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承受重載升降行走輪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7:21:36 1

本發明是一種可承受重載升降行走輪機構,屬於產品的結構技術領域。
通過若干組合,可以簡單、方便地使重載設備移動或者轉動。
背景技術:
大型重載機械設備一般就位安裝完成後,很少會改變初始安裝位置。但在某些情況下,設備需要繞一中心軸轉動,來改變初始安裝方位,或者需要移動,改變初始安裝位置。為了達到上述兩個目的,首先設備底座需要相對地基升起一定高度,然後轉動或者移動。為了使設備轉動,可以在底座與地基之間加一轉盤軸承,但是對於不頻繁的轉動,轉盤軸承價格高,不太適合。為了使設備移動,可以在底座下安裝萬向輪,但是萬向輪承載能力有限,對於大的設備不太適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設計提供了一種一種可承受重載升降行走輪機構,其目的是可以簡單、方便地使重載設備移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該種可承受重載升降行走輪機構,其特徵在於:該機構包括一個U形的筒狀固定座(7),筒狀固定座(7)的底部加工有通孔(10),在固定座(7)的上端開口處固定安裝一個帶中心孔的端螺母(9),中心孔的內壁上加工有內螺紋,旋轉螺杆(1)通過外壁上加工的外螺紋與中心孔的內螺紋配合實現上、下移動,在固定座(7)的內腔上部安裝一個升降杆(2),升降杆(2)的底部通過預緊彈簧(4)支撐在筒狀固定座(7)底部通孔(10)的外緣臺階(11)上,旋轉螺杆(1)的底部向下移動時與升降杆(2)的上部接觸並壓動升降杆(2)向下運動,旋轉螺杆(1)的底部與升降杆(2)的上部之間設置有防止兩者滑動磨擦的推力球軸承(8),升降杆(2)的上、下運動由加工在升降杆(2)側面的凸出鍵(12)沿筒狀固定座(7)內壁上加工的直槽(13)來導向,在升降杆(2)的下部中心位置處加工有一個凹槽(15),在凹槽(15)內立式安裝一個調心球軸承(5),調心球軸承(5)的中心孔通過安裝軸(6)水平插入並固定在凹槽(13)的兩側面之間,安裝軸(6)通過鎖緊螺母(3)鎖緊,升降杆(2)的向下運動帶動調心球軸承(5)也向下運動並使調心球軸承(5)的外圈表面接觸地面承重,把固定座(7)外表面上的連接座(14)固定安裝在需要移動的設備上。
所述旋轉螺杆(1)可以通過月牙扳手或者專用扳手旋轉,推力球軸承(8)使旋轉螺杆(1)與升降杆(2)的接觸面由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大大減小了摩擦力,使旋轉螺杆(1)的旋進比較省力。預緊彈簧(4)提供預緊力使升降杆(2)和推力球軸承(8)與旋轉螺杆(1)壓緊,調心球軸承(5)在安裝軸(6)上允許繞軸偏轉一定角度,不容易卡死,軸(6)通過鎖緊螺母(3)鎖緊可防止軸(6)竄動。調心球軸承(5)的外圈表面接觸地面承重,頂起重載設備,通過調心球軸承(5)的調心特性可以避免軸承外圈與接觸面不平帶來的軸承卡死問題,使重載設備簡單、方便地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機構的升降杆的形狀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機構的固定座的形狀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詳述:
參見附圖1~3所示,該種可承受重載升降行走輪機構,該機構包括一個U形的筒狀固定座7,筒狀固定座7的底部加工有通孔10,在固定座7的上端開口處固定安裝一個帶中心孔的端螺母9,中心孔的內壁上加工有內螺紋,旋轉螺杆1通過外壁上加工的外螺紋與中心孔的內螺紋配合實現上、下移動,在固定座7的內腔上部安裝一個升降杆2,升降杆2的底部通過預緊彈簧4支撐在筒狀固定座7底部通孔10的外緣臺階11上,旋轉螺杆1的底部向下移動時與升降杆2的上部接觸並壓動升降杆2向下運動,旋轉螺杆1的底部與升降杆2的上部之間設置有防止兩者滑動磨擦的推力球軸承8,升降杆2的上、下運動由加工在升降杆2側面的凸出鍵12沿筒狀固定座7內壁上加工的直槽13來導向,在升降杆2的下部中心位置處加工有一個凹槽15,在凹槽15內立式安裝一個調心球軸承5,調心球軸承5的中心孔通過安裝軸6水平插入並固定在凹槽13的兩側面之間,安裝軸6通過鎖緊螺母3鎖緊,升降杆2的向下運動帶動調心球軸承5也向下運動並使調心球軸承5的外圈表面接觸地面承重,把固定座7外表面上的連接座14固定安裝在需要移動的設備上。該機構若干配合,安裝在設備上,實現設備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