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娜扎復古扮相太吸睛(古力娜扎主演的十二譚不僅演技翻車)
2023-06-03 07:07:05
不是吧?
曾經拍過《仙劍奇俠傳》的唐人影視,現在墮落成這樣了?
這是16年前《仙劍1》的特效。
這是今年古力娜扎新劇《十二譚》的特效。
就這……不能夠吧??
說出去誰敢相信,這居然不是頁遊廣告,而是2021年播出的電視劇——
是你就是你,《十二譚》。
來,一起來見識見識這部 玄 幻 巨 作 吧…
說到這部劇,一看女主角娜扎,Gigi就有了幾分忐忑。
明明靠美貌就能支稜起來,但比自己飾演的角色更有名的是她的「木」。
這樣的外貌條件,演個美豔掛的角色完全綽綽有餘吧?
畢竟人靜態時候長這樣。
動起來的時候長這樣。
但扎扎一旦進入戲裡,表情神態就差明明白白地告訴你:
我,一位大美女,正在演戲。
說話愛搖頭。
對視即瞪眼。
表達驚訝的時候,瞪眼 張嘴。
還有吃手手……
原著裡的女主「夜明」是個御姐啊!這演法也太太太傻白甜了吧。
男主劉以豪的演技有稍好一點,但也僅次而已。
原著裡男主深愛女主,卻為了保護她,洗去她的記憶,將她囚禁10年…
如此帶感、腹黑、愛而不得的設定,他演出來,ok,還是面癱霸總。
說完了男女主,再來看看其他人。
《十二譚》由很多個短小的故事單元組成,也就是在男女主之外,大大小小的配角都有各自的故事線。
問題就在於,看到現在,配角們的故事線相當於一團亂麻。
通常,男女主是牽絲引線的主線。
然而這部45分鐘/集的劇,第一集男女主只出現8分鐘,其他時間……大海啊都是水。
感覺編劇導演的敘事邏輯是:該講的重點我偏不說,同一個懸念能吊你七八集。
那支離破碎的劇情,那浮誇莫名的人設,雜七雜八,沒有重點。
女二對男主瘋狂求愛,男主明確有喜歡的人。
她標榜自己是「新時代獨立女性」,非要介入別人的感情,拉著別人手放自己腰上量。
捉妖師天天被一位女妖精調戲,卻又有點不必要的油膩,霸道法海愛上我。
談戀愛談到我都嘆氣了:求求你幹點正事行不行!
開頭講金魚妹妹追愛這個故事,男女演員的演技倒是還不錯。
但轉折總是莫名其妙的。
「少把頭」(陳哲遠)被仇家打,發洩的方式是往水裡撒尿,除了沒素質我竟不知道說啥。
一不小心,這尿澆到了金魚妹妹。(金魚妹妹的扮演者鄧恩熙,長得還挺可愛的。)
如果,不是化了這個妝的話
她決定復仇,復仇的方式居然是:我要上他家洗澡!
想不到吧?????
雖說是單元劇,但劇情離奇且像是搭了火箭。
上岸打了一架,救了喜歡的小哥,兩人就訂婚了;
濃情蜜意一會,又打了一架,金魚妹妹死了。
全程不過兩集,還沒來得及進入劇情,就看著兩個演員涕泗橫流,生離死別,人妖殊途……
就,真的,打擾了。
女主角娜扎(飾演夜明珠成精的美豔女妖),更毫無建樹,從第一集躺到了第二集。
唯獨記得的是那床塑料感床墊子,波光粼粼,散發著破產的氣息。
娜扎的盛世美顏也擋不住這沁人心脾的綠色背景,綠得奪目,綠得發慌。
沒錯,這部劇最令人生氣的不是劇情,而是它那奇奇怪怪的特效!
你瞅某度上的介紹:民國奇幻、人妖相戀。
每一個字眼都給人一種特效很牛逼的錯覺。
結果開播僅一集,就因為「五毛錢特效」衝上熱搜。
你以為是《水形物語》,再不濟也是《藍色大海的傳說》。
結果仔細一看發現,是下水道的美人魚。
講真,這特效還不如《仙劍奇俠傳》裡趙靈兒現蛇身。
觀眾評論:這兩條魚看著好腥啊。
我笑到恍恍惚惚紅紅火火天梯石棧相勾連。
這麼捉急的特效,就不要放那麼多了好吧。
特效師偏想讓你感受一下真正的魔幻氛圍。
你看,魚兒上岸了。
你再看,魚兒下海了。
(是誰給的勇氣覺得這魚尾值得一個大特寫啊)
我有理由懷疑,這個操作是在碰瓷《粉紅色的回憶》MV裡的美人魚造型。
當然,如果只是特效爛是萬萬不能值得這麼多吐槽的。
奇就奇在,連他們的臺詞都很驚人。
聽聽這兩條魚的羞恥的臺詞——
「竟然敢拿尿澆我」
「我一身的尿騷味」
老哥發出了正常魚的疑問:咱就是魚呀,咱就活在水裡,哪能被一泡尿給騷到?
金魚妹妹:就是騷到了,就是騷到了。
行,我真沒想到我有一天會被兩條魚給騷到了。。。
說起來,打戲也沒好到哪裡去。
娜扎施法,特效師:安排。
捉妖師作法,攝影師:斜著來,更精彩。
反正整個劇的打戲,都讓人由衷地覺得,這是為什麼啊?
有必要嗎???
說這麼多,令Gigi失望的原因,是本來有期望。
畢竟,出品方是唐人影視。
作為伴隨一代人成長的老牌影視製作公司,唐人曾經那麼輝煌。
比如,提到國產奇幻劇絕對少不了的《仙劍奇俠傳》。
創下收視奇蹟的《步步驚心》。
開啟網劇潮流的《無心法師》。
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出自唐人——
《絕代雙驕》《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天外飛仙》《怪俠一枝梅》……
出品的電視劇,一手捧紅了李亞鵬、孫莉、胡歌、劉詩詩、蔣勁夫、古力娜扎、韓東君等藝人。
論選角、角色貼合度,都是業內一絕。
童年最愛劉詩詩的「辛十四娘」。
「女鬼」曾黎,美到讓人窒息。
而唐人最擅長的,就是用玄幻劇講人間情愛。
最細膩的人物群像,能讓人看到每一個配角身上的閃光。
李逍遙和趙靈兒的愛情是很感人,但林月如也讓我真情實感地哭慘。
《無心法師》裡偏執入魔的嶽綺羅,殺人不眨眼的「妖」,卻讓人完全恨不起來。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唐人劇」不再是精品好劇的代名詞。
如今搜索「唐人」,早就不是清一色的誇獎,而是各種各樣的花式嘲諷。
隨著正午陽光、華策、嘉行等越來越多的製作公司投身其中,古裝劇的競爭越發白熱化。
妝發、造型甚至打光師的流失,讓唐人影視的衰落肉眼可見。
唐人擅長也為人稱道的海選模式,也變成了更穩定也更沒驚喜的「劇捧演員」。
因為在服化道方面的不斷縮水,還被起外號「窮唐」。
看看《十二譚》裡的娜扎穿的這幾身旗袍,感覺就連審美都在倒退。
網友親切稱之為「海瀾之家十二譚分家」。
雪紡、波點與豹紋齊飛。
密恐看了直搖頭,奶奶拒絕說我不穿。
當然,唐人的古裝劇走向黯淡,和整個行業的大趨勢不無關係。
但劇本硬傷、講故事能力退化,才是流失觀眾的根本原因。
製作水準下降,再好的IP也是白折騰。
改編動漫的《秦時明月》、仙劍系列的《雲之凡》都慘澹收場。
《青丘狐傳說》《櫃中美人》,可以說是全力出擊,服化造型精美,當家藝人站臺。
但劇情魔改,難掩頹勢。
畢竟做出了那麼多經典作品,看到曾經的古裝劇大佬,一步一步從頂流作到「糊」,不免還是有些心痛。
哪怕是瑪麗蘇古裝劇,好歹拿出以往的誠意啊!
如今不說再拍一部當年的《聊齋》了,還交出《十二譚》這樣的「魔幻巨作」,就真的挺不走心的。
要是折騰到最後,口碑、名氣一個不剩。
那可真是魚哭了水知道,我枯了,誰知道。
by心很累看出工傷的Gigi
部分圖片 / 網絡
責任編輯 / 野百合
編輯 / 夏火勺
關注我,每天更新海內外時尚有趣資訊,帶你開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