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血液納米促凝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4:25:31 1

本發明屬於血液納米促凝劑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血液納米促凝劑。
背景技術:
血清,指血液凝固後,在血漿中除去纖維蛋白原分離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營養物質、提供激素和各種生長因子、提供結合蛋白、提供促接觸和伸展因子使細胞貼壁免受機械損傷、對培養中的細胞的起到某些保護作用,是臨床生化、免疫等試驗檢測的主要標本之一。一般情況下,離體後的血液標本需要60分鐘以上才能完全凝固,難以滿足實驗室快速檢測的需求。
促凝採血管在醫學檢驗中廣範應用,而促凝劑的質量對檢驗結果非常重要。目前臨床上在進行血清生化檢測時,向血液中加入促凝劑以縮短凝血時間,傳統的促凝劑為白陶土、腦磷脂和凝血酶,但是前兩種成分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幹擾,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凝血酶需要配備專用的設備,耗資大。
因而,本發明有針對地設計出一種血液促凝劑,其血液促凝效果好、無菌、無熱源、能穩定血糖結果,促凝粉少而促凝效果好,對檢驗生化、免疫等項目沒有影響,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有針對性地提供一種凝血時間短、不幹擾檢查結果、性能優異的血液促凝劑,並同時提供其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1.一種血液促凝劑,由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山梨酯、聚山梨醇、二氧化矽粉末和異丙醇組成;
所述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聚山梨酯、聚山梨醇和異丙醇的體積比為1~5:60~80:25~45:1000;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異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3~6g:1000ml;
所述二氧化矽粉末和所述異丙醇的質量體積比為8-16g:1000ml。
2.一種上述血液促凝劑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異丙醇按比例混合,使用高剪切分散器充分混勻,直至混合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
(2)將聚山梨酯、聚山梨醇和二氧化矽粉末按照比例混合,攪拌,然後使用高壓均質機進行均質,得到混合物B;
(3)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液A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B進行混合,搖勻,即可。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高剪切分散器的轉速為4000轉/分鐘。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使用高壓均質機進行均質,具體操作為先用二級加壓,加到200bar~250bar時,然後再用一級加壓,加壓至所需要研磨介質需要的壓力,300bar~350bar,混合物在均質機中循環4次,均質結束後得到混合物B。
優選地,通過所述步驟(2)的均質使二氧化矽粉末與聚山梨酯、聚山梨酯充分混勻並使二氧化矽粉末達到納米級。
優選地,所述血液促凝劑室溫保存在促凝管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形成仿生膜,防止血液掛壁現象的產生。本發明的二氧化矽粉末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凝固
2.本發明的聚山梨酯可以幫助二氧化矽分散,與試管貼合均勻。聚山梨醇可以使各成分混合更均勻,同時降低血清中懸浮纖維蛋白絲的可能。
3.本發明所得到的促凝劑可以有效縮短血液凝固的時間,不會形成血液掛壁現象,分離血清效果很好,不會干擾生化和免疫學實驗檢測的結果,有效期長,具備優異的性能。
4.本發明產品保存的玻璃試管易清洗烤乾、不要矽化、不需做內壁處理。
5.本發明血液促凝劑為無菌水基型,運輸安全,血液促凝效果好、無菌、無熱源、能穩定血糖結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血液促凝劑時間對比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血液促凝劑穩定血糖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本發明結構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產品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的描述僅為便於理解和應用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的限制。
實施例1
量取3ml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4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00ml異丙醇,混合,使用高剪切分散器充分混勻,直至混合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量取60ml聚山梨酯、30ml聚山梨醇和11g二氧化矽粉末混合,攪拌,然後使用高壓均質機進行三次均質,得到混合物B;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液A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B進行混合,搖勻,即可。
實施例2
量取2ml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2.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00ml異丙醇,混合,使用高剪切分散器充分混勻,直至混合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量取80ml聚山梨酯、40ml聚山梨醇和7g二氧化矽粉末混合,攪拌,然後使用高壓均質機進行三次均質,得到混合物B;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液A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B進行混合,搖勻,即可。
實施例3
量取1mlα-氫-ω-羥基(氧-1,2-乙二基)的聚合物、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00ml異丙醇,混合,使用高剪切分散器充分混勻,直至混合溶液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液A;量取40ml聚山梨酯、20ml聚山梨醇和5g二氧化矽粉末混合,攪拌,然後使用高壓均質機進行三次均質,得到混合物B;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液A和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B進行混合,搖勻,即可。
效果例
分別取實施例1、2和3得到的促凝劑噴塗於採血容器內壁,每個採血管噴塗25μL,然後用熱空氣對其進行烘乾,按照5ml的規格進行真空壓塞,完成採血管的製造,以備後續使用。使用準備好的採血管採集靜脈血液標本,每支採血管採集5ml,採血後顛倒混勻5次,直立放置15分鐘,以1700gn的相對離心力離心5分鐘製備血清,結果如附圖1。
此外,本發明血液促凝劑穩定血糖:採血後儘快送檢驗科,檢驗醫師接到標本後儘快離心分離血清。用同一標本(同批)測定5次血糖。第一次測定後,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分別記錄結果,如附圖2所示,在將同一標本5次結果進行比較後,反映出5次測試的穩定血糖效果沒有顯著性差異。
所述血液促凝劑,適應於促凝玻璃管和促凝塑料管及普通管,相應的製作方法如下:
1、製作促凝管的方法:將濃縮促凝劑充分混勻,取1000毫升加無水乙醇5000毫升(1:5)稀釋。充分混勻後,裝入自動化專用容器內,在不斷攪拌中進行噴霧,每支試管噴18-20微升。
2.製作普通管方法:
普通管按1:9稀釋,(促凝劑1份+乙醇9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應用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