆相連,連杆中部固定有擠壓活塞並置於液壓器的擠壓室內,擠壓室兩側分別通過輸液管與液壓缸相連,液壓缸內的液壓活塞與連杆相連,該連杆與曲軸相連。通過少量混合燃氣燃燒產生的熱能,就可推動液壓器工作,經液壓器的增能作用,最終帶動曲軸輸出動力,既能有效節約燃油消耗,又能保證發動機具有足夠的動力輸出,同時還能減少因廢氣排放而給環境造成的汙染,該發動機的推出一改豎式為扁平式,有利於減少所佔用的空間位置,優化汽車設計。
文檔編號F02B75/32GK2777212SQ20052002229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8日
發明者虞永祥 申請人:虞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