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油汙水沿程在線監測設備及其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6-03 02:59:16 1
本發明涉及採油汙水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採油汙水沿程在線監測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部分油田原油開採已進入特高含水期,為保持地層動力,保持油田的可持續開採,必須將採出液中分離出來的含油汙水進行達標處理和回注,其採出液歷經井口、計量站(接轉站)、聯合站(汙水站)、注水站、配水間、注水井等油田地面生產工藝系統,最終完成採出水達標回注,據不完全統計,勝利油田日採出液量約88×104m³/d左右、回注汙水總量約80×104m³/d左右、配套油/水地面管線約7000多公裡,其汙水取樣化驗主要分為基層單位現場化驗、廠級化驗和局級化驗三個級別,全部採用人工方式,有著人工化驗周期長、化驗結果滯後、時效性差和不能實現水質指標的連續檢測和數據上傳及不能做到沿程各節點數據的實時對比分析查找水質變差的原因等諸多弊端,因此油田現有汙水監測方法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採油汙水沿程在線監測設備及其使用方法,其技術方案為:樣品採集處理裝置通過流量調節裝置及第一電磁閥連接主管線,吹掃清洗裝置通過第二電磁閥連接第一電磁閥與樣品採集處理裝置之間設有的下路線路上,樣品採集處理裝置連接監測裝置,吹掃清洗裝置通過第三電磁閥連接監測裝置,在監測裝置的下部線路上設有排汙閥,上部線路連接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通過數據遠傳模塊連接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設計合理實用,成本低廉,可以實現對採油汙水沿程的實時在線監測;可以將實時監測數據進行存儲、遠傳,並根據需求形成曲線圖;可以設定數據監測範圍,對超限水質進行報警,同時對報警信息進行分析並提供建議性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方便對監測數據的及時了解,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採油汙水沿程在線監測設備及其使用方法,主要由第一電磁閥1、流量調節裝置2、樣品採集處理裝置3、監測裝置4、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數據遠傳模塊6、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7、吹掃清洗裝置8、排汙閥9、第二電磁閥10、第三電磁閥11和主管線12構成;樣品採集處理裝置3通過流量調節裝置2及第一電磁閥1連接主管線12,吹掃清洗裝置8通過第二電磁閥10連接第一電磁閥1與樣品採集處理裝置3之間設有的下路線路上,樣品採集處理裝置3連接監測裝置4,吹掃清洗裝置8通過第三電磁閥11連接監測裝置4,在監測裝置4的下部線路上設有排汙閥9,上部線路連接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通過數據遠傳模塊6連接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7。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
將該設備裝至採油汙水管線沿程各關鍵點,即計量站、聯合站、注水站、配水間、注水井井口等地方,通過監測沿程各個關鍵點水質的實時數據,了解水質情況,該設備可以實現對採油汙水沿程的實時在線監測;可以將實時監測數據進行存儲、遠傳,並根據需求形成曲線圖;可以設定數據監測範圍,對超限水質進行報警,同時對報警信息進行分析並提供建議性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方便對監測數據的及時了解。
所有監測數據上傳至該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分析,然後進行數據存儲、遠傳、共享等,該設備主要包括一個流量調節裝置、一個樣品採集處理裝置、一個監測裝置、一個吹掃清洗裝置、一個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一個數據遠傳模塊、一個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所有模塊都由水管線、氣管線或數據線路貫穿。
實時監測部分:本部分主要是將需要監測的水進行實時監測。該設備與需要監測的主管線12以旁通的形式連接後,打開第一電磁閥1,將水引入設備,根據現場實際調整流量調節裝置2,使管線內水的流量和壓力符合設備要求,然後水進入樣品採集處理裝置3,該裝置可以對水進行均勻化處理,最大程度的接近主管線水質,處理後的水進入監測裝置4,實現對水質相關參數的實時在線監測。
數據顯示分析部分:監測裝置4將水監測後的數據信號通過數據線路上傳至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然後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對上傳數據信號進行處理分析,形成數字信息進行顯示,同時根據數字信息形成趨勢曲線圖,數據處理及顯示模塊5形成的所有數據通過數據遠傳模塊6都可以上傳至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7,在有網絡環境的情況下,通過電腦就可以隨時查看監測數據。一旦水質監測數值超過正常設定值,數據接收及輔助決策模塊7就會發出報警信號,同時根據具體報警參數數值提供建議性解決方案,相關人員也可以根據監測數據了解整個管線的水質情況,及時對不達標水質進行處理。
吹掃清洗部分:當監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出現較大偏差時,第一電磁閥1將關閉,設備停止監測,吹掃清洗裝置8啟動,先打開第二電磁閥10,對管線內水進行吹掃,待管線內水吹掃乾淨後,關閉第二電磁閥10,打開第三電磁閥11,對監測裝置4進行清洗,待清洗完成後,重新運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