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1:25:36 1
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包括一油管主體和固定於所述油管主體兩端的連接螺母;所述油管主體包括一內管和一外管,所述外管套設於所述內管外;還包括兩卡片和兩緊固螺套;所述卡片分別設置於所述外管的兩端部與所述內管之間;所述連接螺母的一端套設緊固於所述外管的端部;所述內管的兩端部分別通過所述緊固螺套固定於所述連接螺母內。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具有結構簡單、密封性好,防洩漏能力強,強度高的特點。
【專利說明】 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油管,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
【背景技術】
[0002]高壓油管是連接噴油器和高壓油泵之間的一種零部件,是柴油機、汽油機等上的一種關鍵零部件,被廣泛用於船舶、汽車等行業。隨著我國逐步成為船舶強國及汽車大國,高壓油管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放大。高壓油管的工作壓力非常高,一般都在1000bar-2000bar之間,高壓油管在工作時燃油壓力呈周期性的波動,加上柴油機運行時的劇烈振動,這樣高壓油管本身也要承受劇烈振動,因此要求高壓油管兩端的密封面在工作時能保證密封,高壓油管本身能承受較強的振動。高壓油管管材普遍採用適宜冷拔成形的低碳、低合金管線鋼生產,如10鋼,20鋼,以及ST52.4等。通過冷拔強化和後續適當的熱處理來保證管材獲得適當的強度和塑性。按照其所處的工藝狀態,分為冷拔態(BK)、冷拔去應力退火態(BKS)、冷撥正火態(NBK)、冷拔退火態(GBK)。但現有的車頭高壓油管仍然具有強度較弱,高壓油管密封面容易擠壓變形,容易出現燃油洩漏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具有結構簡單、密封性好,防洩漏能力強,強度高的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包括一油管主體和固定於所述油管主體兩端的連接螺母;所述油管主體包括一內管和一外管,所述外管套設於所述內管外;還包括兩卡片和兩緊固螺套;所述卡片分別設置於所述外管的兩端部與所述內管之間;所述連接螺母的一端套設緊固於所述外管的端部;所述內管的兩端部分別通過所述緊固螺套固定於所述連接螺母內。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還包括一密封圈,所述連接螺母與所述外管的連接處形成一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套設於所述外管外並設置於所述密封槽內。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緊固螺套的一端形成與所述連接螺母內壁配合的貼合面;且所述緊固螺套通過所述貼合面與所述連接螺母緊密貼合。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內管的端部形成大小範圍為57°?59°的第一倒角。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內管第一倒角內側形成30°的第二倒角。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內管和所述緊固螺套形成相互配合的左旋細牙螺紋,並通過所述左旋細牙螺紋螺接緊固。
[001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緊固螺套與所述內管通過樂泰膠粘結鎖緊。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內管材質採用30CrMo。
[0013]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0014]內管和外管的雙層結構的採用,實現了油管主體的雙重防漏效果,使得即使內管破裂後,管內液體也會被限制在外管內不會自油管主體內流出。卡片的採用使得外管和內管之間形成均勻的間隙,從而減小內管震動對外管的影響,同時從內管滲漏的液體也可在間隙中流動。兩緊固螺套的採用,保證了內管與連接螺母的有效固定,同時防止了自內管端部入口溢出的液體從連接螺母與外管的連接端漏出。密封圈的採用保證了油管主體內的液體不會自連接螺母與外管的連接端漏出。貼合面的採用使得緊固螺套與連接螺母緊密貼合,進一步加強了連接螺母與外管的連接端的密封性。內管的端部形成大小範圍為57°~59°的第一倒角,保證了內管端部與其連接的高壓油泵和高壓燃油噴嘴之類設備的緊密貼合。樂泰膠的採用加強了緊固螺套與內管間的密封性。內管材質採用30CrMo從而加強了油管主體的總體強度,使得油管不易破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一端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包括一油管主體和固定於油管主體兩端的連接螺母3 ;油管主體包括一內管I和一外管2,外管2套設於內管I外;還包括兩卡片4和兩緊固螺套5 ;卡片4分別設置於外管2的兩端部與內管I之間;連接螺母3的一端套設緊固於外管2的端部;內管I的兩端部分別通過緊固螺套5固定於連接螺母3內。內管I材質採用30 CrMo,其屈服強度≥600MPa,抗拉強度≥800MPa,延伸率≥14%;內管I的端部呈錐面或球面。本實施例中,油管主體內徑為2~5mm,外徑為6~20mm。
[0019]內管I和外管2的雙層結構的採用,實現了油管主體的雙重防漏效果,使得即使內管I破裂後,管內液體也會被限制在外管2內不會自油管主體內流出。卡片4的採用使得外管2和內管I之間形成均勻的間隙,從而減小內管I震動對外管2的影響,同時從內管I滲漏的液體也可在間隙中流動。兩緊固螺套5的採用,保證了內管I與連接螺母5的有效固定,同時防止了自內管I端部入口溢出的液體從連接螺母3與外管2的連接端漏出。
[0020]由於內管I採用30CrMo調質合金鋼管,加強了內管I端部的硬度,提高了內管I端部的光潔度,具備了更好的密封效果,大大提高了高壓油管的質量和使用的可靠性。
[0021]還包括一密封圈6,本實施例中密封圈6採用O型密封圈;連接螺母3與外管2的連接處形成一密封槽,密封圈6套設於外管2外並設置於密封槽內。密封圈6的採用保證了油管主體內的液體不會自連接螺母與外管的連接端漏出。
[0022]緊固螺套5的一端形成與連接螺母3內壁配合的貼合面;且緊固螺套5通過貼合面與連接螺母3緊密貼合。貼合面的採用使得緊固螺套5與連接螺母3緊密貼合,進一步加強了連接螺母3與外管2的連接端的密封性。
[0023]內管I和緊固螺套5形成相互配合的左旋細牙螺紋,並通過左旋細牙螺紋螺接緊固。同時緊固螺套5與內管I通過樂泰膠粘結鎖緊。樂泰膠的採用加強了緊固螺套與內管間的密封性。內管材質採用30CrMo從而加強了油管主體的總體強度,使得油管不易破裂。[0024]請參見圖1、2,內管I的端部形成大小範圍為57°?59°的第一倒角α。內管I第一倒角內側形成30°的第二倒角β。而與其相連接的高壓油泵和高壓燃油之類設備的噴嘴錐面多設計為60°,從而保證了內管I的端部與與其相連接的高壓油泵和高壓燃油之類設備的噴嘴的連接密閉性。內管I的端部形成大小範圍為57°?59°的第一倒角,保證了內管I端部與其連接的高壓油泵和高壓燃油噴嘴之類設備的緊密貼合。
[0025]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包括一油管主體和固定於所述油管主體兩端的連接螺母;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管主體包括一內管和一外管,所述外管套設於所述內管外;還包括兩卡片和兩緊固螺套;所述卡片分別設置於所述外管的兩端部與所述內管之間;所述連接螺母的一端套設緊固於所述外管的端部;所述內管的兩端部分別通過所述緊固螺套固定於所述連接螺母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密封圈,所述連接螺母與所述外管的連接處形成一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套設於所述外管外並設置於所述密封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螺套的一端形成與所述連接螺母內壁配合的貼合面;且所述緊固螺套通過所述貼合面與所述連接螺母緊密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管的端部形成大小範圍為57°?59°的第一倒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管第一倒角內側形成30°的第二倒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管和所述緊固螺套形成相互配合的左旋細牙螺紋,並通過所述左旋細牙螺紋螺接緊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螺套與所述內管和所述連接螺母之間通過樂泰膠粘結鎖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強度車頭高壓油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管材質採用30CrMoo
【文檔編號】F02M55/02GK203809180SQ201420219805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王德銀, 楊陽 申請人:上海通和船用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