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車啟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3:34:11 2
專利名稱:一種冷車啟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冷車啟動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控制化油器進油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帶有化油器的發動機往往會出現冷啟動性能不良的問題,一般包括難以一次性啟動成功且啟動後工作狀態不良。現有的發動機冷啟動裝置是在化油器的主噴油嘴附近設置加熱器,通過定時給化油器儲油室內主噴油嘴加熱,使汽油快速產生氣泡,與進氣管的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使發動機快速啟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車啟動裝置,能強制打開進油,使化油器油平面高於怠速狀態,增加混合氣濃度,達到改善冷車啟動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冷車啟動裝置,安裝在汽油發動機化油器上,其特點在於,包括輸油部,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的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進油管、針閥座、閥針及限位彈簧,所述進油管連通所述針閥座,所述閥針的頂部與所述針閥座相配置,所述閥針的底部安裝限位彈簧;控制部,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的另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頂杆、壓座及壓縮彈簧,所述頂杆,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所述壓縮彈簧通過所述壓座固設於所述頂杆貫穿化油器室的一端;浮子,通過浮子軸轉動連接於所述閥針的底部。
上述的冷車啟動裝置,其特點在於,所述控制部還包括壓帽,固設於所述頂杆貫穿所述化油器外的頂端。
上述的冷車啟動裝置,其特點在於,所述控制部還包括開口擋圈,固設於所述壓座下端。
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於,啟動前,關閉阻風門,並快速按動壓帽3-5次,針閥被強制打開進油,使化油器油平面高於怠速狀態5mm,以加濃混合氣濃度,從而達到改善冷車啟動性能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2為圖1的D-D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4為圖3的C-C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針閥被打開進油狀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按動強制打開頂杆伸長狀態圖。
其中,附圖標記1 壓帽 2 壓縮彈簧3 壓座 4 開口擋圈5 頂杆 6 進油管7 針閥座 8 閥針9 限位彈簧 10浮子軸11 浮子室 12浮子總成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圖4為圖3的C-C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針閥被打開進油狀態圖。如圖所示,油管接入進油管6,汽油通過孔道進入針閥座孔7孔道,從而打開針閥8與彈簧9。汽油充滿浮子室11內孔,隨著油麵的升高,在浮力作用下浮子總成12繞著浮子軸10轉動上升,從而壓縮彈簧與針閥關閉進油孔,油麵控制到一定高度,達到現有怠速狀態。
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圖2為圖1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按動強制打開頂杆伸長狀態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壓帽1,壓縮彈簧2,壓座3,開口擋圈4,頂杆5。按動壓帽1,頂杆5頂開浮子總成,閥針8打開,汽油再次充滿浮子室內孔,使油麵升高。
啟動前,關閉阻風門,並快速按動壓帽3-5次,針閥被強制打開進油,使化油器平面高於怠速狀態5mm,以加濃混合氣濃度,從而達到改善冷車啟動性能的目的。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冷車啟動裝置,安裝在汽油發動機化油器上,其特徵在於,包括輸油部,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的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進油管、針閥座、閥針及限位彈簧,所述進油管連通所述針閥座,所述閥針的頂部與所述針閥座相配置,所述閥針的底部安裝所述限位彈簧;控制部,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的另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頂杆、壓座及壓縮彈簧,所述頂杆,貫穿設置於所述化油器室,所述壓縮彈簧通過所述壓座固設於所述頂杆貫穿化油器室的一端;浮子,通過浮子軸轉動連接於所述閥針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車啟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部還包括壓帽,固設於所述頂杆貫穿所述化油器外的頂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車啟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部還包括開口擋圈,固設於所述壓座下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冷車啟動裝置,安裝在汽油發動機化油器上,包括輸油部,貫穿設置於化油器室的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進油管、針閥座、閥針及限位彈簧,進油管連通所述針閥座,閥針的頂部與針閥座相配置,閥針的底部安裝限位彈簧;控制部,貫穿設置於化油器室的另一側,其進一步包括頂杆、壓座及壓縮彈簧,頂杆,貫穿設置於化油器室,壓縮彈簧通過壓座固設於頂杆貫穿化油器室的一端;浮子,通過浮子軸轉動連接於閥針的底部。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於,啟動前,關閉阻風門,並快速按動壓帽3-5次,針閥被強制打開進油,使化油器油平面高於怠速狀態5mm,以加濃混合氣濃度,從而達到改善冷車啟動性能的目的。
文檔編號F02M1/18GK2890377SQ200620022868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30日
發明者陳儉敏 申請人:陳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