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代替鋁-鎂-矽變形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05:26 1
專利名稱:稀土代替鋁-鎂-矽變形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用稀土代替鋁-鎂-矽變形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工藝。
鋁-鎂-矽變形鋁合金具有重量輕、擠壓性能好的特點,因此鋁及其合金製品早已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之中,特別是鋁-鎂-矽變形鋁合金易加工成形狀複雜的型材,表面光潔度好,有金屬光澤,還可以氧化著色,近年在建築、裝璜及交通運輸等行業中普遍受到歡迎。
目前鋁-鎂-矽變形鋁合金的生產,一般採用鎂≤0.9%,矽≤0.6%,Fe≤0.35%,其它微量元素≤0.1%,其工藝為將φ190mm的鑄態鋁合金經450℃±10℃高溫處理,以達到其各組分的均勻分布,在460℃±10℃,壓力200-170巴進行擠壓,擠壓速度為4-5mm/s,成型材之後在12小時內180±10℃處理2-4小時,得到的鋁-鎂-矽變形合金機械性能狀態RCS強度σbMPa157延伸率δ% 8硬度HV 58本發明的目的是在鋁-鎂-矽變形鋁合金中添加少量稀土,以代替鋁-鎂-矽變形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工藝,而且可以提高合金的機械性能。
本發明採用(wt%)Mg0.5~0.6,Si0.25~0.32,Fe0.20~0.25稀土是Al-Ce中間合金,Ce的含量~10%,合金中稀土加入量0.05-0.30,其餘為Al。工藝過程,首先在電解槽中加入稀土,電解成稀土鋁合金,之後在混合爐中配製成稀土變形鋁合金的鑄態合金其φ190×700mm,在460℃±10℃下,壓力為200~170巴進行擠壓,擠壓速度為4~5mm/s,成型材之後在12小時內,180℃±10℃進行時效處理2-4小時,得到的鋁-鎂-矽變形合金機械性能為狀態 RCS
抗拉強度σbMPa 200~219延伸率δ%9.0~9.4硬度HV70.2~78.6本發明由於加入稀土Ce,使生產工藝簡化,節省了高溫下進行均勻化處理的生產環節,從而不僅節約能源、設備和佔地,而且提高了產品的性能指標。
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如下實施例1鋁-鎂-矽合金,添加Mg0.60%、Si0.29%、Fe0.24%、Ce0.05%,在60KA電解槽中電解成稀土鋁合金,然後在混合爐中配製成鑄態稀土鋁-鎂-矽合金,鑄棒尺寸為φ190×700mm,在壓力200巴,擠壓速度4mm/s下,擠壓成型材,在12小時內180℃進行時效處理2小時,得稀土鋁合金抗拉強度200MPa,硬度70.5HV,延伸率9.3%。
實施例2除Al之外,Mg0.5%、Si0.25%、Fe0.22%、Ce0.30%,鑄棒190×700mm,壓力170巴,擠壓速度4mm/s,在12小時內185℃進行時效處理3.5小時,得稀土鋁合金,抗拉強度220MPa,硬度73HV,延伸率9.4%。
權利要求
1.一種稀土代替鋁-鎂-矽變型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採用(wt%)Mg0.5~0.6,Si0.25~0.32,Fe0.20~0.25稀土是Al-Ce中間合金,Ce的含量~10%,合金中稀土加入量0.05-0.30,其餘為Al。工藝過程,首先在電解槽中加入稀土,電解成稀土鋁合金,之後在混合爐中配製成稀土變形鋁合金的鑄態合金其φ190×700mm,在460℃±10℃下,壓力為200~170巴進行擠壓,擠壓速度為4~5mm/s,成型材之後在12小時內,180℃±10℃進行時效處理2-4小時,得到的鋁-鎂-矽變形合金機械性能為狀態 RCS抗拉強度σbMPa 200~219延伸率δ%9.0~9.4硬度HV70.2~78.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用稀土代替鋁—鎂—矽變型鋁合金的均勻化處理工藝。本發明首先在電解槽中加入稀土,電解成稀土鋁合金,之後在混合爐中配製稀土變型鋁合金的鑄態合金,在460℃±10℃下,壓力200~170巴進行擠壓成型材之後,在12小時內,180℃±10℃進行時效處理2—4小時,得到鋁—鎂—矽變型合金,機械性能優於已有合金。本發明由於加入稀土Ce,使生產工藝簡化,節省了高溫下進行均勻化處理的生產環節,從而不僅節約能源、設備和佔地,而且提高了產品的性能指標。
文檔編號C22C21/08GK1171453SQ9611056
公開日1998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8日
發明者王冰, 牟潤剛, 張義祥, 劉書珍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